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津渡 » 第五十五章 米芾书画1

第五十五章 米芾书画1

    “是的,经济是基础。《国际歌》说的好,开宗明义——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你看,我们的基本队伍就是缺食少衣的人,当务之急必然是解决饥寒问题。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解决吃穿,而是要从‘自在阶级’的状态,向‘自为阶级’的状态转变发展,‘要为真理而斗争’‘要做天下的主人’。”杨正豪说,“对于并不缺衣少食,而仍然自觉地为我们党的宗旨服务、献身的人来说,则更加难能可贵。”

    杨正豪有思鸿发问,越发讲得带劲,“真理是什么?怎么做主人呢?这就需要我们实现更高层次上的‘自由’,即‘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达到《国际歌》中说的那种‘自由’,那就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徐思鸿频频颔首。

    “这就步入了一种纯粹的布尔什维克之境界!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其实是永无止境的。两千多年前,先哲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而不是一味地唯上、唯洋、唯某种权威是从。”

    徐思鸿将眼前的杨老师看作是一位纯粹的“老布(老布尔什维克)”,同时从龙达身上,他也看到了未来世界的闪光点,革命自有后来人。徐思鸿感觉到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充满着殉道者的庄重、虔诚和神圣。在解决龙达的入党问题上,他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精神状态也从中得以升华。

    小村回国以后,北原算是彻底放手了空音,不再为空音过多地考虑,反正就交给你鹏程了。韩流的桀骜难驯,让他一时难以取舍,也只有暂时搁下,等待她康复了再说。而南山之行似乎给他目前的生活提示了某种可能,他开始热衷于米芾书画了。

    米芾——自己驻地的古代名人,在江州书画数十年,钟爱江州美景,先后营造了三处住宅。北固山下,有天然图画的海岳庵;千秋桥畔,有垂荫一亩的西山书院;南郊鹤林寺旁,有题为“城市山林”的精舍。

    北原用中文调阅了相关资料,从理论上认可了米芾书画的价值所在,价值连城是一个方面,高雅却是另一个重要方面,他强调自已认同的所谓“高雅”,以彰显自已并非蝇营狗苟之徒。日本、中国一衣带水,中国文化在日本有着深远影响,如果可能搞到米芾书画一二,也不枉江州此行。

    于是他动了“雅雅幽”的坏心思,要“哑赤赤”地搞几幅书画,无论是收藏,抑或作为礼品送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作为江州的主宰,如果不能拥有米芾书画一二,简直就是对不起米老先生了,也可以说是对米老先生的亵渎。就像将来回归日本的时候,没有准备伴手礼一般,那是要受人诟病的。

    有好事者投其所好,大肆渲染北原的爱好,一传十,十传百。不久江州人就都知道了宪兵队主官北原爱好书画,尤以“米颠子”的书画为甚。也有明眼人知道他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什么爱好不爱好,强盗敲门,来者不善;也有人跟着起哄,好像我们江州人如果不能向北原进贡一二,也枉为江州人矣。过了不多久,北原就听说柳传芝有两卷“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的《蜀素帖》,“柳传芝,康复医院柳院长,哦,那是老朋友了。”北原的主意已定。

    不日,北原偕同鹏程拜会柳院长。

    那天上午北原突然来到康复医院院长办公室,柳院长自然以礼相待。两人一会儿日文,一会儿中文寒暄了一番,北原即开门见山地说:“听说柳院长珍藏有《蜀素帖》,是否可以让敝人开开眼?”

    柳院长近来也听说了北原的爱好。这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他一听北原开口,知道自己珍藏多年的《蜀素帖》朝不保夕了。他不等北原说第二句,也不看北原脸色,应声就说:“承蒙北原君厚爱,瞧得起在下的一点收藏。不过我可得事先声明,我的两幅《蜀素帖》是《蜀素帖》整卷中的两帖,但其实只是高仿。阁下如有兴趣,我明天就送到宪兵队请您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