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共赴两世 » 第十三章 远赴京城,蛟龙入局

第十三章 远赴京城,蛟龙入局

    繁星如同一盏盏小灯,挂在苍穹之上,照亮远行之人的前路。

    前路茫茫,一条条小蛇般伸往未知的地方。

    临行前,秦王只不过嘱咐一声,“我倒希望你没有变,就如之前那般顽劣便好。”

    对此,赵本初只好理解为,“横扫饥饿,做回自己!”

    不过按照二十一世纪的好好青年,让他去做那纨绔子弟之事,那还真得锻炼锻炼。

    秦王亲自从西凉军中挑选了二百好手担任车队护卫,十几辆马车浩浩汤汤从金城出发,而京城还有一千二百里,途中五道关隘。

    柳衣锦陪着赵本初一起前往京城,不过她乘坐的马车在赵本初后面,因而独自坐在车中的赵本初望着不甚明朗的景色,甚是无聊。

    且说那柳衣锦乃是襄阳柳家,只不过之前和赵本初他娘也就是已故的秦王妃乃是闺中密友。当年秦王妃早早离去,王府中竟然缺少一个女主人。

    秦王修书一封,一夜至襄阳,“请柳氏衣锦远赴金城,照顾本初。”

    于是乎,柳衣锦傻乎乎地在这硕大金城一待便是十年。

    可是秦王也没说娶她做王妃,只是让她在王府里明面上做了一个“女主人”。

    对此,襄阳柳家虽然很不愉悦,但奈何对方是秦王,也只能浅浅道德指责一番。

    “柳家在朝中担任的有重大官职,据说当今的工部尚书,吏部右侍郎都是襄阳柳家的人......”

    念及此处,赵本初自然是不会怕的,毕竟他是来学习的,又不是步入朝堂。

    “柳家也有学生在京城的学府中修学,不过他们应该不敢惹我。”

    赵本初无聊之际便在思索着京城中的人脉关系,结果却发现,除了早年间见过的代王世子以及赵王世子,赵本初还真没其他熟人了。

    “据说代王世子跟他爹一样,一整天胡作非为,在代地便被称为‘混世魔王’。赵王世子就比较文雅,好像醉心于诗词......”

    正思索着,马车的窗户被轻轻敲了两下。

    窗外传来老朱那独特的浑浊嗓音,“小王爷,马上就要出凉州地界了,柳夫人说让车队暂且休息半个时辰。”

    “好的。”

    连着走了四个时辰眼瞅着终于要走出自己家的封地,赵本初居然有些不舍。

    走下马车,此时已经慢慢有朝阳升起。

    “初儿,”

    没等着赵本初呼吸几口新鲜空气,身后的柳夫人在丫鬟的轻轻搀扶下缓缓走来,“昨晚可曾歇息?”

    赵本初轻轻接过柳夫人,搀扶着她缓缓走着,一边走一边说,“昨夜思索着京城中的势力,歇息不多。”

    “京城之中,你且注意几家,一是晁家,一是五家藩王。”

    晁家,便是当今丞相了,他家人丁兴旺,此时有几个孩子在学府中修习,如果赵本初现在进去,可能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而晁丞相一直都被大家认为是“削藩宰执”和八王关系都不好......

    另外的五位藩王,就是所谓的“刘姓王”了,因为诏令,诸王都派了世子入京学习,可是呢,这五位藩王和三位异姓王也看不对眼......

    “至于其他,你都不用担心,你是秦王世子,谁要是敢说你一二,你也不用犹豫,直接上手扁他,闹得越大越好。”

    这就是在教他藏拙了,更深的一层意思,可能也有“不要担心柳家”什么的。

    老朱在一旁喝着烈酒,听着柳夫人的话,不免心里嘀咕:三十万西凉军在身后站着,扁了都是轻的......

    “初儿一定记得!”

    柳夫人看他这么听话,也是心中大悦,最后往西看了一眼,“继续出发吧。”

    ......

    秦王世子出关入京,代王世子也在一众王妃的哭声相送下,登上五层楼高的楼船。临行前,满楼红袖招。

    那些个代地的风华女子,也不管是出嫁了的,还是守寡着的,都在一片哭声之中不能自拔。

    “清儿,去了长安,你可得当心些,别被那些个胡乱女子骗了去!”

    说罢,一位王妃拿出手帕抹了抹眼泪。

    其他的王妃也是一万个舍不得,不过代王来了,简单吩咐几句,好歹是让楼船启程了。

    赵地就不同了,赵王世子韩辰会友于酒楼之中,简单说过几句践行词,又等着那些个酸苦文人上前几句不舍,便上了马车......

    鸡鸣声传入耳中,本来还在马车中看着武学典籍的赵本初掀开车帘,往外望去。

    什么也看不见。

    “老朱,你挡着我了。”

    瘦小的老朱此时穿着王府的衣着,倒是把他自个儿给撑大了,恰巧把世子的目光给遮掩住。

    老朱悻悻然往后走了两步,赵本初这才看见车外景色。

    除却浩浩汤汤的秦王队伍,三条长蛇一般的队伍一直从西城门排到了后面看不见的地方。

    “早上入城,多去坊市,也可能是赶考的学子进城,大汉朝的冬试要到了。”

    赵本初点了点头,对于早上的进城队伍也见过不少,只不过金城那边终究是不能和京城比的。

    至于这冬试,无非就是冬天开的一场大考,考中了,便是来年春闱的免试学子,考不中,明年的春闱怕是得考死不少人。

    车队前面,一位护卫将入城文牒交予城门守卫,上面已经盖下了五个大红章,也就是五道关隘。

    城门卫检查一番便开了城门放行。

    藩王不用排队,前面那些排队的人只好赶紧往两边散开。城门里也抽出人手维持现场秩序。

    看着硕大京城,赵本初首先想着的却不是繁华盛世,毕竟这对他而言无非是一个装修华丽点的牢笼罢了。

    他看着那些拉着果菜进城的老人,心里不由得想起自己前世的爷爷奶奶。当年他读大学,除了向七大姑八大姨借钱,便是爷爷奶奶每天早上去市场卖菜赚的那点小钱了。

    这也是为何,赵本初穿越过来后没有大手大脚花钱的原因。

    “小王爷,听闻这京城之中有一家酒铺,酒烈如火啊!”

    赵本初白了老朱一眼,“我没钱,你去找柳姨要去。”

    老朱只好叹了口气,找柳夫人要钱,和找公鸡要鸡蛋有什么区别?

    京城很大,车队也很庞大,从西城门走到内城赤朱街足足花了近一个半时辰。

    赤朱街,街上全是王侯将门,满街都是赤朱色大门,因而得名。

    二赤朱街中,规模最大,占地最广的府邸,便是秦王府,其次是代王府和赵王府。

    值得一提的是,晁府并不在赤朱街,反而在离着赤朱街两条街的竹香街。

    晁相说是那里进皇宫比较近,至于实际上为何,大家却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

    赵本初难得去管那些,看着柳姨吩咐府上的人做事,他这个闲散世子便懒得下去了,一直在马车上端着武学典籍继续研磨。

    直到马车外面传来一声呼唤,“秦王家的那小子在那?”

    王府上的人听见这么无礼的喊声,纷纷皱眉看过去,然后,然后就赶紧又把目光收了回来。

    呼喊赵本初的那人身份可不简单。

    那小子骑着高大骏马,一身黑金云袍,一对桃花眼,一张公子脸。腰间佩着一柄宝剑,一块玉佩——代王世子,封常清。

    哗啦——

    赵本初掀开车帘,只一眼就看见那个单骑走来的少年。

    那人也看见了赵本初,“怎滴跟个小姑娘一样躲在车里?”

    柳夫人叉着腰还想说他两句,只可惜她也不是王妃,说不得人家。

    赵本初感觉这人很不错,但也说不上什么不错,反正就是觉得很处得来,所以也笑着答道,“那你可是来接我的公子?”

    “哈哈!好说!”

    封常清走着马来到赵本初面前,没等骏马停下便翻身下来,拱手一礼。

    “封常清,字青松。”

    赵本初也拱手回礼,“赵本初,字绍宁。”

    两人一副相见恨晚的模样,聚在一起欢笑。一旁的柳夫人赶紧走了过来,“咳咳,初儿,你的房间还没去看过。”

    封常清索性也就说道,“本初,你且带我去参观一下王府。”

    赵本初欣然点头,带着他往里走。

    一旁的老朱笑着摇头。

    这才刚进长安城,结果两个异姓王世子就欢天喜地的聚在一起,这要是被有心人发酵,那可不得了啊。

    走进屋中,赵本初当即便把窗户关上,封常清也收起笑容。

    “混账,我在雁门玩得好好的,一封信就让我进了京城,真该死!”

    “是啊,本来我还想着去西域找找美女,咳,不是,找找骏马,结果就被拉了过来!”

    两人当然不是第一次相见,刚才那个样子也只是装出来的。至于目的嘛,当然是做给某些有心人看的。

    “目前而言,我们只要本本分分就好。”

    “嗯,今晚我就去京城最大的‘桃花林’豪掷万金,把那些个小姐都给点一遍。”

    赵本初点了点头就听见封常清紧接着说,“你和我一起?”

    赵本初只好苦笑着说道,“家规严厉,进去不得。”

    听得这话,封常清先是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你这家伙,不会还没去过吧?”

    笑声很大,整个王府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