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响云梦 » 第12章 断无消息石榴红

第12章 断无消息石榴红

    令月每天沉溺在历久弥新的香云纱染整技艺当中,看着小庄结实坚实的臂膀,忙碌的身影,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制成的红云纱、香云纱越来越美了,触感如软锦,声音如丝鸣。

    细细地品鉴,正面的黑色乍一看极为平淡,但在阳光下就会散发出珍珠般的光泽,迷人的光影流转,一动一静之间自带神韵,自成绚烂。

    整个染整过程中自带禅意,匠人要吃得了苦,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染整的物料都取自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同时也不能破坏自然。

    每一个染整步骤都像一场魔术,用白胚稠做底,添一抹薯莨红,撒一一缕阳光黄,煮一锅温暖棕,涂一片河泥乌,洗一片河水蓝,用时间做魔术布,流转时光,风华绝代的香云纱就奇迹般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傲然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仿佛消失在了车马的尘嚣中,只有梁母还惦记着,叮咛梁父留意信件。

    自从认了义子,梁父心情甚好,桂月眼光独到,这小庄就像一块璞玉,笑之师傅自从开始传授染整技艺更是日日夸赞小庄心灵手巧、聪明伶俐,似鲁班与造化争妙,与小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更觉小庄稍假时日必成能工巧匠,鬼斧万物皆动情,神工江河皆仰目。

    笑之师傅许多年没有如此夸奖过人了,后继有人,梁父感觉身上的担子也没那么重了。

    早年间香云纱生意何其鼎盛,镇里的厂子都赚得盆满钵满,要知道这上好的面料只有王公贵胄,富人商贾方可穿着。而今,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大家都门可罗雀,惨淡经营,不知哪日炮火响彻云霄,黎民只顾逃亡,什么祖业,什么生意,甚至换不回一口果腹的干粮,凄凄惨惨戚戚,梁父甚至都可以嗅到硝烟的气息了。

    傲然一个月一封的家书断了几个月了,也不知道身上的盘缠还够不够,桂月也托程堂打探着,可依然是杳无音信。

    小庄在昏黄的灯光下感叹,香云纱虽出身高贵,但由于耐得住“三洗九煮十八晒”练就了不娇气的筋骨感,比起其他丝绸制品更加耐穿、抗皱、好打理。

    在光影流动之间纹理富于变化,经过洗涤后色泽都会发生细微的变化,随着穿用时间的延长,黑亮的部分逐渐变得斑驳,呈现出愈发华美的质感,自带岁月静好,从容淡然的人生哲学。

    小庄一直替梁父养衣,年轻人又经常干力气活,身体天然的油脂逐步渗入到香云纱衣物的蚕丝中,蚕丝的各种养分再反哺滋养肌肤,薯莨的杀菌消炎,河泥的沁人心脾,小庄觉得这香云纱的衣服一旦上身,就再也不想穿其他材质的衣物了。

    经过洗涤衣服更加柔软、亲肤,小庄从未想过自己的命运会是这样,眼前的一切如梦幻泡影,仿佛一碰就会破碎,他如履薄冰、如坐针毡。

    小庄的谦卑是骨子里的,尽管有幸成为梁父的“义子”,他还是觉得自己就是个下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并在香云纱染整技艺上有所突破才能安身立命。

    他开始从研究香云纱的原材料入手,蚕有桑蚕、柞蚕、蓖麻蚕、木薯蚕、柳蚕和天蚕等。

    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留赠他人御风寒。”蚕是无私的,它短暂的一生辛勤地劳作,吃的是平平无奇的桑叶,吐出的竟然是千丝万缕的细丝,最终它化成蚕蛹,结束辛劳的一生,留给世人的是纯洁无暇的丝线和色彩曼妙的华服。

    上好的蚕丝为乳白色略微发黄,蚕丝表面的光是自然柔,不刺眼的,用火点燃,有烧焦头发或者羽毛的味道,燃烧的时候没有火光,燃尽后成灰成末不起坨。

    他醉心于研究绸料的织法,令月知道的,他也要知道。双绉、乔其、雪纺、顺纡、冠乐绉等多种织法,缎面是丝最长、最亮、最华丽的,但同时也容易勾丝,斜纹比双绉更硬挺,斜纹的丝较长,光泽度更好。

    双绉的表面是朦胧的光感,质感更内敛、低调。雪纺最飘逸灵动、手感较为柔软。乔其薄而透、垂感好,顺纡绉透气性极佳,冠乐绉具有织造凹凸立体感纹理图案的独特工艺,数年压花数年成型,可谓织造工艺中的翘楚。

    在烫伤药的加持下,小庄的手好得很快,没有耽误笑之师傅的教学,来而不往非礼也,小庄准备为令月亲手做一条双面异色的长巾。

    令月,标致的鹅蛋脸,淡淡的柳眉,眼神温暖又纯净,小庄不敢再想象令月的容貌,不知怎的,他突然感觉胸口闷热,似乎有团火在炙烤,他的脸颊已经绯红,他大口喘着粗气,让心跳尽可能慢下来。

    令月肤白胜雪,红云纱自是最衬的,料子就选莲花提花的白胚稠,初见只一眼,小庄就觉得令月像极了那含苞待放的莲花,伊人在那芦苇荡旁,春风拂面,眼波流转,恰似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令月翻出曾经的日记,里面写满了对傲然表哥的思念,曾经一思泪断肠,无语处,问何望。千寻烟波,相逢最渺茫。而今早已不复当时的心境。令月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个薄情的女子,表哥只是走了三年,为何而今脑海中,甚至梦境中,竟都是小庄。

    芦管晓吹夜不禁,月空照,孤影长。虽然自己还是形单影只,但内心是暖暖的。年来得此苦与伤,欲相弃,心如霜。如果傲然表哥回来了,又是怎样一番情境?

    相思难尽,日日萦我窗。只是这思慕者早已不是傲然了,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小庄。天共水色飘雾时,朝霞在,梦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