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女天官 » 第4章 女帝

第4章 女帝

    在西海的岸边,一前一侧站着两个人,一白一黄;远看幽影飘渺,姿容如玉,神韵脱俗。

    从黄衣女子站的角度看过去,那白衣女子眼窝内陷,目若点漆,眼神明亮而清澈,高高的颧骨看上去神采飞扬,英气勃勃。

    她的声音娇柔婉转,极是温柔,言语中自有一股威严,叫人难以违抗。她一人所散发的清冷气质摄人心魄,令人不敢逼视。

    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了,程樱曾对宋离说起过的:离哥哥,这眼神,我在哪里曾经见过的。

    一语未了,那二人已经回转,步履如飞,奔着女娲宫方向去了…

    书接前文,商汤坐了天下历经十六代,至帝乙即位,国都定在安阳。帝乙死,帝辛继位,他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商纣王。

    纣王将国都迁至朝歌,朝歌也成了商朝最后的国都。这时朝歌非常繁华,夜晚的歌舞声在五十里外都能听到,诸侯朝拜的队伍络绎不绝。

    纣王嗜酒好色,不敬神明。有一次,他到女娲庙降香祈福,看到女娲神像有绝世之姿,纣王大为心动,神智已迷;

    于是他叫人取来笔墨,于女娲塑像前题了一首歪诗。群臣大惊失色,劝纣王洗去诗词,说这是亵渎神灵之举。

    纣王深不以为然,说自己是万乘之尊,见女娲娘娘姿容绝世,故作诗赞美绝无他意,留与百姓观之,也让后人知道,这是他的文笔而已。

    说完就起驾回返宫中。

    话说回来,如果女娲娘娘在时,见到纣王所题诗句,有可能就是教训一下纣王而已;

    可是,现在管理女娲宫的是女帝,女帝知道后不由大怒,命无常前去索拿纣王,却不想被皇城气运所阻。

    女帝又是怎么知道,纣王在神像前题诗这件事的呢?自从女娲娘娘玉殒之后,素女就离开了西昆仑山,到处寻找女娲娘娘的踪迹;

    凡有女娲娘娘庙的地方,是每处必到。所到之处,都会派女娲宫的婢女守在那里,负责每日的供奉及打扫等日常事。

    纣王的墨宝还没完全干的时候,婢女已将事情报告了女帝。女帝开始还不大相信:什么人有这么大的胆子!

    后来她亲自到庙里去看,果有其事:留与百姓观之,也让后人知道这是谁的文笔,上边还签着名呢……一问,都说纣王来过了。

    女帝可以说是跌跌撞撞地回到了女娲宫。她心里明白,女娲娘娘虽说是自己主子,但私下里都是姐姐妹妹的;

    更何况她贵为妖界之主,仙逝之身岂容他人亵渎;再有,她如今尊为第一任幽冥之主,这是欺我幽冥界无人!

    言而总之,女帝是没准备放过纣王了。

    从女娲宫出来,女帝入幽冥殿,打开了生死簿,检点着三千飞光……

    几人陈棺横刀,几人身秉二赋;几人骯髒到头,几人专鸡鸣狗盗;几人能斗舰纵横…

    一五、一十,一百…一千、一千零一,一万,一万三千,三…五万,五万九千,九万零一十,十万,十万零一…一十一万…一十七万…

    君此去,寿三十;心不甘,留翠云….女帝在血水河誓师,队伍轮回销注后,经孟婆栈,喝罢茶汤,踏黄泉,一路浩浩汤汤,开赴阴阳之界…

    关于此次出师,亦有诗云:

    一声长啸谷生风,木叶惊飞百兽空;

    城社倘教狐鼠少,何须草泽起英雄!

    很快,在西海岸出现了一支黑旗军,旗面上星缀七色,绣着双幡;大军所过之处,人员不减反增,商朝军队四散溃败,望风而逃。黑旗军迅速兵临朝歌城下…

    据说出发当天,云边出现七色的光柱,像明霞织成的锦缎一般,平铺在西海的上空;有专家解释说,这有可能是人们所说的丁达尔现象。

    这下玄母娘娘可坐不住了,这纣王送来求救和占卜用的小乌龟壳,都快把玄女住的宫殿给堆满了,就算在天庭办个展,估计也用不完,上面尽是些拜年的话;

    玄女一边说服天帝出兵;一边又让伏羲给她手谕,好让她去搬请西王母坐镇;总之,为了这些事儿,玄女也是忙的不要不要的。

    不过还好,事情总算办成了。这次由天帝和西王母同时坐镇,玄女已经稳操胜券;

    队伍刚刚集结完,九天玄女就亲率三十万天兵天将,在朝歌与黑旗军对峙;

    九天玄女,不愧是天庭第一战神,有神将相佐,她排兵布阵如鱼得水,攻防得当,很快就占了上风;

    虽说女帝的黑旗军,也是千里挑一,毕竟还是疏于阵法配合,渐渐有了溃败之势…

    女帝命侍女把莲灯取来,只见她不慌不忙地把莲灯往空中一抛,接着拽出宝剑将莲灯劈成了碎片…

    刹那间,整个战场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最后,女帝又取出金葫芦,把葫芦中的幽冥之火,也引入其中;

    说来也奇怪,越是光亮的地方,这火就烧的越旺。其实,这也很好理解:这莲灯本来就是女娲娘娘,取世间第一缕光明所化。

    火焰,其性属阳,火势向上直冲九霄;再加上有幽冥阴火相佐;

    于是就形成一种离火,此火秉正邪二气,彼此间又相互纠缠,绵延不绝…

    战争是残酷的,它虽有正义之分,终究还是以命相博,以命续命;

    妖、冥二界的族人,前赴后继飞蛾扑火般不断地投入战火之中,火势炽盛异常,火焰燃烧到了极致,呈纯白色,无物不焚。

    最终,仙、妖、冥三界覆灭;天地之争,在这里划上了一节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