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管仲传奇 » 愚公之谷

愚公之谷

    老人家见人问起,就回答说“此地,叫做愚公之谷。”

    齐桓公不解的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回大人的话,是用小老儿的名字做它的名字。”老人家笑道。

    “寡人看你的仪表举止,不像个愚笨的人,老人家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呢?”齐桓公问。

    那老人家一听“寡人”,知道是齐桓公,颤巍巍的拜了下来。

    齐桓公急忙下令起来,那老人家才颤巍巍的起来。

    “国君,请允许小老儿一一说来。小老儿原来畜养了一头母牛,生下一头小牛,长大后,我卖掉小牛而买来小马。一个少年就说‘牛不能生马。于是,就把小马牵走了。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就把这个山谷叫做愚公之谷了。”老人家说。

    “您确实够傻的!您为什么把小马给他呢!”齐桓公说。

    谈话间,左右打探到回宫的路,齐桓公辞别老人,扬长而去。

    初春的太阳像个大姑娘似的,恼羞地露着半个红通通的脸蛋向我微笑。过了一会儿,太阳出现了,光芒四射,把金色的光辉洒向人间。霎时间,整个大地充满了光明、温暖。初春的阳光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像慈母般的温暖、亲切。

    散了早朝以后,齐桓公把昨天之事告诉了成风,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

    成风听后沉默半晌,整了整衣服,向齐桓公拜了两拜,说“国君,这是微臣的愚笨。假使唐尧为国君,咎繇为法官,怎么会有人强取别人家的小马呢?如果有人像这位老人一样被欺凌,必定不给。那位老人家知道现在的庭司断案不公正,所以只好把小马给了那位少年。现在四夷归附,楚国也已降服,四海无事,请让微臣到民间去修明法制吧。”

    齐桓公答应了成风的请求。

    齐国临淄,成风府中。

    “报。”小吏来报。

    “何事?”成风问。

    “宾子在府外等候。”小吏说。

    “快请。”成风道。

    “喏。”小吏躬身退下。

    不大的工夫,宾胥无来到大厅,双方施礼毕,分宾主落座。

    “仲父,找我?”宾胥无问。

    “宾子,国君在宫中说了一件事。事情原委是这样的,一位老翁原来畜养了一头母牛,生下一头小牛,长大后,老翁卖掉小牛而买来小马。一位少年就说‘牛不能生马。’于是,就把小马牵走了。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老翁很傻,所以就把这个山谷叫做愚公之谷了。”成风说。

    “仲父,这是庭司不公正呀。”宾胥无说。

    “宾子,还记得南宫适等人的事吗?当时也是司法不公正造成的。”成风说“从今天起,你要对全国的司法负起责任,万事就交给你了。”

    “喏。”宾胥无躬身说。

    送走宾胥无,成风来到书房,沉思良久,提笔写道“巡视全国的田野,观察它的耕耘状况,计算它的农业生产,这个国家的饥饱状况就知道了;巡视一个国家的山林湖泽,看看它的桑麻种植,计算它的六畜,国之贫富,就能区分出来;观察一个国家的宫室、车马、衣服,国之奢俭,就能区分出来;考察灾年的饥馑情况,计算服役的人数,看看楼台亭阁的建设,计算财政开支的费用,国之虚实,就能区分出来;考察国家的风俗,了解人民怎么接受教化,国之治乱,就能区分出来;来到朝廷,观察君主的左右,了解百官的情况,看朝廷重视什么和轻视什么,国家的强弱就能区分出来;根据君主的立法出令和从政治民的情况,国之兴灭,就能区分出来;估量敌国和盟国,了解君主的想法,考察他们的农业和财力,国之存亡就能够确定。”放下毛笔,推开窗户,看着庭院,成风陷入沉思。

    “报。”小吏来报。

    “什么事?”成风问。

    “隰子在府外等候。”小吏说。

    “快请。”成风说道。

    “喏。”小吏躬身退下。

    一会的工夫,隰朋来到书房,双方施礼毕,分宾主落座。

    “隰子,你看看我写的东西。”成风笑道。

    边说边拿起一册竹简递了过去。

    隰朋双手接过看了起来。

    “仲父,这是治理国家的王霸之术呀。”隰朋说。

    “我要设立‘啧室’”成风说。

    “‘啧室’?”隰朋疑惑道。

    “察民所恶,以自为戒。”成风说“‘啧室’门上写着:法简而易行,刑审而不犯,事约而易从,求寡而易足。”

    “法律是不是简明易行,刑罚是不是审慎公正,政事是不是简单而不扰民,税收是不是少而且方便上缴。”隰朋说。

    “是这个意思。”成风说“我要把齐国建成一个法制社会。”

    “只顾着说我的事了,把要事都忘了。隰子,所为何事?”成风笑着问。

    “仲父,自从官山海后,咱们国富民强,征莱夷、伐戎狄、和楚国,发展贸易,咱们齐国在诸国中已经很强大了。仲父可以称为千古一人了。”隰朋由衷的说。

    “哎。”成风摆摆手道。

    “隰子,今天来什么事?”成风问。

    “仲父,宋桓公重病怕是不久于人世了。”隰朋说道。

    “隰子,你亲自去宋国一趟,一来探病,二来看看宋国的储君。”成风说。

    “喏。”隰子躬身说。

    春雨来得慢,走的也慢。不知过了多久,雨才有了停的痕迹。时间一点点过去,一只鸟儿划过天空,发出鸣叫声,人们才知道雨停了。但,天空依旧灰蒙蒙的,空气还很潮湿而且比以前更加清新,大地还残留着它的游丝,你还能看到水滴从树叶上缓缓凝结,滴下的情景。

    楚国郢都。

    “主公,还是给周王室进贡菁茅的好,不可失信于天下。让诸侯耻笑。”屈完劝谏道。

    “周王称王,寡人也称王,该当如何称谓?”楚成王担忧的问。

    “主公,就说是远臣来进贡。”屈完答道。

    楚成王思索良久,答应了屈完的想法。

    楚国准备菁茅和金帛十车,由屈完为使臣,直奔洛邑而来。

    洛邑城中。

    “报。”小吏来报。

    “什么事?”周惠王问。

    “楚国使臣屈完在宫外求见。”小吏说。

    “快请。”周惠王道。

    “喏。”小吏躬身退下。

    待小吏退下,周惠王说“楚国已多年没来朝贡,今天进贡,全赖祖先之福啊。”

    “齐桓公率领众诸侯,逼平楚军,迫使楚君进贡,臣以为是齐桓公的功劳。”宰孔说。

    片刻的工夫,屈完来到殿上,使人呈献金帛等物。

    周惠王见罢,命人以贡献祖先的胙肉下赠。

    “回去告诉你家主公,永远镇守南方,不要侵犯中国。”周惠王说。

    “喏。”屈完见任务完成,躬身退下。

    周惠王见楚国进贡,激动不已,派人祭释文武庙以告慰祖先。

    “报。”小吏来报。

    “什么事?”周惠王问。

    “齐国使臣隰朋在宫外求见。”小吏说。

    “快请。”周惠王说。

    “喏。”小吏躬身退下。

    待小吏退下,周惠王问“齐使前来,是为了什么事?”

    “想必是奉齐桓公的命令,来说齐桓公率领众诸侯,逼平楚军,迫使楚君进贡的事。”宰孔说。

    “喏。”周惠王点头道。

    隰朋来到殿上,看见周惠王躬身行礼。

    “贵使此次前来是为了什么事?”周惠王问。

    “周王,我家主公率领鲁、宋、陈、卫、郑、许、曹等七国联军,解宋国之围,现在已经逼平楚军。特意派我来向周王汇报此事。”隰朋躬身道。

    隰朋请求朝见世子,周惠王面露不悦。

    少倾答应了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