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一百三十二章 荆州再败损失重 吴晨计谋刚上线

第一百三十二章 荆州再败损失重 吴晨计谋刚上线

    话说于禁“泄露”了宛城不少信息,让荆州军在攻打宛城的时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因为兵力不足只能选择退回,而于禁在荆州军首战未果的情况下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并主动申请成为领兵入城的先锋官,吴晨对此应允下来。荆州军按照于禁的安排进入到了宛城内部,不过遭到了曹军顽强的抵抗,而就在此时,于禁却率领曹军从另一个方向杀来。

    于禁为荆州军献出的这个计策,其实不过是为自己设计的一个脱身之法,宛城东门的确有一个于禁的亲信,之所以于禁选择此处作为自己的“进攻”宛城的突破口,也是因为这个亲信对于禁是绝对的信任和服从,要知道于禁被擒已经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了,而这段时间于禁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不是投降了荆州,会不会反戈一击,这种事情谁都不能确定,因此于禁为了能够确保自己的计划顺利实施,才会选择此地作为自己的突破口,因为他可以确保自己的信息能够从东门传入到夏侯惇的耳中,只有让夏侯惇相信自己,曹军才会配合于禁的行动。

    同时于禁通过自己的这个亲信,将自己的计划也告诉了身在宛城的夏侯惇和曹洪,曹洪本是将信将疑,反倒是夏侯惇听完之后,坚决站在了于禁这一边,夏侯惇甚至没有丝毫的犹豫,他表示坚信于禁的为人,于是曹洪也就接受了于禁的建议,佯装不知道荆州军攻打宛城之事,然后秘密地做了一番准备。

    就这样,禁率领荆州军顺利抵达宛城东门,只不过宛城的东门才刚被荆州军控制,曹军的士兵就大量出现,双方就在东门的位置爆发了血战。不仅如此,从人群中溜走的于禁还借用曹洪手中的兵符,调动城外的曹军,前来支援,对正在攻打宛城的荆州军形成包夹,想借此机会一举解决荆州军。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吴晨早就对自己有所提防,而黄忠、甘宁就是吴晨的后手,作为这一次荆州军的两名主将,吴晨可不忍心让两人犯险。吴晨早就猜到于禁会借此机会坑害荆州军,而跟随于禁进入宛城的荆州军几乎没有生机,吴晨自然不允许黄忠和甘宁去冒如此之大的险,正是因为吴晨早有准备,黄忠才会拦住准备冲出去的甘宁,因为事情到现在为止,真正的重头戏还没有上演。

    曹洪率领曹兵援军的到来,让堵在东门附近的荆州军腹背受敌,伤亡的数量急剧增加,而城内的宛城军兵看到援兵出现,自然更是奋力抵抗,荆州军很快就呈现出了颓势,不过他们的退路已经被于禁率领的曹兵封堵住了,此时即便是想要撤离,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在荆州军感觉到绝望的时候,黄忠、甘宁率领着手下兵马堪堪来到,让被包围在其中的荆州军看到了一丝希望,而于禁万万没有想到吴晨居然这个时候还留有后手,而且还是两位实力强劲的将领,之前自己之所以被擒正是这两人所为。当于禁看清黄忠、甘宁所带的兵马时,也就放心了,毕竟从兵力上来看,曹军可是占据着优势,于是他便准备新仇旧恨一起算,要将荆州军全部留在此处,毕竟于禁对于此次的计划可以筹谋许久。

    黄忠、甘宁带着荆州军奋力冲杀,总算是帮助荆州军争取到了一丝退路,而夺取宛城本就不在他们的任务之中,他们要做的只是尽可能的保全荆州士兵。于是黄忠、甘宁带领着手下兵马一路血战,边打边退,堪堪回到了荆州大营,而曹军在于禁和曹洪的带领下,追出了很长距离之后,得知荆州军基本已经回到了营地,因为担心对方有埋伏,也就此撤回了宛城。撤回宛城时,天色已经有些亮了,一夜的战斗,荆州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荆州军不仅没能攻破宛城,反倒是被于禁算计了一遭。

    当黄忠、甘宁带领着荆州残兵回到荆州大营时,吴晨知道了整件事情的经过,他勃然大怒,下令让手下亲兵将之前停留在新野的三万荆州军和新野本地驻兵两万余人一同带到此处。亲兵领命而去,吴晨赶紧出营视察兵将们的情况,看到兵将们的样子,吴晨不禁有些动容,他并非铁石心肠,看到这么多受伤的兵将,心中自然是痛的,可是为了能够顺利拿下宛城,为了能够让曹军付出代价,有些事情是他必须要做的,有些痛也是他必须要承担的,或许这就是另外的一种代价吧。

    宛城的曹军大胜之后,自然要大肆庆祝一番,仅此一役,荆州军就损失了近万人,再加上之前的接连损失,现在的荆州军仅存两万余人,反观曹军这边,虽然也有损失,但远比荆州军小很多。而曹操派出的援兵此时已经在路上了,等到曹军的两万援军抵达完成的时候,宛城之危似乎就要化解了。因此这一次荆州军攻城的失利,对于整个宛城局势来讲影响很大。

    说回荆州这边,随着宛城战事的焦灼,消息自然也都传回到了荆州的内部,而荆州官员对于吴晨的非议就更加肆无忌惮,吴晨可是在刘琦面前立下的军令状,荆州军出征的时候可是浩浩荡荡,甚至可以说是荆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吴晨在半路上还留了三万兵马暂驻新野,种种行为都表现出吴晨对于拿下宛城这件事情的信心十分充足,可实际上,荆州军在抵达宛城之后,除了首战擒下于禁,并让夏侯惇负伤,取得了骄人的战果之后,再也没有取得任何实质的进展,不仅如此荆州军的损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字,这对于荆州的官员和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件让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

    吴晨是谁?荆襄大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可以说同年龄段的人里面,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不论是在战场上的谋略、文学上的造诣还是个人的发展前途,绝对是荆州未来最璀璨的那颗明星,是曾经解救汉献帝的青年才俊,是曾经解除蔡瑁叛逃危机的天之骄子,原本荆州的人们还等待着吴晨去创造新的辉煌,不曾想他们得到的消息却是荆州军的屡屡受挫。这种反差让荆州的官员、百姓怎么能够接受。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因为人们太过关注吴晨,太希望吴晨能够达到更高的高度,才会在吴晨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时,感到极度的失望,进而产生对吴晨的怀疑、误解,甚至于诋毁。

    吴晨虽然身在前线,而他的父亲、兄长可是从汝南已经回到了荆州,包括和吴晨私定终身的貂蝉在这段时间可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是与吴晨关系紧密的庞氏一族也受到了不小的牵连。庞季虽然生气,但吴晨远在前线也无可奈何,可是庞季的儿子可是在吴晨的军中,而且负责的可是荆襄军的后勤补给。庞偲这段时间可真的是郁闷坏了,因为他之前并没有直接参与过军事行动,虽然这一次是庞季帮助儿子争取到的职位,但大部分的事情并不是由庞偲主责,可是随着前线战事接连受挫,庞氏受到吴晨的牵连,庞偲这个后勤长官可就不乐意了,不仅在物资上进行克扣,甚至连运送的时间都是一拖再拖,让处于前线的吴晨也十分无奈。吴晨其实早知道庞偲对自己有敌意,也曾想过庞偲会在过程中给自己制造麻烦,因此吴晨早前做了一些准备,没想到夏侯惇的受伤打乱了自己的计划,而重新调整之后的计划正在实施阶段,自己的后勤却出了问题。

    尽管吴晨对于庞偲克扣粮饷的事情十分恼怒,甚至当众咒骂,但吴晨内心中并不怪罪庞偲,正是因为庞偲从中作梗,反倒是让吴晨的计划实施起来更加合理,如此一来也能更好的蒙骗于禁,而于禁回到宛城依旧在吴晨的计划之中,可以说于禁回到宛城,才是吴晨计划真正的开始。

    于禁此时已经回到了宛城,但是于禁这些时日在荆州大营中可并不是整天游手好闲,他可是利用这段时间结交了一些人,而这些人中还有一些是吴晨提前安排好的,甚至此时已经成为了于禁的“眼线”。吴晨真正要利用的就是于禁结交的这些“眼线”。而这才是吴晨之所以善待于禁的根本所在。

    荆州军虽然损失了两万人,但是随着之前驻守在新野的五万人马的到来,荆襄军声势再一次大了起来,甚至比之前更加雄伟,而吴晨本就立下军令状,再加上被于禁坑害,对于曹军自然是恨之入骨,此时一怒之下领军强行攻城也就全在情理之中,而这种结果也是曹军可以预料到的,曹军在夏侯惇的授权之下,依旧高挂免战牌,拒绝主动出战,荆州军即便是来攻城也没有讨到什么好结果,这一来二去又耗去了不少时日,再加上庞偲从中作梗,荆州军的粮草日渐短缺,军心渐渐开始不稳了。

    荆州军内部的情况,在吴晨的可以“帮助”之下,如实地反应到于禁的耳中,对于这样的结果于禁自然是欣喜异常,荆州军攻城未果,反而粮草除了问题,于禁料想荆州军在宛城带不了多久了,此时他似乎看到了反击的曙光,甚至于禁看到了重创荆州军的机会,他的野心也渐渐膨胀了起来。

    对于吴晨来说,拿下宛城的机会也渐渐开始浮现了,而他正在给曹军制造一个对方不能拒绝的理由,他害怕的就是对方没有野心,只要对方的野心被自己激活,那么拿下宛城就指日可待了。

    欲知吴晨与于禁之间的交锋将如何发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