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如果地球是一个圆 » 第十九章:佃户、紫云军、佃租

第十九章:佃户、紫云军、佃租

    “既然佃户欠你粮食,那确实应该把每亩剩下的30斤麦30斤粟都补上。”

    十几个佃户顿时急了,喊道:

    “大人,那可是我们忙活了一年,仅剩的粮食啊,都给了他,我们一家人吃什么。”

    刘村长大喜,拱手拜谢道:

    “江军长英明,我们以前都误会您了,这次回去,我定向其他乡绅们宣扬您的美德。”

    他说完就让护院去拉走佃户,江雀儿一把拦住,奇怪问道:

    “我已经让他们把剩下的粮食都还给你了,如今他们既然已经不欠你,自然就是我的佃户了,你这是作甚?”

    刘村长身体一僵,他原以为江雀儿是偏向他的,此时才不由得艰难说道:

    “您把他们都拉走了,那我家春耕可怎么办!江军长您明察啊,若是放纵此等行径,难免其他佃户有样学样,您难道要让全襄城几十万亩良田荒废么!”

    “再说,您家的一万亩也要不了这么多人啊。”

    江雀儿乐呵呵说道:

    “我愿意养着他们,千金难买我乐意。真到养不下那天,我就每人发一把刀,让他们到你们府上去要粮食。”

    刘村长浑身都颤抖起来,右手指着江雀儿,想要大骂,却又不敢,他还记得当初王家大院里的事情呢。

    江雀儿暗笑,却叹了叹气:

    “不过你所说也有道理,我终究是养不了这么多佃户的。不如这样,佃户们还是记在我名下,你们若要春耕,我就租给你们。”

    “租给我们?”刘村长眼露疑惑:“江军长怎么个租法?”

    江雀儿笑道:

    “简单,你当初租一亩地是麦100斤,粟100斤;我租人,不占你便宜,也收每亩麦100斤,粟100斤好了。”

    “这样,我还是把这十几个佃户租给你,你就有了人春耕。等到明年正旦,你就从收成里面每亩给他们拨麦100斤,粟100斤。”

    “咱们立下字据,明年你要敢不给,我可就要抄家灭族,来给佃户们讨公道了。”

    刘村长脸色顿时大变,原来丰收年份还只是给麦50斤,粟50斤,如今还是这些人,怎么每年就要给麦100斤,粟100斤了。

    其实就是个思维的转变,原来是佃户租地,交的是租金,租金必须交满;如今是地主租佃户,给的是工资,工资必须给够。

    孰贵孰贱,看得是供缺关系。

    这就是封建制度下的特色资本主义。

    江雀儿呵呵冷笑道:

    “你觉得你的地值钱,可在我看来,不如我的人值钱。”

    “刘村长你可要仔细思量,要么你就把地荒了,等我养不了这么些人去你家抢粮食吃;要么你就按亩付给佃户租金,来年你还能收到粮食,咱们之间也好说。”

    他又转向十几个佃户说道:

    “如今你们都是我的人了,也听到我刚才说的,若刘村长肯租你们去春耕,等到来年,就必须拿出每亩100斤麦100斤粟的佃租,我抽成四分之一;若拿不出来,那时我自为你们做主。”

    十几个佃户一听,眼睛都亮了,即使被抽走四分之一,不管丰年灾年,他们也必定能拿到每亩麦75斤粟75斤,真可比现在好的太多了。

    当然,还是不如原来王家的佃户们,他们可是免税免徭役呢。

    不过,如今他们也是江军长的人,以后地主乡绅若是敢再欺负他们,就有人替他们做主了。

    一时间,佃户们齐齐跪下来,喊道:

    “大人英明,我们愿为大人家的佃户,也愿意佃租到刘家。”

    刘村长似乎苍老了十岁,此时不得不服软了,收成少了总比把地荒了好。

    他朝江雀儿一拜,苦涩说道:

    “就依江军长所说,我租就是了。另外,那每亩30斤的欠账,也不必还了,老朽权当感谢紫云军护佑一方了。”

    江雀儿这时才松了口气,也高兴起来,抓住刘村长的手,说道:

    “刘村长深明大义,我紫云军愿送牌匾以表彰。赵龙,以后但凡有其他家的佃户前来参加我紫云军,照此办理即可,不必禀报。”

    ......

    村里的正旦十分漫长,恍恍惚惚半个月过去,才到元宵。

    这天,江雀儿正看书,他最近看了好几本竖版的繁体小说,其中就包括《三国演义》,就是不知道将来能不能看到《红楼梦》的全本。

    “初五,倒杯茶。”

    他喊了几声,赵龙倒是出现了,连忙从一帮的桌子上倒了一杯茶,江雀儿一喝,冷透了,冷得牙齿打颤。

    还没发火,赵龙先说话了:

    “军长,如今整个大院就数您最悠闲了,初五姑娘要负责酒厂、煤矿、兵工厂、紫云军四个地方的账务,哪里缺什么了就都喊她去处置,哪还能替您倒茶啊。”

    江雀儿一愣,没好气道:

    “你不是在么?茶都冷透了都不知道去烧一壶。”

    “可我马上就不在这了啊。”赵龙得意洋洋:“如今三个团都快招齐了,我得去训练新兵去,给您倒水的重任啊,不归我咯。”

    江雀儿放下书,说道:

    “走,咱们看看初五去,我这里没热茶,她那里总还是有的。”

    王庄的门牌坊那里,王老太爷的脑袋早就已经被取下入土为安了,如今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

    正中间的位置,如今正摆着一个长形方桌,一张巨大的红布铺在上面,红布上又堆积起高高一摞的铜板、碎银,看着煞是惹眼。

    初五就坐在方桌前,正掂着一个小秤,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秤银子,胡婉儿带着装备有盔甲、腰刀、火枪的士兵护卫在两侧。

    方桌后面,无数百姓排成了一队,每到一人,画押、领银子、欢天喜地地离开。

    江雀儿停在不远的地方,问道:

    “这是在干什么?”

    赵龙回答道:

    “军长,这是在发俸银呢。”

    “自从您处置了刘家村村长和佃户的问题之后,方圆十几里的佃户都到紫云军这里挂名,但都是来求佃租到其他地主家的,报名当兵的不多。”

    能种地谁又愿意当兵打仗呢,如今有了更好的条件,当然更多人愿意种地了。

    江雀儿点了点头:

    “我原本也没打算招这些佃户们,光是附近的流民,就能招满三个团了。”

    “可不行啊!”赵龙愤愤说道:“那些地主们听说自家的佃户只是种地就要分走一半多的收成,哪里会愿意啊,就也开始招流民当佃户了,还承诺了每亩麦50斤,粟50斤呢。很多佃户一看,怕自己的位置被流民顶了,回来也没地主肯佃租他们,又都不愿意了,连已经答应过的地主也开始反悔了。”

    哟呵!内卷!

    流民跟佃户内卷,自己变成了牛羊,最终让地主得利。

    最重要的是,紫云军也挑不出什么过错,总不能逼迫地主佃租哪个,不佃租哪个吧。

    能想出这招的地主,大小也是个人才。

    江雀儿指着眼前发银子的场景,问道:

    “那跟这有什么关系?”

    赵龙嘿嘿笑道:

    “初五姑娘想了一招,一下子就瓦解了地主们的阴谋。”

    “她算好了紫云军需要的人数和立春之后咱们那一万亩田需要增加的佃户数目,酒厂、煤矿、兵工厂需要新招的工匠数目,然后就在这里摆了一个发银子的摊位,但凡来的佃户、流民,若愿意到咱们这里当兵或者做工,就直接先发第一个月的俸银,当兵二两,做工一两,官军也才给一两半呢。”

    “这可是银子,不是铜板,绝大部分佃户、流民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不管愿意不愿意的都来看热闹了,就算不参加,光是看看桌上的一大堆银子也够开眼了啊。”

    “初五姑娘就这么秤银子,每日里差不多招三四百个人,如今人都快招齐了。那些地主们啊,干瞪眼,根本就没人去他们那里,如今又都求着原来的佃户去春耕呢。”

    江雀儿心里暗笑,这妮子是打时间差呢。

    地主们不管是招流民还是佃户,春耕就这一个月内,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今年可就一点收成都没有了。

    而对于流民们来说,他们又不是紫云军的人,现在说得好听,将来地主给不给还说不定呢,哪有现成的银子好使。

    一个急需,一个观望,天平终究是倒向了他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