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腾飞 » 第五十五章 抗清援朝

第五十五章 抗清援朝

    北京紫禁城,太极殿内李浩郑懊恼的拍着脑门。他知道崇祯九年对于大明朝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年份,这一年皇太极称帝建国,国号大清。也是在这一年,征服朝鲜,从此皇太极再无后顾之忧,转而全力攻明,数次犯境,和大明国内的流贼遥相呼应,一点点的耗尽大明朝最后的一丝元气。

    今年事情很多,居然把朝鲜这茬儿给忘了。直到朝鲜求援使者金堉到了京城,李浩才想起来,这才懊恼的跟朝鲜使者道歉。

    这一道歉可把金堉激动坏了,哪有上国跟藩属之国道歉的?感动的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连称不敢。崇祯已经开了一次朝会,商议朝鲜之事,结果朝臣有的赞成支援朝鲜,也有不少朝臣认为大明现在自顾不暇,实在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支援朝鲜,建议朝鲜王族流亡大明。

    现在已经十二月末,马上要过年了,皇太极这个时候已经攻占了半个朝鲜,朝鲜君臣已经撤退到了南汉山城,而王族和大臣家眷都在江华岛避难。到明年二月,朝鲜就彻底投降了,这可不是李浩想看到的结果。

    朝堂上两派各说各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李浩一锤定音,全力支援,务求保住朝鲜,保住朝鲜王族,哪怕不能恢复朝鲜全境,至少也要守住汉江以南。

    李浩在端着茶杯缓缓说道:“现在的后金~~哦现在叫大清国了,他现在确实比较强大,我们一时也不能剿灭他们。它现在就像是一头牛,单靠我们一个人很难扭的过它,但是如果我们有个帮手,我们大明朝按住他的扭头,朝鲜拽住它的牛尾巴,我们两下用力,那么他就会顾此失彼,首尾不能相顾。如果任由后金征服朝鲜,那么后金将再无后顾之忧,而且凭空得了朝鲜的钱粮兵马,回过头来进攻我大明朝,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说朝鲜在,则皇太极忧,朝鲜亡,则皇太极喜。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更何况朝鲜还是我们的属国,不管是从大明朝考虑,还是从朝鲜考虑,我们都没有理由去做那亲者痛而仇者快的事情。”

    朝鲜使者金堉听了,激动的鼻涕泡都冒出来了:“上国再造之恩,臣属国永世不忘,朝鲜愿永为大明藩属,誓不反悔!”

    李浩对于金堉的发誓就当没听见,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后世的棒子国是什么德性,李浩清清楚楚。不过现在的朝鲜还是非常不错的,号称“小中华”,哪怕大明国都亡国二百多年了,朝鲜还在使用崇祯的年号,一直用到清末民国初,这份忠诚也是绝无仅有的。就凭这点,李浩也得救一救。

    定下了决心,神仙府内信鸽四出,各路人马物资开始集结。

    福建郑芝龙收到信息,立即派出三百艘大船,星夜兼程北上。其余船队继续南下运粮。现在的大明海域,已经没有能够与郑芝龙匹敌的力量了。去年海贼刘香联合荷兰人打算偷袭郑芝龙,在李浩的提前预警下,又借助热气球,提前发现敌人舰队,占据有利风位,一举将刘香彻底击败。历史上这场仗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虎战死,刘香自杀。这次不一样了,郑芝虎只是受了重伤,刘香被活捉。

    郑芝虎在随军医疗队的救治之下,活了下来。刘香被押赴京城,李浩最恨的就是勾结外族,祸害同胞,刘香勾结荷兰人攻击自己的同胞,李浩就不可能让他再活着,示众3天,然后枭首,尸体都被医疗队拉去做解剖实验了。

    四川的孙凤祥正在天上悠哉悠哉寻找那些不听话的土司,只要发现了,一顿炸药包扔下去,土司兵立刻土崩瓦解,跪地乞降。云贵川一带山高林密,各地土司时有反叛,朝廷还奈何不得。这些土司兵早就熟悉了山林作战,官军一到,他们就做鸟兽散,官军一撤,他们又继续为祸四方。

    秦良玉和刘之勃也是对这些时常反叛的土司一筹莫展。李浩在给飞行队讲课的时候讲解过空中轰炸的概念,结果被孙凤祥应用到了四川,集中了四川全部的火药,制作炸药包,然后乘着飞艇出发,寻找那些土司。发现那些土司的聚集之地,就降低高度,先用大喇叭向下喊话,让他们下山投降,喊话无效的就直接扔炸药包,几个炸药包下去,土司兵就会土崩瓦解。天上飞的那三个怪物从此就成了土司们的噩梦,只要见到了,哪怕它不扔炸弹,土司兵们也只会跪地投降,都以为是天神在惩罚他们,不敢有半分抵抗。

    刘之勃和秦良玉本来对孙凤祥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觉得飞艇去侦查敌情有很大作用,但是要说打仗作战,应该不会有多大作用,毕竟人太少了,一共就十几个人。两人随着飞艇出航了一次,大为震惊,真想不到飞艇居然恐怖如斯,在这个迷信还占据主导地位的年代,任谁都对天上飞的东西抱有天然的恐惧,更何况这个东西还能杀人!

    刘之勃感叹三艘飞艇足可以当二十万雄兵。这话不假,也不夸张,前些年朝廷为了剿灭那些土司,就真的派了二十万军队,结果不太妙,土司没剿灭,二十万官军却吃不消了。

    秦良玉只说了一句“四川无忧矣!”,然后就离开了成都,率领大军直奔川东重镇夔州,阻击围剿张献忠。

    孙凤祥也跟着秦良玉大军到了夔州,这一天收到京城的信鸽传书,当即下令三艘飞艇留下一艘供秦良玉指挥,孙凤祥带领剩余两艘飞艇连夜出发,飞抵山东集结。

    山东登州府城,登莱总兵陈洪范正在焦急的等待。十天前收到神祖和皇帝圣旨,令他统一指挥援朝作战。这次集结的兵力很多,襄城伯李国桢京营两万人;郑芝龙派来三百条大海船和一万水手;从山海关南下的一万辽东铁骑,再加上登莱本地的兵马,一共五万余人。朝廷还拿出了几乎所有的火炮,再加上郑芝龙战舰上原有的火炮,总数达到了惊人的一千门,使得陈洪范的底气大增。

    因为部队来源不一,将领之间也不熟悉,担心陈洪范指挥不动这些部队,李浩带着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一同来到登州,随船出海,可见朝廷对这次行动的重视。

    这阵势可把登莱总兵陈洪范吓一跳,皇帝的贴身太监、兵部的大佬都过来,还有一个更厉害的神祖爷,虽然自己不知道大明什么时候多了个神祖爷,可前些天听传旨太监说过,这神祖爷是真神下凡,代太祖爷来挽救大明的,连皇帝都要听他的。

    不敢怠慢,连忙出城迎接。寒暄过后,召集众将开了一个战前动员会议。海军主将郑芝虎,这家伙的伤已经痊愈了,虽然身体大不如前,随船出海,只要不亲自上阵就问题不大。襄城伯李国桢统率京营;

    统领辽东铁骑的将领是宁远总兵杜文焕,本来杜文焕在崇祯四年被御史吴甡、给事中张承诏弹劾下狱了。去年李浩穿越而来,在释放杨鹤的同时也释放了一批的军方将领,其中就有这个杜文焕。

    现在的杜文焕对李浩可是感恩戴德,对李浩的命令言听计从,这次孙承宗派他前来也有这层意思。自从崇祯四年大凌河之役以后,辽东铁骑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怯战、避战,只顾守城而不敢与敌寇野战。耗费巨大,朝廷每年数十万两的白银却喂不饱辽东诸将的胃口,出工不出力,对朝廷旨意阳奉阴违,甚至跟建奴眉来眼去,养寇自重。虽然孙承宗来辽东已经一年有余,虽然拿下了祖大寿和吴三桂,辽东铁骑也大有改观,可整体战力还是偏弱,与建奴野战尚实力不足。

    杜文焕是老将杜松的侄子,自从出狱至今都没有见过李浩,不是他没有去谢恩,只是到了神祖府,赶上李浩不在,然后就被孙承宗召到了辽东担任宁远总兵,所以就把这份恩情默默记在了心里。只有开完了动员会,杜文焕才找到机会拜见李浩,感谢其救命之恩。

    李浩扶起杜文焕,让其入座,杜文焕遵命,规规矩矩的坐了半个屁股。李浩对他说:“之前朝廷确实对武将多有亏待,委屈你们了,朝廷欠你们的,朝廷会想办法补偿。现在你们也知道朝廷的处境,说风雨飘摇一点也不为过,当下正是武人用命之时,俗话说文死谏、武死战,大明朝有没有救,就看我们武人敢不敢死战了。”

    杜文焕当即又拜倒:“臣愿为大明死战!臣蒙神祖搭救之恩,当誓死追随神祖,神祖爷但有所指,臣原为神祖爷赴汤蹈火......”

    刚刚过了年,崇祯十年正月十六,大军集结完毕。李浩一声令下,大军上船出海,三百条战船连同各种保障船只,总计一千余艘大小船只,浩浩荡荡,向东直奔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