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富足游戏 » 第16章 时间宴会厅5

第16章 时间宴会厅5

    时间紧,任务重。

    趁热打铁。

    次日清晨,几位年轻人再次驱车来到白青家。

    白青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写教案,这才发现她的眼睛既老花,又近视,看近处和远处需要配戴不同眼镜。

    她见到几位年轻人,尤其是口无遮拦的林卷王,不仅不排斥,反而多了几分热情。

    沈棠夸道:“阿姨,您今天气色真好。”

    白青笑道:“可能是因为你们……送来的营养品。”

    林卷王道:“白教授天生丽质,风采不减当年,怎么着都好看。听说您年轻的时候去过拇指山,是不是在那里修过什么仙,问过什么道,才这般温文尔雅,出尘脱俗?”

    白青道:“听萧总说的吧?”她摇了摇头,仿佛往事不堪回首。

    林卷王道:“你们之间有故事?”

    白青道:“遗憾罢了……昨天你说了许多,我听进去一部分。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太好,等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错了就是错了,改变不了,或许这就是天意。但我还是很愿意和你们年轻人多聊一聊,尽量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天意?以林卷王刨根问底的性格,本想再说点什么,又感到无从说起。看着眼前这位老人,从沧桑归于平淡,仿佛几个年轻人成了她摇摇欲坠的精神世界里的一根擎天柱。

    白青接着道:“提到时间宴会厅,我想很多像我这样的人都会觉得很幸运,在一个只能容纳肉体的世界里,还有一片宇宙空间可以容纳灵魂。”

    林卷王道:“果真如宴会规则所说,不问出身,不谈世俗,不干预人类世界,只用于集会、交流、分享知识和经验?”

    白青点点头。

    林卷王道:“那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难怪里面的人只专注交流,连能量石被夺都不过来理论一下,原来是不屑于此。”

    范宇禾道:“但是时间宴会厅的存在确实是个BUG,不同时代的人去往那里,都会产生时间漩涡,造成时间线扭曲,进而影响时间线上所有事情的正常发展,导致地点、顺序、关系……矛盾,甚至错乱。更有甚者,发生巨大变故或灾害。这些后果,与会人员都清楚吗?”说罢,又很紧张的解释道:

    “我只是有话直说,白教授勿要见怪。”

    白青道:“无妨,就当闲聊。除了上课以外,我也很久没有坐下来找人聊聊天了。”

    沈棠道:“您可以去教职工社团逛逛,或者参加个俱乐部活动,人多热闹,心情就会舒畅很多。”

    白青道:“孤独太久,已经融不进去了。听他们唠家常理短,炫金钱地位,我就觉得厌烦。既然你们想要了解时间宴会厅,那我讲讲也无妨。我没什么指望,权当是帮你们的忙。”

    于是,白青开始讲述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收到螺旋器后,我开始解读上面的符号和按钮,并快速掌握基本操作,包括正确设置时间目标,调整时间线的方向和速度,以及稳定能量输出……还模拟了一些简单的时间跳跃,观察时间线的变化和相互影响。

    结果显示,时间旅行是可能的,但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量子能量转换器只能保证螺旋器在能源供给上实现永动,但时间旅行不同于高空飞行,它的时间目标参数设置一次,再想更改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巨大的代价。所以我只能锁定一个具体目标进行穿越,且返回的困难性很大。

    其次,螺旋器忽略了结构和运行的稳定性。

    我的方程组转化为工程图纸实施后,只能弥补结构上的缺陷,却无法克服运行上的难题,这也让我在第一次时间旅行中差点……

    我的第一次时间旅行目标是:

    19世纪伦敦。

    伦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是科学、艺术和文学的重要中心。对于一个有些历史学研究基础的人来讲,它是一个理想的起点,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例如,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仪式。这场仪式是19世纪伦敦的一大盛事,标志着英国的巅峰和维多利亚时代的开始。

    确定目标参数后,我很清楚,能否顺利返回是一个未知数。但我厌倦了周遭嘈杂的世界,急需寻找一片能洗涤灵魂的净土。

    于是,我毫不犹豫的站上控制面板,调整参数,按下启动按钮。

    那一刻,螺旋器开始发出低沉的嗡鸣声,光线在控制室中闪烁,随着能量的聚集,一个微小的漩涡出现在螺旋器的中心。漩涡逐渐扩大,吞噬了整个控制室。

    一阵明亮的闪光后,我走出螺旋器,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崭新的环境中。

    大街上,人们穿着华丽的维多利亚时代服饰,熙熙攘攘地行走于拥挤的街道上。马车、敞篷车和人力车在街头穿梭,发出铃铛声和车轮的嘎嘎声,给整个城市增添了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色彩。路边的商店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商品,从精美的织物到奢华的珠宝,无一不展现着这个时代的繁荣与奢华。

    伦敦塔耸立在城市的边缘,它是一座庄严的城堡,曾经是英国君主的宫殿和监狱。我从塔桥往下望去,波浪起伏的泰晤士河上,载满货物的船只在缓缓行驶,连接着城市和远方的大海。

    白金汉宫是英国王室的象征,我曾坐在绿茵草地上目睹卫兵的换岗仪式。他们身穿红色军装,戴着熊皮帽,整齐划一地行进和站立,似乎与这座宏伟的建筑融为一体,共同守护着王室的荣耀与权威。

    维多利亚女王的水晶宫里,正在进行一场举世闻名的博览会,各国展台上陈列着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文化艺术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我一路向北,去到一家历史博物馆。

    在那里,我注意到一幅描绘19世纪中叶,伦敦工业革命的巨幅油画。画面中,工厂烟囱冒出滚滚黑烟,工人们忙碌地进行着生产。

    旁边有一个关于查尔斯·狄更斯的展区。他是19世纪最杰出的英国作家之一,作品深刻揭示了伦敦的社会和阶级困境。

    另一侧是关于卫报报社的展览。卫报是19世纪伦敦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包括对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对政府的监督,和对言论自由的捍卫。

    最里面是关于伦敦市政厅的展览。伦敦市政厅是19世纪伦敦政府的中心,它见证了城市在那个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既是政府的办公场所,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社交中心。在那里,重要的决策被制定,社会问题被讨论,艺术和文化活动得以展示。

    我还专门研究了伦敦的交通发展,包括地下铁道的兴起,深入了解了伦敦地铁的历史和建设过程,以及它对城市交通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除了探索伦敦的历史事件,我还研究了一些重要人物,包括卡尔·马克思和亚历山大·贝尔。

    马克思是19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影响着后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

    贝尔则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和科学家,他的电话发明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

    另有查尔斯·狄更斯、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和查尔斯·达尔文等。这些人物的思想和成就对于时代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的作品和研究是奠定后来的科学、文学和社会思潮的基石。

    同时,我也目睹了工业化带来的阴暗面。

    街头弥漫着煤烟的味道,厚重的烟雾笼罩着城市,使得空气浑浊而不清新。工厂的烟囱不断喷出黑色的烟雾,污染着大气和周围的环境。劳工们在拥挤的工厂里辛勤劳作着,却被剥削和虐待……

    现实远比油画、历史记录、文学作品等描绘的场景残酷得多,这也让我开始反思,我厌恶的究竟什么?

    人?事?物?……都不是!

    是现实!残酷的现实!

    是任何时代都摆脱不了的赤裸裸的现实!

    伦敦不是乐土,逃避也洗涤不了灵魂。

    可能只有接受现实、允许发生、保持宽容、从容面对、乐享其成,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悄悄地活着,不留一点痕迹。不是不想留,而是留不住。

    活着很难,灵魂又算得了什么?

    加冕仪式当天,人流涌动,喧嚣充斥着整座城市。

    我站在一座古老的教堂顶端,凝视着庄严的仪式场景,看着维多利亚女王戴上皇冠,接受人民的赞美和祝福……

    那一刻,我并没有期待中满足。”

    白青中断道:“可能我的关注点和你们年轻人不一样,说这些有的没的你们不会嫌啰嗦吧?其实要说清后面的事,和这些还真有点关系的。”

    沈棠道:“怎会?我们很感兴趣。”

    林卷王感叹道:“就当长见识了。再不充实大脑,都感觉不配和你们这些搞学术的人站着讲话。”

    萧飒道:“不配站着,那就跪着呗。”

    林卷王道:“那不能够。”

    萧飒道:“怎么?嫌落差还不够大?”

    林卷王道:“落差再大,也总会有弥补的办法。但是男儿膝下有黄金,誓死不跪。”

    萧飒道:“美女面前也不跪?”

    林卷王瞥了一眼沈棠,傲娇道:“不跪。”

    萧飒道:“那我就坐等某人啪啪打脸。”

    一番打趣,缓解现场气氛后,白青接着道:

    “加冕仪式后,我无意间走到一个破旧的救济院,那里住着一群贫困的底层人,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眼中尽是无助和疲惫。

    同时,一个中年男人拎着几大包食物和生活用品进入院内,分发给每个人。还和他们耐心交谈,述说加冕仪式的全过程。我能看到他们眼底的欣喜和感激,那种发自内心的爱与信任是骗不了人的。

    他就是周作圣。

    那天,他穿着一件白衬衫,准确来说,是一件已经穿到发黄、褶皱,甚至有点开线的白色衬衫,袖口高高撩起,略显随意。

    个头不高,身材偏瘦,正常尺码的西装都会显得不合身,况且还是尺码偏大。上身效果不明显,下身裤腿几近拖地,搭配运动鞋,看起来不伦不类。

    ……初见,只有儒雅的谈吐令人耳目一新……

    我主动上前,向他了解救济院的情况,他却一眼识别我的身份:

    “我们是同路人。”

    原来他也是现代人,通过时间漩涡到达19世纪伦敦。因为了解了劳工生活状况和工作环境,目睹了他们辛劳和困境的全过程,所以他决定介入劳工问题,与当地改革者和社会活动家合作,为他们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权益保障。

    此前我所提及的地方他都去过,展览也都看过,甚至连那些画家、作家、思想家、科学家,包括维多利亚女王,他都拜访过,并以现代人的身份进行跨时代对话,试图通过分享知识和观念,加速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

    当时,对于这些推动历史正向发展的行为,我并未觉得不妥,也从不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