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能在短视频里提取能力 » 第51章 攀爬开始

第51章 攀爬开始

    之前的狂风,像个风风火火的孩子,急匆匆席卷而过,奔向远处。漫天的雪花随着风力的衰减,不断降落。

    阳光更多的投射下来,视野逐明朗亮开阔,山坡上气温也开始缓慢回升。

    篝火堆已经熄灭了,几根粗木炭被方林挑出来扔在一边,余烬上还飘起若有若无的烟气。

    方林此时已经脱下了飞鼠装,并用伞包改造了装草木灰的口袋,比一般的防滑粉袋大一些。

    把草木灰装好,方林开始收拾行装。

    飞鼠服、残余的伞包、智能头盔,都带不走,全部留在崖壁下,用石堆压住。

    别的不说,光一个头盔就是10成就点,肯定要回来找的。

    站到石壁下,方林双手触碰冰凉的石壁,深呼吸一口气,手脚并用向着上方爬去。

    这处石壁高有三百多米,路线比酋长岩短一大半,不过同样近乎垂直,攀爬难度很大。

    在普通人看来,它太过陡峭、平整,根本无法攀爬。可在顶级的攀岩家眼里,看到的却是一个个支点、踩点、抓点,和一处处褶皱、断层、缝隙、夹角。

    像蜘蛛侠一样,方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凹凸点、石缝、石棱固定身体,双脚为支撑,双手为控制,快速向上攀爬。

    很快,他遇到第一个关卡。

    一段极限平板区。

    就如字面意思,这一段区域非常平滑,除了岩石风化,层次剥落造成的非常薄的断口,没有任何其他的支撑。

    其实整座石壁,到处分布着大片的极限平板区,所以才会让它整体看上去非常平滑。

    而攀岩的路线选定,就是要尽力避开这些区域,通过迂回、转向、甚至下降,来转移到更安全的路线上。

    方林此时刚刚攀爬了二十米,体力还很充沛。他轮流把手伸到后腰的草木灰袋子里,然后甩手抖落灰粉,进入这段极限平板区。

    这里的倾斜度相对较小,大约75度左右,这也是方林敢于把路线通过这里的原因。

    方林尽量把身体贴紧在石壁上,这样虽然视野缩小了,但是却能受到石壁更大的承托力和摩擦力。

    他伸出左手,在上方一条仅有筷子宽的水平断面上,用手指紧紧扣住。右手则在一个浅浅的圆弧凹面略微扒住,不能太用力,不然手就会滑出来。

    就这样艰难地挂住身体,然后他陆续移动脚步,用大脚趾内测的胶皮踩在其他窄小的支点上,四肢共同用力,推高身体。

    上升几十公分后,身体再度紧贴石壁不动,伸出右手,把大拇指伸进上方一个浅浅的小坑里,紧紧扣住。

    和刚刚左手扣住的断面一样,这个只能放下一个拇指的小坑,将在新一轮的爬升动作中,成为四肢中唯一牢固的点。

    呼呼~

    方林把手伸进草木灰袋子的频次开始增加。惊险的平板区,让他的精神高度紧张,手心开始出汗了。

    20米、30米、40米……,二十分钟后,方林爬到了约60米的高度,即将度过平板区。

    平板区边缘,有一个牢固抓握点,方林双手轮流抓住,垂下另一只手,让血液回流,放松手臂肌肉。

    再下一个抓点,距离有点远,而且两个抓点之间没有任何可以借力的地方。

    方林稍微休息了手臂后,手脚同时用力,全力垂直上窜。

    指尖触到了一点弧面,但是方林心中一沉。

    够不到!

    身体下坠,幸好目前左手的抓手是牢固抓点,而且鞋子的胶皮也快速刹住了车,身体又恢复了原位。

    刚刚方林已经用出了全力,可距离完整抓住那个支点,还差五六厘米的高度。这段距离虽小,可在徒手攀岩中,几乎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是只用无人机草草观察的恶果。

    又尝试了几次上窜,还是没有抓住目标抓点,方林有点气喘。

    心里也焦躁恐慌起来。

    “呼—吸—”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思考能解决当前困境的办法。

    继续上爬一点距离?不行,离开下面的脚步支点,单纯手臂力量窜不高。

    下降换路?方林侧脸贴在石壁上,瞄了一眼刚爬过来的极限平板区,他不觉得自己还能顺利爬下去。

    脑海里快速掠过各种方案,均被一一否决,最后,方林想起了一个室内攀岩中偶尔有高手会做出来的花哨动作。

    空中倒转。

    这个动作,用于只有一个支点但是足够牢固,且下一个支点距离太远的时候。

    刚好适合眼前的问题。

    不过这个动作用在徒手无保护攀岩中,太过疯狂了!要不是没有其他办法,方林打死也不会这么干。

    用力晃动了几下,目前的抓握点纹丝不动,让他增强了几分信心。

    调整呼吸,抓草木灰吸汗,然后方林轻轻上窜,身体拱起,换成右手用力抓紧抓点。

    同时,双脚和左手,三角撑墙,用力把身体向外推。

    推力、抓力,实现平衡,方林拱着屁股,停在了石壁上。

    接着,他用出全力,向上窜起身体,在重力被抵消的短短瞬间,他快速尝试空中倒转。

    身体起跳的瞬间,由于腰部还提供了一股旋转力量,因此,他并不是像前几次那样垂直窜高,而是两腿从右侧摆动上来,把身体旋转,由垂直拉成水平,而且还在继续倒转。

    右手持续出力拉升,抵消重力,同时他的双脚、左手快速在石壁上点动支撑,加大身体的旋转。

    就像个三只脚的机器人一样,在浮空的间隙里,顺时针倒转了身体,头下脚上。

    这还没完,在身体上升势头终止,即将回落时,他在上方的双腿大大张开,以一个近乎一字马的角度,“坐在”石壁上,裆部卡在自己的右手手背上。

    同时,左手猛推石壁,上半身用力翘起,一下子从头下脚上,坐起来,恢复了头朝上。

    只不过,开始时他是面朝墙壁,现在却是背靠石壁,骑在自己的右手手背上。

    开始时这个抓点在头部以上,能提供向上的拉力,可现在却在自己的屁股底下,为自己提供撑力。

    身体位置足足提高了一米多。

    左手反手向上摸索过去,很快摸到了之前够不到的抓点。

    成功了!

    “呜呼”~~

    方林大声怪叫起来,刺激、愉悦,和成就感充塞心头。就连攀岩的目的,救援艾丽西亚,都甩到了九霄云外了。

    “无人机!来一组错觉拍摄!”

    他大声“叫”过来无人机,然后身体重新下腰,正面看向崖底,让无人机正面仰拍。视野里,他两腿伸在身前,上半身90度坐直,就像坐在平地上……

    拍完镜头,方林继续向上,最后踏上了一个稍宽的层剥断面,十公分左右,刚好放下脚掌。

    身体站直,紧贴石壁。双手自然下垂且轻轻抖动,放松在极限平板区扣得生疼的指尖,和刚刚出力过度的右臂。

    这狭窄的十公分断面,就是他的首个休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