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李郎传 » 第二十九章 矛盾之处

第二十九章 矛盾之处

    早间卯时背书、辰时算术,等到巳时将近,李修阁终于停下讲课,让孩子们出去放了会儿风,顺便热身准备应对采竹的武技教学。

    而这段时间,李修阁也没闲着。自从雁师兄来拜访过他后,他就留了一道神识坠在雁师兄脑后,随时准备出手捞人。

    此刻,那道神识化作的水滴早已跟着宋澈进了百花商会云来分会。

    宋澈和宋大年商谈了近一个时辰,李修阁也断断续续听了一个时辰。

    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只是正常的叙旧和商业谈话,或许两人打了机锋,但李修阁没注意,或是没听出来。

    而剩下的小部分内容则比较有意思:一是百花商会如今人手不足,希望从花城周围的镇子里雇佣青壮年劳力,最好是低品修行者或是有本事傍身的武人,待遇从优;

    二是本届花城大考在即,据城主府的意思,虽然本次考核方式不变,但考试难度会相应降低。

    总而言之,李修阁只听出了一个意思,那就是花城“缺人”!

    怎么会这么缺人?这点宋大年没细说,不过看镇长的样子,应是心里有数。

    等到宋澈离开百花商会回到镇守府,布下隔音的道法,李修阁才传声问道:

    “师兄,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宋澈愣了一下,似乎才想起来自己去李家报备的事。他自顾自沏了杯茶,摇头叹道:“师弟,此次你怕是不能出手了。”

    “啊?”

    “刚才大年和我仔细讲了讲‘祥云’奇观,讲了讲前几日咱们云来镇上的热闹。”

    “所以?”李修阁有些懵。

    “讲得十分细致。”宋澈咬着牙道,“细到快能画出城防图了!”

    李修阁懂了,问道:“他是在威胁师兄?”

    “应该算是提醒......”宋澈也有些不确定,“总之,云来镇的城防已经暴露,如果真的有八境“马匪”率众前来攻城,师弟你留在城中是最好的选择。”

    “也好。”李修阁倒是无所谓,只是好奇道:“若他们真来攻城,又有什么好处?不会只是为了财物吧?”

    “当然是为了人,或者说,是为了‘行尸’。”宋澈知道李修阁没接触过“行尸大潮”,也没仔细了解过,故而讲得详细:

    “天下每三十年会遭一次‘行尸大潮’,届时腐气漫天,天下戒严,这个师弟应该知道。”

    “知道。”

    “那你可知,人越多的地方,聚拢的行尸也就越多吗?”

    “啊?”

    “没错。”宋澈点头,压低声音,“人少的地方,行尸未必少;但人多的地方,行尸一定多!

    “个中缘由,我也不甚清楚,但过去的‘行尸大潮’都能证明,此话不假。”

    听到这里,李修阁问道:“所以花城那边,需要的其实是行尸?”

    “或许吧。”宋澈看了眼城西方向,摇了摇头,“我不清楚他们为什么需要行尸,甚至已经丧心病狂到人为制造......但总归不会是什么好事。”

    “而且,咱们现在还没有实际的证据......”李修阁顿了顿,突然反应过来:“师兄你......其实希望有‘马匪’攻城?”

    “呵呵。”宋澈不答,摆出一副容老爷子的标志性笑脸,抿了口茶。

    ......

    ......

    等到李修阁神识回归,他才注意到宋婶正在门前转悠。而采竹正教着孩子们刀法,没抽出空,便只好他亲自出门问话。

    “宋婶,吃过没?”话音未落,李修阁就知道自己说错了。

    这都快午时了。

    好在宋婶也不在意,反而面露愧色,向李修阁递了一条东西:“小李先生,这是宋婶自家腌的鱼肉,你拿回去尝尝......”

    李修阁迟疑了一下,问道:“宋婶,发生什么事了?”

    “唉。”宋婶看着为难,但还是领着李修阁到一边,悄声说道:“采竹她是修行者的事啊......”

    “啊?”

    “被我家大年看出来了......不过你放心,他没往外说。”宋婶声音越说越低。

    毕竟前些天才答应人家小夫妻不向外透露的。

    “......这事儿啊。”李修阁愣了一下,赶忙回道:“没事没事,都是街坊邻居,相处久了其实总会知道的,我和采竹心里也有数。”

    “那就好那就好。”像是鱼肉烫手,宋婶赶紧将腌鱼挂到李修阁家的门环上,“这鱼你们先吃着,不够再教宋婶拿。大年他这回带了不少冻鱼回来......采竹真的不会介意吧?”

    当然不会,毕竟那个假境界本就是采竹主动暴露的。李修阁点点头,笑道:“不会的,您放心吧。等下了课,我让采竹去找您说话。”

    “哎,好。”宋婶面色一喜,连连点头,接着随口扯了几句家常。临走前,她又谈到自家大儿:“大年他昨晚过来,没说错什么话吧?”

    “没有的事。宋婶怎么会这么问?”

    “也不是什么大事......”宋婶尴尬笑笑,“这孩子孝心重,听说咱们巷子遭了马匪,差点伤了我。嘴上不说,暗地里正查着呢,我就是怕他查的时候说错了话......”

    李修阁点头表示了然。

    难怪宋大年昨晚的话里有盘问的意思在......等等?

    这么说来,宋大年其实并不清楚所谓马匪进城的事?

    那他回云来镇,真的只是为了接手云来分会的事务?

    有用没用的信息一条接着一条,乱糟糟地形不成体系。李修阁决定暂且将它们搁置,待会打包一起交给雁师兄处理。

    应付完宋婶,李修阁提着鱼肉走进院子,径直走向厨房。

    而此时,孩子们早上的课程业已接近尾声。

    齐德和宋家四兄弟提着不开刃的铁刀,正在太阳底下立桩;宋墨和齐冬两个小姑娘则一人提着一把铲子,正帮着采竹给小院里翻土。

    “田教习。”宋墨翻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无聊,“这真的是刀法嘛?”

    “是的呀,我当年就是这么练的。”采竹头也不抬。

    齐冬则默不作声,安静地翻着土,红扑扑的小脸上挂满了汗珠。

    “我还是觉得不靠谱。”宋墨嘴里嘟哝着,但身体依旧很诚实地继续劳作。

    没办法,谁让自己挑了这么件“奇兵”呢?

    ......

    ......

    云来镇守府。卯时秘密出城清扫的胡唐和章毅二人赶在午时前回来了,从两人一杯杯往喉咙里灌水的样子看,应是累的不轻。

    其实胡唐知道所谓“清扫”不过是个幌子,是用来安抚夏老爷子和白姨的,所以一开始出工不出力;但小章先生不清楚其中缘由,愣是带着胡唐东奔西跑,还真给他端掉了两个隐秘的土匪窝点。

    “这是搜出来的信件,都是些家信。”章毅将一个包裹摊在桌上,里头是一大摞信件,“我和胡唐检查过了,地址姓氏都对的上,应当不是暗语。”

    宋澈没搭话,皱着眉一页页看过去,末了才道:“这些信......字迹怎么都一样?”

    “整个马匪窝就一个读过书的狗头军师,可不都一样吗?”胡唐猛灌一口凉茶,又说道:“别瞪我,那个军师的活口我留下来了,就扣在西门军营里,你要想见,随时能提来。”

    “......不用提来了,防止路上有变。如今镇上未必没有花城的眼线。”宋澈将书信丢到桌上,起身化作大雁,口吐人言:“我亲自去会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