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能在短视频里提取能力 » 第52章 岩缝区

第52章 岩缝区

    登临绝壁,险之又险。

    可方林却悠闲地双手叠于脑后,微闭双眼。而且不但只用右脚脚跟站立,让大半个脚掌都悬在空中,竟然还虚抬起了左腿,搭在右腿前方。

    活脱脱一副躺在巨石上晒太阳的姿态。

    “此时应该有BGM!”

    “后期做视频的时候,一定让他们加一股超燃的电音!”

    狗腿子无人机盘旋着拍了好几组素材,方林才小心翼翼地放下手脚,慢慢继续攀登。

    小小装逼一下过过瘾就行,在石壁上还是不能大意的。

    脚底的断面斜向上延伸,一直绕到另一个方向,右面峡谷上方的峭壁上。

    然后和右面石壁边缘的一条石缝连接。

    这里是南面石壁和东面石壁的交界区域,石体破损较多,比较容易攀爬,所以后面大半的路程,都在这里进行。

    通过了斜升断面,就是石缝区。

    这道石缝,是一条和主体石壁分离出的一条竖直条石之间的缝。不过这道石缝足足有上百米长,直到条石尽头才消失。

    下端的石缝有半米多宽,方林在条石上,小心横移,最后把整个身体塞进了石缝里。

    两侧有稳固的依靠,这是整段路线最安全,最省力的区域。

    他快速攀爬了60多米,在石缝一道错口处停下休息。

    这处石缝,并不是一道直线下来的,而是在中段,有了半米左右的错位,也不知道是何种作用力,让裂缝在这里硬生生拐了半米。

    这里是天然的休息点,方林一边休息,一边猜测这这道缝裂开瞬间的景象。

    是惊天动地的一道爆响,还是密密麻麻一串咔咔,还是无声无息就裂开了。

    这些无从得知。

    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壮观的或细微,或壮观的变化,人类所能察知的只是微不足道的部分。

    方林目前所处的高度大约140米左右,已经爬了一小半,但是体力的消耗比他的预计要大。

    他延长了预定的休息时间,因为而接下来是长达150多米,不能中途休息或停止的路线。

    首先是岩缝闭塞区。

    原本能够容纳身体的岩缝,到这里已经愈加狭窄,而且岩缝的主体石壁延伸了出来,与岩缝另一片石壁形成一个钝角的夹角。

    这个钝角太大,没法使用夹角攀爬,他从岩缝里钻出来,开始使用侧身法攀爬。

    所谓的侧身法,是身体不再正对石壁,而是侧对石壁的攀爬方式。

    这种方式无疑不符合人体的平衡习惯,所以更加费力,但是非常适合当前的情况。

    方林身体侧着贴在条石石壁上,双手扒住岩缝,双脚与岩缝呈九十度,蹬在主体石壁上。

    扒力、蹬力、重心的重力,构成一个非常扁平的三角形,达到平衡。

    这种通过方式,危险性没有平板区那么大,可是手脚却一直要绷紧出力,哪一肢都没法长时间休息。不然在休息手脚的同时反会造成整个身体更大的体力流失。

    这段岩缝后半段的区域,是极端考验耐力的区域。

    半个小时后,方林喘着粗气,爬到了缝隙尽头,这里的裂缝已经只有手指那么窄。

    方林双手扣住顶部缝隙,整个身体挂在巨型条石顶端的小小弧面上。

    “石缝不应该是上面大,下面小吗?”

    “难道是下面先裂开,把上面也掰开了?”

    “不行不行,注意力不集中了。”

    “呼,吸……”

    方林察觉到精神的疲惫,赶紧打断自己的思绪,收束念头。

    虽然很疲惫,但是这里没有支撑,停留越久越危险。于是方林继续前进。

    这次需要斜着下降十几米。

    从主体石壁上裂开的巨型条石,石缝肯定是两面都有,方林沿着另一面的岩缝,继续使用“侧身蹬扒”的费力模式下降。

    直到他爬到了几条石英杂质的条形带。

    石英带是这片花岗岩主体中,分布的白色半透明石英石条状带,这处区域一共有三条,每一条都有五六公分宽。

    石英石是晶状结构的岩石,和花岗岩不同,保留了更多的晶体特征。

    易碎、易裂。

    所以这几条石英带,有坑洞,也有凸出的石英。方林小心地踩上一条,抓握一条,胸口挨着一条,缓慢向右侧平移。

    石英石带,凸出的石英不是稳固抓点,因为它随时有可能脱落,但是已经脱落后,留下的孔洞,是稳固抓点。

    保持至少一个稳固抓点,争取两个稳固抓点,是这类地形的最重要原则。

    通过一段石英密集外突的位置时,方林右手抓着的石英突然掉了下来,重力转移向脚下,右脚的石英也卡吧一声断裂,掉下峡谷。

    此时他左脚是虚靠在石壁的,唯一抓牢的左手,已经近乎拉平,无法提供有效拉力,于是身体紧跟着坠落下去。

    落空的瞬间,方林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下意识地抓紧了左手。

    重力作用把他往峡谷里拽,左手的牵引和石壁的摩擦力,让他的身体不由自主的向左荡去,同时向外侧翻。

    “卧槽~”方林心脏砰砰直跳,有生以来最小声的骂出这个词,好似唯恐声波会把左手的抓点震断。

    方林此时单手抓挂,背靠石壁悬挂着,两腿还在微微摆动,惊险得一匹。

    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方林右手反推,把身体回正,重新寻找支点,建立平衡。

    通过了这几条石英带,有一个半截石台,这里是第三休息点,也是整个路线中最大的休息位置。

    方林此时的呼吸已经非常粗重,岩缝后半段的耐力区,和反面岩缝的下降区、石英带区,累计上百米,他一口气都没有歇。

    而且流了不少汗,也有些口渴。

    他仰躺在平台上,大口大口呼吸。

    休息了足有十分钟,呼吸平复下去,方林坐起来。

    这是才终于感到了左肋部的灼痛。他低头一看,左肋处的运动服被划破了,渗出了血迹。

    方林脸色一变,拉起衣服,就见结实的勒部划了一道十多公分的口子,不过幸好不深,大部分已经自动止血了,只有几个地方还有轻微渗出。

    总体不影响攀爬。

    方林按压了几分钟,加速止血后,果断站起继续。

    有时候一鼓作气还有成功的可能,而一旦拖延下去,心气就散了。尤其是攀岩这种考验勇气、体力、耐力和意志的运动。

    这里已经是峡谷的正上方,阳光已经照不到这里,光线有些昏暗,不过峡谷这一面的岩壁更加粗糙,褶皱、凸起、石缝、石棱更多,支点也就更多。

    最开始的是密集横纹区,难度上只比岩缝区下段稍高,是第二简单的区域。

    几十米后,这段横纹区边缘,又出现一片极限平板区拦路,而且这里角度甚至大于90度,直走过去绝对是死路一条。

    所以这里必须再度横移了。

    不过横移的路线很难走,很难走!方林甚至认为这是整段路线最考验技术的一个关卡。

    这段距离,只有两米半。

    方林此时在横纹区的边缘,手脚都在横纹的稳固支点上,非常安全。

    然后,双手依次放到胸口处的一个抓点上,身体慢慢下蹲,左手慢慢伸向左侧第一个支点。

    抓稳后,他需要解放右手向左移,可这时身体已经有所倾斜,直接挪动右手就会被重心横向拉倒。

    所以,他抬起右腿,脚背勾起,从下往上紧紧挑住一条横纹,为身体提供少量的拉力。

    右手慢慢放到左手上方。

    这是一个鸡蛋大小的马蹄形剥落断面,整个U形的厚度都在一厘米左右。他左手扣在底面,提供向上的支撑,剩余的空间只够放下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头。

    但是他又必须把这处支点从左手,转交给右手,以便左手解放出来,继续倾斜身体,够到更左侧的一个牢固抓点。

    但是,交换的过程中,不能让身体失去控制。

    双手手指在这个鸡蛋大小的浅坑中挪动,交替,直到左手只剩一个食指,而右手的三个手指挪到了左下角。

    方林尝试着减轻左手的抓力,察觉到已经平衡了,于是抽出左手,向左探去,抓向目标支点。

    左手抓牢后,是扶推手位,提供向上搭撑力的同时,还提供向右的推力。

    倾斜偏左的重力被抵消,勾着的右脚可以解放了,小心从身体和岩壁的间隙蹭过来,在左脚踩着的小支点上,勉强放下一点脚尖。

    但是这点脚尖的支撑力已经足够了,左脚继续解放出来,向左探,踩住了一个断茬。

    继续向左横移,在横移路线的末尾,他两脚踩在同一个点上,双手在左上方的一个斜棱凸起上扒住,同时借用侧身法,屁股撅向右边,提供偏右的重力,达成平衡。

    更左侧一米之外,是一道凸出石壁一两米的,竖直的石棱,他现在需要转移到这条石棱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