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如果地球是一个圆 » 第十八章:乡绅、紫云军、佃户

第十八章:乡绅、紫云军、佃户

    酒足饭饱。

    人群散去,江雀儿给胡婉儿的爹娘拜过年,就要离开。

    胡婉儿披上一件棉斗篷,送他一直到官道。

    夜色下,胡婉儿哈口气搓搓双手,又放到脸蛋两侧驱寒,说道:

    “我如果带着紫云寨来投,你愿意收吗?他们中大多数自由散漫惯了,想必是不如那些严守军纪的士兵的,但他们喊我一声老大,我便不能扔下他们不管。”

    江雀儿笑道:

    “第一天训练的时候我就说过,你若愿意让紫云寨的人参加训练,半月之后方可。如今一月过去,当然更可以了。”

    “但如果是加入的话,我可以给你留几十个心腹独自成一个团,你担任团长,剩下的都要打散到其他队伍里去。据我所知,赵龙他们已经把紫云军扩展到一千多人了,过了年甚至会更多,打散到其他队伍,也要根据能力定级,不可能像紫云军的老兵们一样,一来就当官。”

    “一个团?”胡婉儿脸上出现疑惑。

    “对啊,一个团。紫云军以班排编军你是知道的,后面的大概不清楚。十人为一班,三班为一排,三排为一连,三连为一营,三营为一团,一个团大约是1500人。此次扩兵,我准备征召三个团,再加上一个特种营,共5000人,相当于大明的一个卫。”

    胡婉儿瞪大了眼睛,不禁问道:

    “你哪来这么多银子?啊不对,你有,按照咱俩的约定,王家的银子全被你搜刮去了。”

    江雀儿嘿嘿笑道:

    “我还要谢谢胡寨主你慷慨大义呢,放心,我不占你便宜,等这批银子周转过来,我分你一半。”

    “周转?”胡婉儿声音都醋溜溜的了:“你不会全花了吧,那可是十几万两白银!”

    十几万两!

    是啊,他从王家大院搜刮出来十多万,加上县衙的一万多,总共十五万两左右。

    可花费也多啊,别的不说,光5000紫云军的俸银每月就得一万五千多两。

    士兵总得吃饭吧,总得发放刀兵和盔甲吧,一部分总得配备火器、火炮吧,这可都是钱。

    更别说,他发掘了一个地上煤矿,建造了一个蒸馏酒场和兵工厂,虽然只是初具规模,已经花了他好几万白银了,就等着回本了。

    好在王家大院除了十多万的现银,还有数不清的粮食,算是解了军粮危机。

    如今他手里的银子,满打满算,也就够三四个月使。

    后面打起仗来,如果还要征兵呢?

    难呐。

    江雀儿没说这些,转而朝胡婉儿说道:

    “你既然要加入紫云军,我想问问,你所修武功的内力是怎么回事?能否推广到军中?”

    胡婉儿笑道:

    “我看你真是一直贼心不死,所谓内力,其实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玩意,就是一股精气神。精气神旺,人的气力就大,所谓内功心法,其实就是养气的功法。”

    “我爷爷曾在戚家军中服役,学了一手戚家枪,传了下来。伴着这套枪法的,还有一套口诀,我练的久了,丹田之中自然产生一股气旋养身,就是所谓的内力。”

    “戚家枪倒是可以传到军中去,但丹田能否产生气旋,就看个人天赋了。不过依我看,百不存一,起码我胡家从爷爷那辈传到我这里,只有我一人练成。”

    江雀儿叹了口气,果然如此,胡婉儿就算不是传说中的“天生神力”,大概也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天才,体内才能有气旋产生。

    他就不行了,玄学不适合他。

    ......

    昨夜喝了很多酒,江雀儿起床的时候头还有点晕。

    他刚穿好衣服,赵龙火急火燎地就进来了,喊道:

    “军长不好了,三班跟百姓打起来了。”

    江雀儿没好气地骂道:

    “你自己的班,你不去管,倒喊起我来了。”

    赵龙一脸委屈:

    “军长,我说得是二营的三班,不是我,我现在是三营营长,不是三班长了。况且,不是你跟我们说,与百姓发生冲突了,就喊你去处置的么。”

    江雀儿哑口无言,自知理亏,拍了拍脑袋,说道:

    “走吧,去看看怎么回事。”

    事情发生在刘家沟。

    十几个其他家的佃户跑到紫云军三班这里,说要加入紫云军,给紫云军种地,可这些佃户的主人家不同意,遣了护院要把这些佃户抓回去。

    紫云军三班哪里同意,就跟那些护院打起来了。

    江雀儿到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乡绅等在那里了,见他一到,一个戴黑色瓜皮帽的乡绅就迎过来,说道:

    “江军长,我是刘家村的村长,您说的规矩我们可是全都照办了,我的孙子年后就到您办的私塾里去,这里是我家的束脩,在此奉交江军长。”

    呃。

    有备而来。

    江雀儿接过束脩,递给初五,接着问道:

    “你既然如此守礼,为何又纵容家中护院与我紫云军冲突?如果不是我提前吩咐了若非遇袭紫云军不得杀人,怕是你的脑袋已经不在了。”

    刘村长掏出绸缎手帕抹了抹脸上的汗,却是满脸委屈喊道:

    “我冤枉啊,这些佃户属于我家,如今春耕马上开始,我哪能放他们离开?”

    大明以农历指导春耕,立春,也就是一个月后就要播撒种子。没有了佃户,这些地主乡绅便是有地也没用。

    江雀儿笑了:

    “佃户只是租了你家的地,又不是签了卖身契,如今还是大明的良民呢,自然愿意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

    “开春之后我要修建水渠,放心,我给银子,不白修,正需要更多的佃户,他们来我这里,有何不可。”

    刘村长一脸的咬牙切齿,眼珠一动,喊道:

    “他们还欠我家银子呢,若要去您家的田,您替他们还银子吗?”

    一旁的十几个佃户怒了,纷纷说道:

    “大人,他说谎,我们没欠他银子。”

    江雀儿一把抽出腰刀,一戳出去,直直插入到地上,他冷哼一声:

    “我好心跟你商议,刘村长莫非当我可骗么!”

    刘村长满脸心虚,却高喊道:

    “怎么没欠,今年每亩应交麦100斤,粟100斤,可你们每亩就交了麦70斤,粟70斤,我好心让你们欠着,你们却不知回报,反而污蔑于我,还有良心么!”

    一个佃户着急向江雀儿解释:

    “大人,往年丰收的年份,一年两季,一麦一粟,每亩年产150斤左右,那时候我们可以交100斤;可今年糟了旱,又遭了蝗灾,每亩满打满算也就收100斤左右,我们哪里能给他交满。如今留的30斤,除去当种子的10斤,我们可就只有20斤啊。”

    刘村长满脸得意:

    “我管你们糟了什么,说好的100斤就是100斤,一斤都不能少。交不齐的,要么拿银子补,要么老老实实回去。”

    江雀儿皱眉,这可真是一个问题了。

    问题并不是佃户该不该给地主交满100斤,而是如果他允许这些佃户加入进来,一方面他也收不了这么多人,另一方面地主家的地无人耕种,也浪费啊,未来也会造成大面积缺粮的。

    是该早早想个办法解决。

    这个问题解决了,才真正解决他和无数地主乡绅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征兵时地主不放人的矛盾。

    可惜王家还不够大,要不直接走“羊吃人”或者“改稻为桑”那种路子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