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卸甲将军寡妇妻 » 第五十四章 若只如初见

第五十四章 若只如初见

    农历十一月二十五,宜出行的好日子。

    可巧今天天气又十分晴朗,阳光正暖,这在今年冬月算是为数不错的好天气了。

    刘二女母女加上刘东三人踏上了出远门的步伐。

    马车是一早定好的,大清早天刚刚亮便来了。三人上车后拉着他们飞快的奔去县城城东门外。

    那里早聚集了二三辆马车,他们都是去往外地各处的。聚在一起是在等镖局的人出门一起行动。

    这几十年国不成国,自然民不聊生。因而导致盗匪猖獗,路上并不安全。

    其实就是太平盛世,这年头人也太少了,远并不像后世一样村与村之间已然连成一片。反而几里十几里的不见人烟。

    路上不太平可想而知。

    镖局的人对这些人还是挺欢迎的。

    他们这些散车想依靠镖局的人多势众,镖局的人呢也不吃亏啊。

    你想这一路上爬坡下岭的有人帮着推车扶车还不愿意?省了他们多少力气?

    所以这是两方得利的事。

    镖局的人来之前却出了个插曲。

    有一对母女背着个大包袱现来找马车了。

    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怎么说?

    这时九曲县出门的人都是少数,甚至天下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毕竟朝廷的律历在那儿摆着,你老百姓就种地得了,不然粮税啥的怎么收?

    所以马车得提前定。要不然马车每天往外地跑,正好哪天没人岂不是亏了。就算有一两个人吧,除非包车,否则明摆着就是亏本买卖。而大多数人都有占便宜的心思,所以除非必要都不愿加价钱。

    而车资如今真的挺贵的。

    本来刘东与人定的是独家马车——只拉自家人的,哪料到到这么巧有人来搭车来了。

    搭就搭吧,如今的人并不冷漠无情,与人方便搭个手帮个忙的小意思。

    关键是这对母女太能折腾了。

    她们就住在这附近,坐车的规矩也懂。可他们就不早点定,就当天大家伙儿都到了他们才大摇大摆的来。

    还没站稳呢就朝着赶车的吆喝:

    “死人啊?不知道帮忙拿一下东西?”

    你说几个赶车的那个气啊,搭理吧别扭。不搭理吧,那个母亲的早囔囔开了她是谁谁谁的亲戚,你们不赶紧伺候着小心以后吃排头。

    她说的那谁还真有这个人,在县里挺出名的。几个赶车的心里飞快的一合计还是帮忙吧,做生意和气为本,甭管是不是真的搭把手的事累不死人。

    包袱背过来了,坐那辆车又成了问题。

    今天这会儿只聚了三辆马车,一辆拉着七八个散客,他们母女硬挤挤也能坐的上,只是那两个大包袱怎么着都没地儿啊。

    一辆是县里徐老爷包了,一来他是男的,二来他也是个有地位的还真不怕那谁。

    他还跟那谁认识呢,若真是那人的近亲也就罢了,可是他真不知道这对母女。

    这就有点笑话了。

    事情明摆着呢:要么这对母女说假话呢,要么双方关系离着十万八千里远。

    这样的谁怕谁啊?

    要不是家里的马车坏了,新定的还没进门谁包车啊?为这徐老爷委屈着什么似的,还跟人拼车下辈子吧。

    很明显这对母女等不到下辈子了,就徐老爷的派头她们也害怕啊,啥话也别说了——躲吧。

    一转头他们看上刘二女他们这辆车了。

    早前一会儿刘二女看马车停了,忙和大哥扶着老母亲下车活动活动。

    刘王氏啥人?

    她能一肩挑着儿女从老家逃荒到九曲县,那就算不聪明,那她也有些生存的小本事。

    以她多年跟人打交道的经验来看,这对母女就是麻烦精,不管咋样离她们远点绝对是对的。

    理所当然当然不同意了。

    车夫们也不愿意,他们看的人更多。虽然有钱不赚是傻子,虽然他们啥人也遇过有应对办法,可人太能折腾了费心费力折寿啊,那太亏本了。

    可是母女说的那亲戚他们不能不顾及,她们做生意的真不愿意为了一点小事惹大麻烦。

    左右为难啊!

    把刘二女他们这辆车的车夫给急得,大冬天的满头大汗。都是肉体凡胎的谁活着都不容易,刘王氏动了恻隐之心好不容易松口了。

    那女儿不愿意了。

    什么玩意,这辆车是你的呀?还得问你的意见,一看就是泥地里打滚的装啥大葱样?

    当即那嘴就骂上了,啥脏话都往外说。

    一群人听的直皱眉。

    刘二女他们被骂的气的火冒三丈。

    刘王氏当即就发火了。没啥说的,车你们别想搭了。

    别人怕你们,她可不怕。

    你们那亲戚是厉害,女婿她大伯父更厉害。

    也是因为他们算是去相亲一样,不好宣之于口。毕竟女婿死了还没一年呢,你现在找倒没啥,现在也没人管,但怎么着人都要脸么。

    要不然你看她把张家元说出来看看。

    这边一硬气,那对母女马上焉了,她们最是欺软怕硬。

    以往处处得利,那知这会踢到铁板了呢?看着这一家三口挺老实可欺的呀,真没想到还有这份骨气呢。

    怎么办?

    那女儿还想骂,被老的拦了。她不傻,眼看着只有这辆车可坐,而她们也赶时间,没奈何只能低头了。

    刘王氏并不是得理不饶人的性子,看他们服软了也就算了。

    这母女俩又闹起来了。

    为车资的事。

    车夫不愿惯她们又忌讳她们的亲戚,闹腾了一会儿,眼看镖局来了要走了,双方各退一步,这才上路出动。

    终于走了!

    刘二女感慨了一下。不容易啊!

    不过很快她就顾不上了感慨了。

    为啥?晕车了。

    以前她真没这毛病。她是没做过马车,但她做过驴车牛车啊。

    要说这几个车有啥区别?就是多了一个车厢的事,家里做的车都是光板没车厢的。

    她这个吐啊,没晕过车的真不知道那滋味。而且她身上还不舒服,一阵冷一阵热的,太难受了。更糟糕的是她头疼——

    她晚上没睡觉。

    刘二女心小,一点事晚上就睡不着了。

    刘东坐在外面车辕上听见动静跟她说话,她都不待搭理。她不能动啊,连说话都不行,一张口就难受的不行。

    刘二女当时就一个念头,你说这世人求神拜佛的就为个好处。她啥都不要就希望老天爷显灵,让她眼一闭一挣到地儿了多好?

    可惜都是妄想,她还在受罪。

    拼车的母女嫌弃开了,捂着嘴还说难听话。

    刘王氏又气又急。

    女儿这样开局不利,她正心里嘀咕呢。

    儿子还因为避嫌这两个不是东西的被赶到外面车前坐着了。现在可是冬天,刘东身子有不好。这两人不说感恩没怜悯之心反而可劲折腾,谁惯着你?

    要坐就坐,不坐拉到,就这条件,不能闭嘴马上滚蛋。

    你说这母女两也真是的,就差这么吼两声,被吼完霎时乖乖的。

    刘王氏看的哭笑不得。

    刘二女也觉得长见识了。

    “女,看看车外。往远处看……”

    刘东跟车夫打听了不少治晕车的办法,立刻高声朝车里喊。

    刘王氏硬压着她照做。

    刘二女一边右手掐着左手手腕的脉搏,一边努力从车窗看向远方。

    大冬天真没啥好看的,啥花红柳绿的都没有。只有光秃秃、灰黑的山。

    彰安府在九曲县北面,越往州府走山越陡。车行驶在山间,两面的高山称不上遮天蔽日,但也差不到地底下。

    阴深深的、又陡又立,又处处不同,也算处处好风光了。

    四百里路她们走了五天。

    晚上有客栈住客栈,有过借宿,住过破庙,还在野外待过。

    这日傍晚一群辛辛苦苦的人几人总算达到彰安府城了。

    彰安府不大又不繁华,但客栈也有几十间。

    富顺客栈在府城还算有些名气,属于不上不下那类的。但它有个好处地段好。

    搭车的母女要去的地方离着远,车夫便就近先把刘二女他们拉富顺客栈去了。为此又惹了他们有一阵不满就不说了。

    “几位客官……”

    车还没停稳,小二已满脸带笑的迎上来了。

    刘二女赶紧他们下车,总算离开那对烦人的母女了。

    小二接过他们的包袱,领着他们三人往里走。

    没外人啦。刘王氏忐忑的问了下周毅。

    还在,也给留房了。还是包院。

    得了,一行人又往后。

    这客栈是四合院改建的。前面倒座是排面其他三面大通铺、单间,四合院后本来是一小块儿空地,老板买下来建了三个光有正房两间其他三面都是围墙院子,用来包租。

    周毅包了两个院子,他住了中间那个,让刘二女他们住最左边那个。

    刘二女他们跟着店小二从后面拐进胡同。

    说是胡同其实就是两座房子中间留的小巷,一米出头宽,非常窄。

    客栈这边墙上开了一小门,一行人进去,迎面便是一条左右向的直道,三座小院依次排开在直道的北面。

    门对面左边又开了一小门,那是来往前后院的。

    他们从第一个院子(在右面)过,两扇门敞开着呢。

    刘二女不经意的往里望了一眼,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汉子光着上身只穿了一件单裤在院中央打拳呢。

    习武的人多灵敏?她看别人,人家能感觉不到?四目相对可不被抓个正着?刘二女的脸立时红了。

    这尴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