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见人间春色 » 第五十三章 夜宴开新局

第五十三章 夜宴开新局

    黄昏中金阳印空,聚在一水中潺潺默流,无声指引着人们的前进。我们沿东奔的水流来到“贵食居”中,里面有人落座吃着准备好的水果和甜点,有人高声笑谈,有人孤身在角落独奏,一曲终了总有两三掌声拍手叫好。我们分别在门外,各自回到自己的家族位置里。父亲不知道在和谁说话,不时发笑。母亲笑意盈盈来到我和妹妹身边问我们玩的怎么样。

    我被这么多人相聚的气氛弄得有些眩晕,示意让妹妹回答。她开口说道:“还行吧,就那样。倒认识了几个有趣的人,虽然开始有些不愉快,但心结解开之后反而相处的更好了。”母亲边听边笑。待我妹妹说完,她转过头来问我:“哥,你怎么了?在门外时候不还有说有笑的吗?”

    母亲替我解释道:“没事,人太多,他不习惯,缓一会儿就好了。”我朝母亲感谢地笑了笑。母亲坐到我身边,指着桌上的水果问我:“有没有想吃的?”我摇了摇头。我妹妹撇了撇嘴,把头歪到一边,抢哥哥手中的甜酥去了。

    甄游俗时不时朝我这里望一望,有时我对他笑笑,有时不理他。期间,还有些其他目光的探寻,我倒也顾不上这些试探了。

    坐了一会儿,眩晕的感觉渐渐消失,我还是有些拘谨地坐着。“欸,他们看就让他们看去,怎么还据据束束的。”我妹妹看我状态好了一些,就凑到我跟前调侃。我瞪了她一眼,示意要她闭嘴。她当作没看见:“你看看那个妹妹,好看不?”我回道:“别用手指着别人,不礼貌。”

    “你管呢,我们认识不行啊。”她没当回事儿,还是要我看。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其人:一双鸳眼醉开绘含情,樱桃小口未启描娴静,头发如夜月流水新亮柔顺,凰钗还在后头展;项无余饰述天然,腕缀玉清带双佩,大红褶裙更称其人面若桃花,触眼犹似芳菲绽;饮水袖遮面,谈笑手掩口,典雅端庄自从容,进退有仪显涵养;果真“天然芙蓉出清水,绰约风姿世无同”。略看几眼,我回她:“挺好的,怎么了?”

    我妹妹一脸坏笑:“将她许你做媳妇,怎么样?”“你开什么玩笑?”我惊呼,但声音略微有些大,引得靠隔我距离有些近的人纷纷侧目。“嘿嘿!说着玩呢。大惊小怪。”她转瞬像个没事儿人一样,搞得我一惊一乍,没有风度。而在此时,我却没有什么拘谨了,似乎丑态已漏,心里反而没有负担。

    我行为回归正常,歪头白了她一眼:“无聊。”她还是笑。

    我开始对着桌前的水果挑挑拣拣,摘起一颗洗净的玫瑰葡萄送到嘴边,仔细品味着香甜在嘴里绽开的瞬间。这时候,我发觉当我专注在我自己的事情中时,周围的一切跟我仿佛没什么关系了。我不再关注空气中的微尘萌动、言语气氛,不再关注别人的探寻目光、互相议论,只是关注我自己心情的当下喜悲。‘原来在人群中也没那么可怕嘛。’我心里思量,嘴角带笑,全然释怀。

    “你真的认识她吗?她叫什么名字?”我一边不停地吃着喜欢的葡萄,一边又好奇地开口问道。“认识啊,她是于家人,叫于可心。我平时出去就找她玩呢!可是她老是不出门,怪没意思的。这不我就想着把她介绍给你,结了婚就能方便一些吧?怎么样,有意向没有。”“暂时没有。”

    她一本正经地说道:“那就是有意思了?你们男的不都喜欢美女吗?”“姑奶奶,我说的是没有,你哪里就听出有的意思来了?”我无奈反驳。

    她说:“没有就是有。”我接道:“那我有行了吧!这回是没有的意思了。”她狡黠地回应:“我就说你对她有意思嘛!”

    我彻底无语,默默对着葡萄撒气。她在一旁不顾他人眼神地拍手对着我大笑:“你总是说不过我。哈哈!太有意思了。”

    我父亲回头望了她一眼,她不在乎地晃了晃头,全当没看见。

    人群中交谈声音渐消,人们默契地开始等待着某个人的出场。我四周张望没见谁有要进来的意思。这时,后殿中响起尖亮一声:“起。”人们先后站了起来,我也跟着站了起来。“拜~~”众人作揖而敬,男人左手在前,女人右手在前。“众爱卿平身吧,都坐。”声音中气十足,沉稳有力。“谢吾皇。”

    待众人落座,皇帝继续开口说道:“想必大家都知道了,经年而建的万象书院终于于前几日落成,而祭时恰逢天启,故今改名为‘噵门书院’,以合天命。彼时天和地祥,万籁同谐,说明这个书院办得很不错,说不定于其中会出些圣贤仙佛人物。大家可以期待一下。”他说这话时,我大哥回头瞥了我一眼,眼神意味深长。我不以为意。

    我此时心里寻思道:‘原来噵门书院真的就是这个万象书院,那个声音要我去这里,那看来是不得不走一遭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对这个启示毫无抗拒,好像我理当如此去做。心里打定主意,我继续仔细听下去。

    “这一个月之内,朝廷会面向全国范围吸纳人才。而在座各位只要愿意前去,且年龄合适的,男女皆可,没有限制。”此话一出,底下哗然,这是先例,之前从未有过如此情形。

    有人起身试图拒绝:“皇上,这男女同书院是否有些不妥。理由有四:一是不合礼制,自古及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是明面上如此宽松的。二是若真施行如此举措,会不会对民间寻常书院造成不好的影响,他们该如何继续教学?三是学生正处青春懵懂之时,无拘无束,难免做出些令人羞愧的事情。四是这样的男女关系,会不会助长朝代放荡的风气,这很难说。还请皇上三思,收回成命。”

    有人起身反驳:“今时不同往日,外国早有先例,而为何我们就不可?再者,你怎么就能确定男女同书院一定会做出些令人不齿的事情?你这么说将在场正处年华的女性置于何处?难道在座的都是些荒淫无度、不知礼法之辈吗?”

    第一位站起来的人闻此立刻反驳道:“曹明春,你少在那里夸大其词、混淆视听,我说的意思是你表达的意思吗?我不过就其是否合礼制平心而论。再说你我皆从年轻时候过来,你年轻时候什么样你自己不清楚吗?”

    眼看场面就要朝着骂架的倾向去了,皇帝急忙制止:“好了,二位爱卿皆言之有理。在小辈面前,还是要注意一下长辈的身份。况且这个决定不仅仅是我自己的意见,也是与儒释道三门掌门商量,并请示上天后做出的决定。天象示意如此,你我都不好违背。或许,时代也到了如今应考虑此的局面。至于民间书院是否也会采取如此举措,是否应该禁止,日后发生时候再议也不迟。”

    一听皇帝如此说,众人这时才停止了议论,不再表示反对,至少明面上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