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不缺皇帝 » 28.勋戚与窑奴

28.勋戚与窑奴

    见东家下了决心,要把那陈玉镜救回来,杜胖子作为幕客,自不能违逆,摇着扇子加讨论:“烧不尽的西山煤,夏季并不是煤窑的行窑季,大规模开窑至少也要等立秋以后,只待天气转冷凉了。现在多是些散窑,把人拐到西山做奴工,是不是太早了。”

    所谓西山煤,专指房山、门头沟的山坳地带开采出来的煤,自大辽国建都燕京后,西山煤一直是北京市民的能源供应地,明代称大峪沟。

    所以,有烧不尽的西山煤一说。

    高明衡光火地说:“驴日的拐子们可没有行窑季一说,四季不分的拐卖,拐到就是赚到。”

    “京都那么多治安单位,拐子怎那么张狂,就没人管吗?”

    “反正只要那些拐子,不拐卖京都本地人,没有土著居民前去报官,厂卫那混球就作聋作哑,故意不作为。”

    “这根本与帮凶无异嘛。”

    杜胖子插了一句说:“东家,何止是帮凶这么简单,说不定还有厂卫缉事人员深度参与其中,在人口拐卖中分红获益。”

    典型地官匪一家亲,霍然忽然想到那陈总甲不着边际的话,有点回味过来:“若不早点搭救出来,那陈玉境看来是凶多吉少啊。”

    杜胖子点头道:“得先找一个熟悉向导,大峪沟那一带山区山高林密,歹徒强人出没,煤窑分布情况也是未知,冒冒失失地进去寻人,风险很大,莫要说救助人,自己指不定栽进去了。”

    高明衡既然答应了,也在思虑着其中风险:“依我看,主要的危胁,还是在于煤窑后头的勋戚,全都是些吃人不骨头的地狱恶鬼,可惜,世间并神佛能镇压它们。”

    “都有哪些勋戚参与煤窑的开采?”

    “驴日地,全是最得宠的那帮外戚。”高明衡伸拳,一个指头一个指头比划,“有驸马都尉都尉巩永固,阳武侯薛濂,襄城伯世子李国桢、新乐伯世子刘文炳、嘉定伯世侄周镜,还有其他一些勋戚或多或少都有参与。

    这一个个地勋戚,直听得霍然眉间不由拧巴成疙瘩状,自言自语一声:“那些个勋戚姓名,我听得似乎有点耳熟呢。”

    高明衡如数家珍,一一道来那些点名的勋戚家世:“文恭,你肯定听说过,那驸马都尉巩永固的主家是乐安长公主殿下,也就是皇八妹,当今皇上最宠信的天妹。在移宫案时,皇八妹尚年幼,跟先帝与今上同患过难,被东林党人一同迫害,虽非同母所出,但兄妹情谊可胜过胞妹呐。”

    霍然了然道:“噢,李选侍的女儿。”

    “还有,那阳武侯薛濂,祖上跟皇室有姻亲,不光光是世官,血脉流着朱明皇室的血,跟今上有所谓的亲亲之谊。”

    “至于那襄城伯世子李国桢,其父是现任京营总督李守锜,颇得今上宠信,近来乌思藏遣使来朝商谈策封事宜,就是他招待地。”

    “新乐伯世子刘文炳,则是今上的表弟,嘉定伯世侄周镜则在东宫充任侍卫官,看护皇太子。”

    霍然苦笑一声:“全跟皇帝沾亲带故。”

    高明衡怪笑一声:“怕了吧!”

    这让霍然怎么说呢?

    怕,有什么好怕地,就是崇祯皇帝亲自下场开采煤窑,买卖奴工,照样鄙视之。

    见东家陷入沉默,杜胖子接过了话碴:“高相公,杜某能否说一句。”

    “你说。”

    杜胖子轻摇扇子,辩说道:“参与开采煤窑与拐带贩卖窑奴,那是两回事,不能混作一谈。”

    “开煤窑是民生问题,窑奴是犯罪问题,民生是民生,犯罪是犯罪。”

    高明衡不服气了,拍桌提高嗓量,说话嗓门大,才能显得自己有理:“驴日地,杜师爷,说话不能昧着良心。开煤窑的,有哪个不黑心肠,每年从窑里抬出来窑奴尸体,不下几十俱,但凡有媒窑,必有窑奴,窑奴从何而来,必涉及大量的人口拐卖,怎么会是两回事呢?。”

    “那高相公可知前年的煤球价格?”

    “不太清楚。”

    “去年地呢?”

    “我知道这些干什么?”

    “京都的煤球市场价格,好几十年没变动了,一般是三文钱一个,重量在二斤二两至二斤五两之间。”杜胖子感觉高衡明全凭义气做事,冲劲足,后劲不足,“前年四文一个,去年五文一个,有节节升高的趋势呢,老百姓在纷纷叫苦呢。”

    霍然心中一动,闻言抬起了头来,说:“杜先生,你的意思是说,拐卖人口如此猖獗,跟这个煤球价格上扬有一定的关系?”

    “关系大着呢。”杜胖子啜吸一口茶说,继续说,“近些年,滞留在京都的人口一年复一年的往上涨,人一多,什么东西跟着涨,但用工的价格反而低了,老百姓荷包并没有鼓起来呀。”

    “好端端地,怎么扯到煤球价格上与工食银去了?”高明衡显然还没理解透彻这种现象,“现在说地是拐卖人口问题,那些驴日的勋戚,丧尽天良,贩买窑奴,每年不知要害死多少人呐。”

    杜胖子反驳道:“东家只是求高相公出手,想办法,把那陈玉境解救出来,并不是要强行出头,作那大慈大悲的活菩萨,解救苍生倒悬之苦,东家没那个能耐啊。”

    “你……原来你这个胖子也是个驴日的混帐东西,怎么这么自私自利。”

    杜胖子干笑两声,不敢再说话了。

    “别骂别骂,都是自己人,杜先生的话也没错,我现在一个闲官,那些皇亲国戚一指头就头戳死我。”霍然连忙替高明衡斟茶,让他坐下,“仲平兄,你想让我怎么做?”

    “文恭,跟我去见老师,老师常说,你有大智慧,有扶危定顷之能,他最是听你地。”

    霍然呆了一呆,说:“你是说,让我向张老相公进言,参劾巩永固、薛濂等勋戚?”

    “对,只有关掉所有西山煤窑,才能从源头上,打击拐子,从此也就不会有窑奴了。”高明衡显然想借陈玉境这个事情,搞大事情。

    霍然叹了一声,不赞成:“仲平兄,你这是在害张老相公呀。”

    “胡说!文恭,怎么连你也这样?”

    “你先听我说,假如煤窑全部关掉,是痛快了,窑奴也解放了。可一旦天气转冷,京都军民百万,他们的取暖煤球,从何而来?”

    “没有煤,可用木碳呀。”

    “……”霍然撇转脸向杜胖子问,“京都木碳是什么价?”

    “是煤球的三四倍吧。”杜胖子简答。

    “煤球涨到五文,老百姓尚且叫苦,你让老百姓去买那二十文钱的木碳取暖,到了隆冬季节,京都军民还不怨死张老相公呀。”霍然说,“你这是好心办坏事啊。”

    “啊……这……这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啊!”高明衡结巴了好一会,起身向杜胖子鞠了一礼,“杜师爷,刚才是我的不对。”

    “无妨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