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腾飞 » 第五十四章 杨鹤的土改

第五十四章 杨鹤的土改

    大明朝人口太少了,还不到一个亿,李浩每每想到这里都摇头叹息。要想方设法的增加人口,明末不到一亿的人口,到了清朝就猛增到了4亿人口,为什么呢?就是食物够这么多人吃了,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入和大规模推广,为人口的暴增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李浩也有样学样,自己带来的红薯和土豆已经全面推开,在京城种植了一部分,还建了两个暖棚,用玻璃和木架搭建,哪怕在冬季也可以不断的产出红薯苗。陕西的种植规模更大,今年差不多达到了上千亩的规模,今年是上千亩,明年就可能是上万亩,这玩意滋生速度惊人,一个红薯就能发出十几个秧苗,等红薯藤长长了,剪下来插到土里浇水就能活,又不挑地,一个红薯繁殖二三十个棵秧苗不是难事。所以红薯的扩张速度不是几倍的增长,而是十倍、二十倍的爆发式增长。

    土豆跟他也差不多,一个土豆也能切出十几个芽,扩张速度也非常快。只要有食物,增加人口就不是空话。更何况郑芝龙现在郑不遗余力的从占城等地运粮到大明,到现在运了三次,一共运来了上千万石的大米,这几乎就相当于又给大明凭空增加了一年多的收成,使得大明的粮荒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哪怕吃不饱,只要有口吃的,百姓就不会去造反,杨鹤父子现在深深的体会到了。在陕西,杨鹤是陕西巡抚,专门负责招抚流民,军务全部交给了巡按孙传庭。一年多的时间下来,招抚了差不多四十万的流民,陕西遍地的流民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这就给高迎祥等流贼来了个釜底抽薪,贼寇之所以能一呼百应,归根到底还是百姓没有吃的,活不下去,但凡有一口吃的,谁愿意去造反?没有人愿意跟他造反,他的兵源没有了,那么流贼壮大就困难了很多,从根本上遏制他们的发展。再经过官军不断的消耗他们,此消彼长之下,剿灭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的杨鹤父子,在陕西抚民已经把自己抚成了神仙,被招抚的人家,几乎家家都供着他们的画像牌位。流民中流传一句话:“跟着杨神仙走就不会饿死!”

    杨鹤按照李浩给出的方法招抚流民,每二三百户就组成一个村子,每个村设一个村正,负责调配全村,村正的权力很大,如果谁不听从的话,村正就可以把他赶出村子,让他重新去当流民,继续让他过拿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十几个村组成一个乡,乡的主官乡正受县令管辖,县令直接归巡抚杨鹤管辖。层级分明,打破了皇权不下乡的传统,杨鹤的命令可以直接畅快的下达到每一个村子,每一户人家。

    大家庭拆分成小家庭,这样宗族势力在村里的影响就弱了很多,村正的权威得以贯彻。村正也就有力量去组织本村的青壮劳力,建房子,挖沟渠、平整土地。房子都是统一的规制,每一户都是三间土坯房,带一个院子,一排排、一列列的房子安排的整整齐齐,谁家都不多,谁家也不少。村子里面的街道有排水沟,下雨时可以排水,村子周围还挖了几个大的池塘,池塘挖的很深,村子了的排水沟都汇集到池塘里,夏天存贮雨水,冬天存贮雪水,干旱的时候可以缓解一下旱情。

    陕西的土地现在大多都成了无主的土地,大部分人或死或逃,即便是有主,也被统一强行征收。不要说几个小地主或者富户,就连陕西最大的地主秦王朱存枢,都被崇祯皇帝一道圣旨召回了京城,所有的家财田产都给了杨鹤和洪承畴。面对这么强势的巡抚,任何反抗都是多余的。也有的在朝中有关系,通过关系买通大臣弹劾杨鹤,结果都石沉大海,而且发起弹劾的那些官员全部都被派到了杨鹤这里当差,李浩就是要让他们看看,他们的弹劾是对还是错。

    所有的土地重新分配,流离失所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几代人都是佃户的的佃农也分得了土地,不少人都匍匐在地,抱着前来分配土地的官员的大腿,哭的像月子里的娃娃,不住的口称青天大老爷。前来分地的官员从来都没经历过这等场面,也从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被这么爱戴。一时间都慌了神,生怕有人弹劾自己叼买人心。

    这种情景在不少的地方上演。杨鹤还发出告示,第一年由朝廷供给他们粮食,保证不会饿死,如果谁生了病,还会有医生前来问诊,也不要钱。村里的男人都组织起来建房子、挖沟渠、平整土地。然后再耕种。

    女人也组织起来,最开始是编草帘子,这么多的房子都没有门窗,冬天大冷的天怎么办?就用草帘子挡住,每个门口都挂一个,窗户上挂一个,屋里的土坯炕也可以铺几个,暖和有舒适。陕西缺水、缺粮,唯独不缺的就是遍地的荒草,编这个草帘子也不需要什么技术,妇女们大多都能学会。编草帘子的同时,杨鹤还派人去全国各地收购不少的鸡、羊、猪等牲畜,同样分配给这些流民饲养。就连小孩子,也去做一些捡拾柴火、打扫卫生一类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冬天农闲的时候,村民也被组织起来,妇女们去纺麻、纺布,做成衣服鞋子,供给军队使用;青壮年也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每个村都有一个军训官。由上过战场的伤残老兵充任。要在以往,这些伤残的士兵要么流落街头,要么饿死,没人去关心。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伤残老兵尤其是上过战场的百战老兵,都成了香饽饽,每个村都抢着要。每到农闲时节,这些军训官就会召集青壮训练,怎么冲锋、怎么防御、怎么结阵、弓箭怎么使用,火炮火枪怎么使用,凡是军队用的上的装备,都要训练。

    经过训练的青壮就成了非常好的后备兵源,前方出现损失,后方立刻就能补上,而且战力不减。从崇祯八年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四十多万流民里面,已经训练了六万左右的青壮,而且这些青壮都分得了土地,对杨鹤是感恩戴德。现在的杨鹤,只要他愿意,很容易就能够一夜之间拉出一支数万人的可战之兵。

    感受最深的就是孙传庭,在黑水峪伏击高迎祥,使得高迎祥数万大军灰飞烟灭,虽然活捉了高迎祥,得了泼天大功。可自己的两万秦军也所剩不多,损失大半,这一战也让秦军元气大伤。

    孙传庭把苦恼告诉了杨鹤,杨鹤只是哈哈一笑,朝着京城的方向一拱手说:“神祖爷英明无双,令本官巡抚陕西,招抚流民,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集训青壮,作为后备兵源,关键时刻,这些受过训练的青壮可以随时变成一支精兵。”

    孙传庭大吃一惊,你敢私养军队?这可是蓄意谋反的大罪!正要劝解,杨鹤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私蓄兵马,意图谋反。但此事是神祖爷旨意,陛下知道、首辅大人和兵部也都知道。神祖爷下旨让本官集训青壮,一是要让本官为你准备源源不断的兵源,支持你的作战,二是抽空流民中的青壮劳力,即便流民再次反叛,或者再被流贼裹挟,剩下的这些老弱也不会有多大的战力。”

    孙传庭恍然大悟,神祖爷果然是神仙,心思非是常人可及。拿着杨鹤的手令,很快就选出了一万人补充到秦军之中,让他惊讶的是这些人的训练太到位了,军队的术语条令都明白,各种器械也都会使用,这些人根本不用再经训练,就可以直接上战场,秦军几乎一夜之间就恢复了战力。

    杨嗣昌现在已经断了领兵的念头,虽然喜欢兵事,原来的历史中还做过兵部尚书,但他却并不会领兵打仗。神仙说自己短于兵事,开始还不服气,自从见到孙传庭之后,才彻底服气。仅仅以两万之众就敢伏击高迎祥数万人马,还活捉了高迎祥,要是自己领兵,绝对不会去做的,风险太大了。

    自此以后,杨嗣昌一门心思跟着父亲抚民,一年多来,几百个村庄他跑了好几个遍,每一个村庄的位置、人口、领头人都一清二楚,现在被安置的流民都亲切称呼他为小杨神仙。

    高迎祥的被俘让孙传庭一战成名,可贼军对孙传庭确实恨之入骨。高迎祥的女婿李鸿基,就是后来的李自成,集合收编高迎祥的残余部众,自称闯王,发誓要取孙传庭的人头,带领贼军在甘肃、陕西一带四处攻掠,逐渐壮大起来。

    就在孙传庭要集中力量继续剿灭李自成的时候,朝廷一道旨意让他摸不着头脑,差点让他措手不及。孙传庭还不知道,这个时候,辽东皇太极已经建国称帝,号为大清,并且出兵五万征服朝鲜,丙子胡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