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从落榜考生到首席科学家 » 第214章 打了鸡血

第214章 打了鸡血

    “林墨老师,孙怡姐,这是沈飞那边最新的实验数据。”

    赵博回来了,带着一脸的兴奋。

    “还有,他们对我们开发的模拟程序很感兴趣,我给他们报价1000万,郑总说需要跟领导请示一下。”

    孙怡和林墨对视一眼。

    1000万?

    小伙子心也够黑啊。

    不过,林墨想了想,摇了摇头。

    “他们也许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只怕是拿不出这笔钱来了。”

    “上次他们请我去做讲座,那100万的讲座费都是硬挤出来的。”

    林墨刚说完,赵博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林墨老师,这你大概有所不知,上次他们请你去做讲座,非但没花钱,还赚了好几百万……”

    “什么?”

    林墨诧异的看向赵博。

    “之前有一次他们的一个工作人员跟我吃饭,不小心说漏了嘴,说是上次他们请你去讲座,原本确实是准备自己掏钱的,可是后,因为来参加的人多,还有成飞、西飞几家友商强烈要求参加,最后他们不得已只能每家收了一百万的讲座赞助费,之后又跟成飞、西飞两家分享了咱们提供的部分数据分析,又买了大几百万,所以我觉得,沈飞现在大概率是掏得起这笔钱的……”

    赵博说完,有些紧张的看向林墨。

    凸(艹皿艹)

    林墨脑门上青筋暴起,差点爆出粗口来。

    感情这是羊毛薅到我身上来了?

    “我突然觉得卖他们1000万,这个价格,属实有些低了。”

    一旁的孙怡虽然不知道之前的事,但是此时听了赵博的解释,也跟着连连点头,表示价格要低了。

    “这样,赵博,你辛苦一下,再跑一趟西飞和成飞,他们应该也有风洞实验室,只是规模可能没有沈飞的大,你去看看他们有没有数据分析的需求,顺便看看他们需不需要我们的模拟程序。”

    “不能好处都让沈飞给占了,我们不能让中间商把差价都赚了。”

    “嗯,好的。”

    为数学研究中心赚钱这事,赵博自然是支持的。

    他虽然没能赶上参加那天晚上给姜凡军的洗尘宴,但是也在回来后,第一时间知道了林墨对数学研究中心未来的规划,这规划让他听的心潮澎湃,作为一名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员,谁不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有充足的资金,自己所在的研究机构拥有庞大的规模,赵博感觉自己加入东山大学数学研究中心,是他这辈子做的嘴正确的决定。

    而研究所的其他人,也都像打了鸡血一般,开动起来,田方一和张启华负责研究中心的管理和构建,最近在忙着筛选和寻觅各种人才。

    姜凡军和孙怡忙着将自己之前的学生拉过来,力求将姜凡军接的几个算法项目尽快开展起来。

    单刚忙碌着调试湍流实验室的搭建,设备调试,已经提前招揽相应的人才,而在这方面,她显然走在了前面,她已经将之前她带的一个研究生拉了进来,让学生帮忙盯着实验设备的调试。陆筱彦已经飞速的飞回了水木,去办理辞职手续,将相关的档案资料转到东山大学来。

    为此陆筱彦的导师陈尚远把陆筱彦骂了个狗血淋头,问她到底被林墨灌了什么迷魂汤,陆筱彦把林墨的规划跟陈尚远透露了一下,陈尚远在思索良久后,终于在陆筱彦的辞职报告上,签下了同意二字。

    同时,陈尚远的心在滴血,他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跟林墨合作,一个研究方案,就从自己这边挖走了两个他看好的潜力人才。

    如果加上姜凡军,这都三个了!

    为此陈尚远特意跟林墨打电话,让林墨不要再薅他们水木的羊毛了,为此,理亏的林墨不得不用一份新的研究方案堵上了陈尚远的嘴,让陈尚远满意的将他原本准备的一肚子怒火咽了下去。

    整个数学研究中心,除了林墨,依旧过着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没有什么变化外,其他人都动了起来,在努力的朝着林墨制定的规划努力着。

    而就在数学研究中心众人如火如荼的努力奋斗的时候,也传来了几个好消息。

    林墨之前给邱成侗那边提供了四个研究方案,邱成侗给林墨反馈,其中三个方案已经完成,他们那边已经撰写好了论文,请林墨这边帮忙投稿给《数学学报》。

    毕竟现在国内学术圈都知道,想要在《数学学报》上发表论文,找林墨就行,这已经是学术圈内公开的秘密。

    以前大家发表个顶刊,千难万难,现在只要有林墨的名字,发顶刊不要太容易。

    搞得林墨仿佛《数学学报》夏国总编一样。

    不过,对此林墨自然不会拒绝,在将邱成侗发来的论文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他直接将论文转发给了马德森。

    当然,邱成侗给林墨打电话,自然不仅仅是这点事情。

    邱成侗半开玩笑的点出林墨最近又从水木这里挖走了两员大将的事,旁敲侧击的数落了一下林墨的不地道,很显然,憋屈的陈尚远跟邱成侗没少念叨。

    林墨一面虚心接受批评,一面再次拿出三个研究方案来,并且询问邱成侗,水木今年的毕业生里,有没有什么好苗子。

    如今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算法方面有姜凡军和孙怡,林墨负责提供算法思路和核心公式,姜凡军和孙怡负责算法架构。

    湍流研究方面林墨负责具体的研究方案设计,单刚和赵博一个负责研究统筹,一个负责数据分析和支持。

    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陆筱彦,还有一个兼职人员玛丽娜。

    而外部合作上,主要是林墨提供研究方案,水木大学和东海大学负责实施。

    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保证数学研究中心能够多线并举,同时开启多个项目的研究。

    所以目前来说,数学研究中心在主力研究人员上面已经不缺,但是在具体执行上,还有大量的人员空缺。

    就像算法中心这边,不可能指望姜凡军和孙怡两个人去写代码,必须将他们从这些基础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研究和改进算法。

    所以现在急需大量的基础的编程人员,也就是俗称的码农,在姜凡军和孙怡的指导下,完成基础的代码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