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乡村振兴之新农村 » 75.大烩菜

75.大烩菜

    接下来的几天,天成联系着服装道具之类的,县里乡里的来回跑。

    当然,也有许多人表示愿意到李家庄来,看看演出,吃吃农家饭,欣赏欣赏田园风光,到湿地公园转上一圈,渡个愉快休闲的国庆假期。

    一来二往,他渐渐的和这些人成了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来了就要好吃好喝好招待,热情质朴是咱们村的优良传统嘛。

    吃什么,喝什么呢。

    天成心里犯嘀咕。

    尤其是演出这些天,来帮忙搭台的、助演的、欣赏指导的,少说也有一二十号人。

    如何显示出农村人的热情来?

    他在工作群里征求了大家的意见。

    阿哲很积极:“还是家乡饭好吃,回家我就想吃大烩菜,熬馍,鸡蛋捞面条。”

    郭霞:“城里人来咱这,就想吃个农家饭,要不咱们做大烩菜吧。”

    胜叔:“大烩菜是红白事上用的,合适吗?”

    天成:“大烩菜不错,配上刚出锅的馒头,那才叫下饭。我看就大烩菜吧,做起来也简单。虽说办事的时候用的,但现在人也不讲究那么多了,好吃就行。”

    “我看行。”大家一致通过。

    天成骑着小电驴来到李家庄饭馆。

    这是村里唯一的一家饭店,也自然成了村里招待的定点饭店。

    老板老七正在里间做着日常准备工作,煎炸蒸煮,屋里时不时传来呲呲的油炸声。

    老板娘正在门口包饺子,见是村支书来了,忙打招呼:“呦,这会子不忙了,饿不饿,嫂子给你下碗饺子?”

    天成经常带人来吃饭,和店里的老板一家人都很熟悉,就连门口那只大黄狗见了他都不吱声,温顺的很。

    “才10点多,哪里就吃饭了。我找七哥有点事。在里边吗?”

    “老七,出来,天成找你。”老七媳妇扯着嗓子喊。

    老七从里屋探了个头,腰上系着写着“洋河大曲”的围裙,油乎乎的。

    “等一下,让我把这点鱼炸完。”

    “不急,你忙。”

    天成又接着问老板娘:“忙点好,看来最近生意不错呀?”

    “瞎忙,挣俩辛苦钱。”老板娘笑了笑。

    又接着说:“不瞒你说,最近来这吃饭的确实不少,以前都是附近打工的或是五里三村的,都面熟,自从咱们这湿地公园建了以后,好多外地来的来这吃饭,生面孔,还说普通话,还都挺有礼貌,咱这小店的生意也就越来越红火了。这不,每天一大早就得提前准备这些食材,又增加了新品种,烧鱼烤羊排这些,我们俩都忙不过来,前两天还合计着再招个年轻点的服务员,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又有腰间盘突出,干的时间长了,疼的要命。”天成是自己人,有啥话老板娘也不藏着掖着。

    “数钱的时候你就不腰疼了。”天成打趣到。

    正说着,老七端着一大盘刚炸好的黄花鱼,小心的放到前面玻璃柜里。

    天成走上前,看了看,有卤菜、凉菜,猪头肉、鸡爪、大肠之类的,看起来比较新鲜,其他的都是时令蔬菜,说明生意确实不错。

    老七用围裙擦了擦油乎乎的手,笑着说:“领导来啦,刚炸的小鱼来尝尝。”

    天成嘴上说着“不”,眼睛不自觉的往上移。

    “来,来,这会我忙完了,也没啥事,咱俩唠唠。”老七熟练地拿出一瓶啤酒,两个杯子,又盛了一盘花生米、一盘炸小鱼,放在天成旁边的桌子上。

    天成也就不客气了。

    本来就是来给他送生意的嘛,自然是贵客。

    “正好来找你,商量做大锅菜招待演出的事。”

    “你来了,准有好事。我这左眼皮一直在跳呢。”老七高兴地合不拢嘴。

    “这次准备招待多少桌?”

    “目前不确定,国庆节那天,一二十个人吧。做你的拿手好菜,农家特色菜。”

    “没问题,包你满意。”

    “主要是大烩菜,要做成精品中的精品。虽然普通,但让人一吃就忘不了,要达到这种效果,至于成本要在所不惜,打出名堂,可不能偷工减料,再说成本贵也就多个块儿八毛,咱还是负担得起的。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看重社会效果。”

    老七似懂非懂的看着天成,他大概了解了这个意思,就是做的好吃,吸引回头客,打出品牌效应。

    “咱们村在外做过厨师的也不少,你和他们也合计合计,怎么做的更好吃。我就最喜欢咱村红白筵席上的这道菜,尤其是在冬天,吃上一碗热乎乎的大烩菜,心里得劲死了。”

    “是呀,好吃的都得下功夫,就算是一盘炒绿豆芽,都要讲究刀工和火候。”老七和天成边吃边干杯。

    “我这两天寻思寻思,把这个大分量的食材配比研究出来,我爷爷那辈就是给人家办事做筵席的,他老人家那里有秘方,我爹从小坐在案板上看着我爷爷切菜做饭的,他应该有印象。”

    说着,走进里间,把正在择菜的老爷子喊了过来。

    老爷子80多岁了,耳朵也不好使,老七在他耳朵边喊了半天才明白啥事。

    “支起个大锅,油大,小酥肉炸好。”老爷子说话不利索,老七在旁边边听边翻译。

    意思就是说,先支起一口大锅,以前老家办事,吃饭人多,厨师都是先在院里或者空旷地支起一口大锅,火一烧起来,这人气也就有了。以前用的是大木头,火烧的旺,如今改成烧煤炭。老爷子的意思是把要炸的食材先炸制好,比如小酥肉,豆腐块,腐竹之类的,其中炸小酥肉很关键,讲究嫩滑入味。先是用料酒、盐、生抽、老抽腌制一下,然后加入面粉和淀粉,搅拌成糊状,必要时加入鸡蛋,增加爽滑感。这里面面粉和淀粉的配比比较讲究,全靠老师傅的言传心教。

    这炸制的火候也很关键,先是油八成热的时候,倒下去慢慢的炸,这第一遍要炸熟炸透,捞出来控控油,再炸第二遍,这一遍要求时间短火大,炸出来酥脆。

    东西都炸制好之后,重起锅,烧油,葱姜蒜大料爆香,加入白菜翻炒,之后依次加入豆腐、海带、腐竹、小酥肉、豆芽等等,只要你愿意,时令青菜都可以放入一些,然后有高汤的加进去一些,没有的话清水也行,总之,就是一锅烩,大杂烩,当然,少不了它的灵魂菜,粉条,没有粉条的大烩菜不叫好吃的大烩菜,粉条性干,放进去也可以吸收汤汁,最常见的是红薯粉条,北方秋冬季家家户户必备,没有的话放些绿豆粉皮也是不错的。

    要说这大烩菜和手工馒头那是绝配,尤其是刚出锅的,一个人轻轻松松的能连吃三大碗外加三个馒头。

    要说这饭,既能满足大家的味蕾,也能解决众口难调的困难,关键是成本低,物美价廉是最恰当不过。

    老七说的头头是道,老爷子吱吱呀呀的强调着这点、那点。

    天成也听不完整这家人的外语,反正他要的是结果,只要饭好吃就行,所以,他对老七下了死命令,这两天务必拿出精品,用心做,用良心做,到时候他会带着胜叔他们过来品尝。一致通过后,就可以在村宴上大放异彩了。

    除此之外,其他菜品也要好好琢磨琢磨,以备不时之需。

    凉菜、热菜齐全,荤菜素菜具备,主食汤类加上,还有酒水,整成一桌色香味齐全的具有李家庄特色的招待宴。当然,清炖老母鸡、红烧鲤鱼、地皮炒鸡蛋、炸八块、肉丝带底、扣碗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老七也感觉到责任重大。

    “有压力才有动力嘛,当然,更有财力呀。放心,村里不会赊你的账。”

    老七有点如释重负,嘿嘿的笑了起来。

    正说着,有两个打工模样的进来吃饭了。

    到饭点了,人家该忙活了,天成自然不便打扰,喝了一口小酒,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