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见人间春色 » 第五十二章 假山夜景

第五十二章 假山夜景

    下课铃声如期响起,我从满足的思考中脱离出来。老师在宣布下课后,将我叫了出去。

    “霍云成,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怎么我三番五次叫你起来回答问题你都不出声?你要是对我有意见你就明说,我以后就不再叫你了,这样也省得浪费你我的时间。”我与她相隔一人距离。她身上的香水发出淡淡的香味,有些怡人;我低头刚好能看见她衣服的轮廓。

    我仍是沉默不语,我感觉自己没有什么要解释的必要,‘你叫不叫我起来回答问题其实都无所谓’。她有些着急:“你说话啊。你不说话我默认你答应了啊?”我还是沉默:‘你就不能说你不说话我当你是在反驳我?’同时,我也有些微微出神,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我对面站着的不是一位老师,而是一个女人。梦中的那些旖旎片段很容易的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感觉我的身体有些别样的反应,但一时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她不知道是因为看见什么,还是因为我无动于衷,微微有些恼怒,用手点了点我的脑袋:“你真是无药可救!”她扔下这么一句话,转身离开。

    我此时低下头才知道不对劲的地方是在哪里。‘她看到了吗?没有看到吧?我怎么变成了这样,以前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啊。’在我焦急的思考中,我的身体恢复平常,情绪转为淡然。我抬头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一切回归正常。

    ‘我刚才在想什么?我好像没有关注她对我说的话,我沉浸在一种奇怪的氛围当中。我这是怎么了?我感觉我好像也开始关注起自身的舒适感觉,并对它抱有期待与愿意回应的态度。我这是怎么了?我怎么感觉我不是从前的我了?是不是每一个有一条明确道路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转变,还是说只是我自己有这种奇怪的转变。’我仍站在原地,思索着这一奇怪与正常的转变过程。没有答案,我只能回到教室中的座位之上。

    自己思考的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接着一节课就这样被虚度过去。我吃完晚饭,很快就来到晚自习时间。天空渐渐暗了下来,从玻璃回廊中,我能看见远处印红的云朵正慢慢失去属于傍晚的色泽转而染上黑暗的底色。天空阴郁,无言承纳着浮动的小星,一闪一闪,黑暗就那么完全到来了。

    晚自习下课课间,我别班的朋友阚清云来到我教室后门东张西望,看见我朝我勾勾手。在我出门的时候,他仍望着教室里正在做题的习静怡发呆。待我出门,我和他一起来到教室西面的落地大窗前,共同看着窗外的夜景,一时无言不知从哪里开始我们的谈话。

    “最近怎么样?”他问道。“就那样,别他妈废话行不行?”我不耐烦地说道。“嗯。她怎么样?”“不知道啊,我又没跟她说过话,我怎么知道她怎么样。”

    然后,又是一段时间的沉默:“快上课了,我回去了啊。”我摆摆手,示意知道了。待他走后,我又在窗边呆了一会儿,外面的黑暗像是有种神秘的吸引,吸引我跌坠下去。

    我晃了晃脑袋,将这种感觉驱散,而又回到教室中。此时,于越趁还没上课正在教室里激动地介绍着自己,他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好,我是个傻得儿。”教室里响起一阵哄然大笑。

    这时候,第二节晚自习的值课老师拿着课本走了进来:“于越,成天你就显吧,就你能是吧。这节课不讲课了,每人一张试卷下课交上来。”“啊。不要啊。”哭喊声起此彼伏。“谁说的不要?用不用我单独再给他一张试卷用课余时间做完?”老师故意调侃道。

    众人噤声。于越说道:“老师,保证完成任务。”教室里又是一阵大笑。老师也跟着笑起来。‘嗯,很健康的笑容。’我心想道。

    插曲过后,教室里响起沉默的做题声。我望着眼前的物理选择题不知该如何落笔,随意写上ABCD,而略掉填空简答。‘大功告成。’我将笔一甩,偷偷拿出已经抄过的诗词本仔细品味起来。

    我们都是在一个地球上生存过与生存着,历史在前进中偶然科技兴起促成世界各国自愿与非自愿的改变。我们只是在此世界中生存,科技有所更迭兴替,人性与人情却从未变过。

    原来我与古人同赏过秋景但心情各种不同。“渺渺啼鸦了。亘角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在北方,一入立秋,早晚的凉风自生,立刻别于夏日如一之炎热。这种感觉甚至在夏末转初秋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在秋,北方的夜更能带有些微寒的肌触冰冷,若再有月,人独立于天地间,那心情真是一扫炎热的躁动转是适爽的快然。

    于我们独处同一片天空下而个人有个人的喜悲冷暖一样,时间差别的今人与古人同样如此;蒋捷的“起搔首、窥星多少”,透露出当时心绪更多的是失眠过后、独自思量的无可奈何。自己起身望看朦胧云月透照篱笆且带影,又听嘶马确示人行古道心想:‘这时候应是人眠而梦的休息时分,而未眠者此时此地也就你我了。你行路有向,我却茫然徘徊。’透过微亮的天幕,他能看见篱笆上的牵牛萎缩着自己的花朵,正为清晨的清素绽放积蓄力量。院里的枣,正染色于秋风。

    心情还未来得及细品,悲伤便已经无可附加。他的早起究竟是人到中年的少眠少觉,还是恨别心情的难以入眠,个中心情凄然自知。但同烟漫山杳一样的渺然不知向,在此时心底确然清晰。路已成是,人徒悲叹,无非静待自死罢了。

    一声“收卷”将我从同然悲伤的情绪中拉回。将试卷交给后排收卷的同学,心底的凄迷情绪无可排解,我只能起身走出教学楼,来到二楼落地窗前隔看的风景之中。出来放松的人陆续增多,我只能不断朝着无人的地方走去,我只想安静的待上一会儿。路过假山制造出来的流水小瀑,听着水流哗啦啦的相触互响,我心情慢慢趋于平和。

    “良宵多见好,畅快意乘风。

    冷色谐光月,纹波照影清。”

    别人能“路转溪桥忽见”,我们又何尝不是与风景时刻相遇?当我们静心而在世界之中时,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茅屋,也会有融丽于景天之间的闲适悠然。我们始终赶路,却对周围的美丽冷漠处之;功利心日重,自然也就无有在世间生活之逍遥,而只是疲惫忙碌至死。其实写诗也不过寻常简单,将美好或心情即时记下,字字成短话或长句,交响错落即是美好。

    心情畅然而转瞬一念又将我打回原形。我真的不喜欢她吗,那为什么我之前胡乱写下的句子中包含相思二字?我刻意忽略掉这个心情,其实也是逃避吧。如今我又重新正视我的情感,我真的对她没有好感吗?

    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我害怕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并立刻给出清楚答案。

    上课铃声响起,时间匆匆走过,留下仓促心情停滞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