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西风起 » 第三章 青锋堡

第三章 青锋堡

    张鼎瞪大双眼望向屋顶,黑乎乎的一片,隐约能看到木质横梁。

    他已经醒了一会儿,此时正躺在床上发呆。

    “我记得已经到了凉州境内。”

    原来他之前在庄浪卫补充一番后继续上路,但没走多远干粮便耗尽了,他只能靠着挖野菜,抓鱼,乞讨,硬是扛了三百多里地。

    但越往西走,食物越少,甚至连水源都不好找。

    走到了凉州境内张鼎终于扛不住了,撑着一口气,跑到了官道边上倒了下去。

    之前赶路,都是离官道越远越好,因为你不知道从这里经过的到底是什么人,如果是官军看见自己这种穷鬼没油水可捞,可能还不理会,但碰到之前那样的马匪,他们有时候可是不管你有没有钱,都要杀人玩乐。

    所以当时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为了活命他只能赌一把。

    没想到最后赌赢了,有人将自己救到了这里。

    头脑风暴了一会儿,理了理自己的记忆,张鼎感觉好了一些,不像之前那样一片混沌。

    他挣扎着坐了起来缓了缓头晕,渐渐地感到掌控力不断增强,但饥饿疼痛也随之而来。

    “叽咕-”

    随着肚子不断地哀嚎,张鼎咽了咽干涸的唾液,挣扎着从床上下来。

    他观察四周是黄土泥樯与木头搭建起来的房子,不大也不小,身后有木床和一只柜子,房子中间有两条黑色厚木板凳,还有一桌子。

    桌上是陶质酒坛,张鼎踉踉跄跄的过去,端起酒坛闻了闻,发现是水后便大口喝了起来,因为喝的太猛引得张鼎一阵咳嗽。

    喝完之后,张鼎坐在板凳上发起了呆,他现在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今后怎么办。

    但还没呆多久,也许是听见张鼎的动静,房门很快便被打开,首先进来的是一小娘子。

    张鼎一眼望去,这小娘子皮肤白嫩很是细腻,鹅蛋脸,桃花眼,柳叶眉,小巧的鼻子与粉嫩嫩的嘴唇,端的一个小美人儿。

    她将头发分股,结鬟于顶,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髾尾、垂于肩上,虽没有名贵的发饰,但却显得格外的娇俏。

    向下看去小娘子身着素白色竖领襟衫,淡绿色马面裙,小巧美丽的脚上穿着一双白色布鞋,很是得体。

    本来这小娘子进来时还挂着淡淡的微笑,却发现张鼎直愣愣的望着着自己,眼睛上下不停的扫,顿时蛾眉倒蹙,咳嗽了几声提醒他的无礼。

    望着生气的小娘子,张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显得太过猥琐,肆无忌惮的看人家,便赶忙拱手道歉。

    小娘子还未说什么,她的身后便挤进来两个大汉,他们两人皆着白色交领窄袖短衫,下面穿过膝长的裤子,脚上顶着一双草鞋。

    其中一个壮如牛的大汉攥起拳头怒斥张鼎:“混账玩意儿,我们师父看你倒在路边,奄奄一息,心生怜悯,便想结束你的痛苦。

    还是我们师妹,懂一些医术,觉得你还有的救,苦苦哀求师父,这才将你带回来救治,谁知你不想着怎么报答我们,却在这里轻薄救命恩人,是何道理耶?”

    张鼎被大汉一阵怒怼,怼的他是面红耳赤,连忙解释:“实在是抱歉,刚才正是饥渴交攻,神志不清,这位小姐突然进来,我迷迷糊糊就好像看见了天上的仙子,所以才做出了这么不知礼数的事情,万望抱歉!”

    小娘子听了张鼎的解释面色好了一些,却也哼了一声。

    随后小手一挥“看这小子饿得难受,给这小子送些饭。”

    说完便猛地一扭身,走了出去。

    张鼎在近处只觉得这声音温婉柔和,轻声细语,将西北话说出了吴侬软语的味道,还没等他道谢,小娘子便已走远。

    其中那个壮如牛的大汉等小娘子走远,立马一改凶恶表情,大大咧咧的坐在张鼎的旁边,并吩咐让另一个精壮男子去厨房拿一些吃的过来。

    “你小子也别那么害怕,我们这师妹啊的确长得可人,你看的入迷了也不怪你。”

    没等张鼎回话,这汉子又自来熟的介绍了起来:“我呢叫陈觅,是附近吴陈堡的人,你放心,既然来了,养好身体,我看你这体格有些底子,今后进了堡子大家便都是兄弟。”

    “嘎吱”

    没一会儿去厨房的汉子便端了一个大木盘进来,木盘里有三个黑面馒头,一碗菠菜汤,一碟猪油炒韭菜。

    精壮子将馒头与菜放在桌子上,随后坐到了张鼎的对面,并递给了他一双筷子。

    张鼎本身就饿坏了,闻见香气便已经迫不及待,赶忙道了声谢,随后拿起馒头恶狠狠地吃了起来,这馒头虽然是粗面里面还有很多糟糠,但就着咸鲜味的菠菜汤还有猪油抄的韭菜,很是美味。

    陈觅也不嘲笑他的吃相,只是笑眯眯的拍了拍他的肩“我这位兄弟叫吴斌,也是吴陈堡人,他不太喜欢喜欢说话。”

    吴斌也不答话,只是板着脸对张鼎拱了拱手。

    张鼎也放下馒头回礼。

    “听你的口音是关中那一片逃难来的吧?”陈觅摸了摸下巴对张鼎问道。

    张鼎点了点头“我是从西安府长安县附近逃过来的,陈大哥你这是怎么知道的?”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你没发现我们的口音很相似吗?其实我们吴陈堡镇本身就是吴姓陈姓两大家族三代以前从西安府迁徙过来,估计现在蓝田县那里那里都还有亲戚。”

    其实也不止是我们吴陈堡的人,包括整个西北这十几个卫所,还有各州县大部分人都是从关中晋南迁徙而来的。

    这样的迁徙始自太祖皇帝时期,当时宁陵王冯胜弃地,正因为西北无人,无法掌控,所以这几百年来,朝廷一直鼓励周围的百姓迁徙西北,这才使得西北恢复了一些人气,所以呢,大家也都算是老乡,不论其他人如何我俩一定会照顾你的。”陈觅豪爽的拍了拍张鼎的背部。

    张鼎放下心来,看来这两个大汉不像是坏人,随后隐去了一些事,将自己的经历讲于二人,听得陈觅吴斌唏嘘不已。

    在此期间张鼎也了解到了一些信息。

    原来此地在武威南边,距离他叔父的张掖还有将近五百多里路,而且甘州现在正在闹匪患,一个人过去根本没可能。

    陈觅与吴斌都建议张鼎还是先别去寻亲,反正现在有地方收留,等恢复好身子,有了栖身之本再说寻亲的话。

    张鼎也觉得陈觅他们说的很对,自己虽然继承了一些这个时代的记忆,但张鼎也就是在应天府周围相对安定的区域混迹。

    现在自己如此虚弱,还是先在这里安定下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陈觅吴斌你们两个狗东西在这里偷懒不去干活,还有那个新来的小子,师父找你过去有事要吩咐。”

    突然一壮汉手上抱着两身灰色衫子还有裤子草鞋从门外走了进来,随后将衣裤递给了张鼎。

    “你快点将衣服换好,还有另一套是换洗用的,门口有水井,你清理一下,半个时辰后我来带你见师父。”

    趁着肌肉男交代事情,陈觅吴斌偷偷地溜了出去。

    壮汉交代完张鼎,发现那两人已不见踪迹,便急忙去追赶两人。

    一切都重归寂静,张鼎坐在板凳上呆了一会儿,安慰了一番自己:不管如何最起码自己还活着,只有活着才有无限可能,不管是报仇还是出人头地。

    “刷刷”

    张鼎狠狠地搓了搓自己的脸,常言道既来之则安之,先想办法在这里安定下来吧。

    想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提起木桶走出门外。

    粗略的看了一下格局,一部分建筑是黄泥樯加木质屋顶,一部分则是青砖房与瓦片,青砖房里不断地传来叮当声,应该是打铁的地方。

    远处有一座大型青石砖还有木头建成的阁楼,很像是一座军事用的堡垒。

    更远处的四周是黄土混合着木头的围墙,上面还有人在巡逻。

    看情形这地儿应该是一个城寨。

    张鼎看了一会儿,打好水后就赶忙回去擦拭起自己的身体,十来天没怎么洗漱,身上已经肮脏不堪,幸亏天还不怎么热,要不然自己早已臭不可闻,在刚才小娘子那里丢了脸面。

    虽然没有肥皂,但素来爱干净的张鼎,还是仔仔细细将全身上下搓了个通红,桶里得水都打了好几茬。

    他将头发粗略的扎好,刚穿好衣服裤子,刚才那个壮汉便过来叫他。

    张鼎老老实实的跟着壮汉走了出去。

    壮汉看着小心翼翼的张鼎,和蔼的笑了笑:“你不用紧张,如果师父肯留你,那名义上我就是你的二师兄,而且一会在师父面前,我会尽量帮衬一二的。”

    “那就多谢这位大哥了。”张鼎将心放了一放,他还真的害怕这堡主不收留自己。

    壮汉摸了摸头“你也不必叫我大哥,我姓吴名锻家里排行老二,你叫我吴二就可以,当然了,一会儿如果师父收留你,你就得称呼我二师兄了。”

    “明白了,吴二哥。”

    跟着吴锻,张鼎穿过了一片土房与青砖房,来到了这里最大的建筑,阁楼。

    吴锻带着张鼎走进了阁楼,这地方虽然窗户很少,只有天井传来一束光亮,但里边不是很暗,反而灯火通明。

    大堂地方很广阔,两侧有竖排椅子,正中主位则坐着一位威风堂堂的中年壮汉,看样貌有四十岁出头。

    此人膀大腰圆,背阔胸宽,两臂肌肉鼓起,国字脸,丹凤眼,须髯皆长顺有光泽,显得很是威武。

    但与之不搭的却是这中年壮汉,上身只穿着一件素白色汗褂,这汗褂半透明且敞开,露出胸毛,很是随意。

    在张鼎观察壮汉时时,壮汉也在盯着张鼎思考。

    在路上救他时壮汉便观察到,张鼎样貌端正,虽瘦弱不堪,但骨架却很厚重,未来培养一下也是一个好的人才,故而有意救回去收徒。

    谁料到仔细查看一番却发现他已经没救了,只是因为女儿的哀求,才将他了带回来。

    给喂了点水,喂了碗药,就当是听天由命,尽了自己的本心。

    没想到,睡了一晚上,竟救了过来,真是不可思议。

    撇了撇互相发呆的两人,吴锻赶忙怼了一下张鼎“快说话呀。”

    张鼎这才惊醒过来恭敬地拱了拱手“小子多谢恩公救我性命。”

    听到张鼎的声音,壮汉缓过神来,连忙挥了挥手“你应该多谢一谢芸儿,要是没有她我是不会救一个本该死的人。”

    “恩公还有小姐都是我的恩人,小子今后一定会尽力报答!”

    “我听你的口音是关中人吧,今年多少岁了?”

    “小子是长安县人,今年十四岁,因为投靠叔父才往西北而来,结果家人遭遇不幸,自己也差点命丧黄泉。”

    壮汉点了点头“下午举行入堡仪式,二郎你先将他带去吴秀才那里登记一下弟子册,然后带他在我们青锋堡内熟悉一下,中午吃了午饭便带他过来。”

    “明白,师父。”

    也未多话,吴锻便将张鼎领出大堂。

    吴锻知道这个时间吴秀才正在仓库,所以带着张鼎将青峰堡大致转了一下。

    这青锋堡包括家属约莫有一千余人,地方也就一个普通村子大小,沿杂木河建造,四周都筑有围墙,以防备野兽贼匪。

    其中张鼎刚醒来时住的地方是处于寨子的西南方,这里是杂役住的地方,还有一些低级的工匠也在这里制作农具。

    西北方是弟子与其家人所在的居住区,东北方是武器作坊,东南则是靠近河流师父所居住的阁楼,还有大片的仓库。

    “你要记住,我们青锋堡共有弟子六十三人,他们大都是附近村镇的孩子,而匠人杂役加上其家人则有一千余人。

    师父规定收徒只收不满十六岁的孩子,其他人若是年级太大便只能作为杂役在这里学些手艺或者赚些辛苦钱,而且我们这些正式弟子不仅能拿到更多地月例,还有机会与师父学习武艺,所以你也要努力表现自己,今后才有可能从普通弟子升为正式弟子。”

    张鼎不断点着头迎合,并且记着吴锻说的话,这可是经验与信息,在他看来很是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