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阿甘与塞翁 » 张岱《夜航船》

张岱《夜航船》

    节气行将到冬至,除了吃饺子,更想起了从这一天起就要开始数九了,不禁背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九九歌。

    九九歌有多种版本,这一版据说是BJ地区流行的,大概因为文字优美,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从一年中白天最短的冬至开始,每九天一九,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冬日里的人们终于走出了寒冷,那时候已经临近,想起来就温暖的春分了,再过半月就到种瓜点豆的清明了。

    寒冷艰难的日子,人们是数九而过的。

    寒冬难熬,酷暑也是一样难熬,所以除了冬九九,其实还有一首夏九九。

    它是从夏至日开始数九的,内容是“一九和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饮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带黄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八十一天,从夏至一直数到秋分,到了秋分白天黑夜又变得等长,暑气已去,秋凉初至。

    想到夏九九,又想到张岱的《夜航船》。

    记得最早是从《夜航船》上看到夏九九的,当时因为读了余秋雨的散文《夜航船》去读张岱的《夜航船》,至今很有印象的是里面记载的屠夫用猪胆汁洗浸透油脂的抹布,“肉案上抹布,以猪胆洗之,油自落”,当时想到这应该是胆汁能让油脂颗粒化的原理,是生物学的知识。

    《夜航船》里面竟然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夜航船》是张岱所写的一本百科全书式著作,涵盖了从天文地理、四方星象到三教九流、古往今来,或严肃,或幽默,或正经,或玩笑的知识见闻,意在增加读书人的见识,读来令人欲罢不能。

    1689年,张岱卒于九十三岁,此书从此湮没。

    直到三百年后,《夜航船》尘封抄本才现身于世,辗转入藏宁波天一阁,重现天日。

    这本书讲了很多古代的掌故,作为一个工科生我倒是对书中物理部的知识特别感兴趣。

    除了上面讲到的胆汁洗油脂,书里面还讲到“酸浆入盂,水垢浮”,这是用酸来除水垢,背后其实是碳酸钙被酸分解。

    “夏月面最热,扇面则身亦凉。冬月足最冷,烘足则身亦暖”,则是极具洞察力地发现了我们的脚因为离心脏最远,处于循环最末端,最容易感到冷的现象,这大概也是南方农村冬天会用盛有木炭的暖炉暖脚对抗湿冷的原因。

    “夏月面最热”大概是因为脸处于近心位置,血管密集,又暴露在外的原因吧,我们一热起来,脸先红起来了。

    “煮老鸡,以山楂煮即烂,或用白梅煮,亦妙”,实际上是用了有机酸可以弱化肌束膜中的结缔组织、使肌原纤维通过主轴膨胀而导致承载物质稀释,从而降低肌肉的机械抵抗力,以及在低pH值时使蛋白酶加速嫩化作用来嫩化肌肉,这个原理现在也广为厨师所用。

    《本草纲目》记载“食肉不消。用山楂肉四两,水煮食,并饮其汁”,大概也与此有关。

    “洗油帽,以芥末捣成膏糊上,候干,以冷水淋洗之”,大概是因为芥末中具有挥发性的芥子油可以通过挥发带走油帽上的油,有点类似现在用汽油洗油污,利用了同性相容的化学原理和芥子油的挥发性。

    “鸱得桑椹则醉,猫得薄荷则醉,虎得狗则醉”,“鸱得桑椹则醉”与《诗经》中的“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相似,“猫得薄荷则醉”是猫嗅闻猫薄荷后处于迷醉状态的现象,至于“虎得狗则醉”则不知何意。

    当然作为一本古书,里面也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比如“柳叶入水,即化为杨叶丝鱼”、“柳絮经宿,即为浮萍”、“杜大黄嫩子掷水化为萍”,仍沿用古人的说法。

    其中也还有很多看起来能用科学知识解释的记载,如“弹琴指甲薄者,僵蚕烧烟熏之则厚”、“漆器不可置莼菜,虽坚漆亦坏”、“试盐卤,以石莲子十个投卤中,浮起五个为五成,六个六成,七个七成。五成以下,味薄无盐矣”,对其进行科学解释,甚至尝试拿来应用大概也能带来很多阅读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