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十五回 望浪亭中一老奴 潜入云州助世俊

第十五回 望浪亭中一老奴 潜入云州助世俊

    景福二年夏

    豫州灵水渑池

    一辆马车停在灵水河畔,

    望浪亭中一名白衣甚雪的年轻人望着那滚滚东去的灵水,

    浊浪排空,气势茫茫,

    他深深吸了口气望着灵水默然无语。

    刘裕自从出了狼营回到豫州后就很少出洛阳城,

    这次来渑池是为了见一个人,

    一个天下所有人都以为早该死了的人,

    为了保密此处方圆数里都已被清空。

    一艘渡船从灵水上游缓缓行来,

    慢慢靠在望浪亭不远处的码头上。

    只见一人带着帷帽行下渡船后,

    看了眼四周便身形蹒跚地走向望浪亭。

    很快来人就与刘裕在亭中见面。

    带着帷帽之人看着刘裕言道:

    “元德,别来无恙!”

    刘裕坐在铺了软垫的椅子上,

    轻轻看着眼前的人许久才悠悠道:

    “公本可远离纷争,安享晚年的。何必如此”

    头戴着帷帽之人沉声道:

    “谋受大恩于先帝,

    当此国家危难之际岂能为己苟活而偷生。”

    说完来人拿下帷帽露出真容,

    竟然是早被流传死于北征乱军的司内大监李芳。

    刘裕满目深意地看着大监李芳道:

    “吾来只为跟李公确认一事。”

    李芳伸手摸了摸右腿道:

    “乱军之中吾虽然侥幸活了性命,

    但这腿算是废了。”

    刘裕看着李芳淡淡道:“不够。”

    闻言李芳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自言自语道:

    “的确不够。”

    说完李芳突然从怀中抽出一把匕首,寒光一闪。

    一道深深的血痕就出现在他脸上,皮肉外翻鲜血淋淋。

    刘裕静静看着自毁容貌的李芳,缓缓起身躬身施礼道。

    “李公且去,元德自当鼎力相助。”

    不久马车与渡船皆缓缓离开了望浪亭,

    灵水远看平缓敦厚,

    但其内确实激流暗滩凶险异常。

    景福二年秋

    云州平城行宫

    周绪帝赵赫自从被软禁在行宫后,

    虽然吃穿用度不愁但却日渐消瘦。

    宁王谭忠越夏末有一次来看望绪帝赵赫,

    当他看到已经瘦了一圈的赵赫大吃一惊。

    后回到宁王府当即就要处死了行宫的几名管事的内监,

    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大的底牌就是周绪帝赵赫,

    如果皇帝饿死在行宫,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谋士顾琤忙劝道:

    “大王且勿动怒,绪帝想来是身边无贴心之人照顾,

    在行宫住不习惯。只要寻些老人照顾陛下起居即可。”

    谭忠越想来也是,为了保证能完全掌控绪帝赵赫。

    他将之前陪着皇帝北征的宫娥、太监们都圈禁看管起来,

    换上了自己的手下来服侍赵赫。

    现在看来这样的做法可能欠妥,

    好在宁王是个从善如流的主公。

    他对顾琤笑道:“这件事交给别人操办,本王不放心啊!

    还是要有劳你了,务必严加甄选。”

    顾琤拱手道:“谨遵主公之命。”

    之后几日顾琤从之前的宫娥太监里,

    挑选一些经过严格挑选的仆从去服侍绪帝赵赫,

    并加派人手暗中监视这些人的言行。

    绪帝赵赫之所以突然消瘦,

    的确是因为自己身边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

    所有伺候他的人都是谭忠越派来的,

    虽然态度上对赵赫毕恭毕敬,

    但他明白现在自己的处境,

    也知道史书上被软禁帝王最后的下场,

    所以他看到伺候他吃喝都是生面孔就怕谁给他下个毒,

    内心终日无比的焦虑与惶恐。

    自从顾琤调派了一些老人之后情况有了好转,

    这些宫娥太监有的是当年赵赫太子宫的老人,

    这些人知道赵赫的脾性伺候的又比较贴心,

    赵赫才慢慢的安心下来。

    这边皇家的事情暂时到一段落,

    但宁王的家事就就要点难办了。

    宁王谭忠越有三子一女,

    世子谭钦文,次子谭世俊,三次谭朗,长女谭骄。

    世子谭钦文已经近不惑之年,

    因为是家中长子,年少时谭忠越约束较严格,

    造成其胆小畏父,行事谨慎且多疑,但为人忠厚。

    因为体型肥胖,好食贪杯,背后被人戏称为猪文。

    次子谭世俊三十出头,其身形挺拔、长相俊美,

    深得宁王喜爱,在他出生后,

    由于谭忠越当时的精力都在处理云州政务上,

    极少管教,

    而其母张氏对其极为宠溺,

    养成他骄奢淫逸、暴虐耍狠的性格,

    但在谭忠越面前他又表现的恭谨有礼,勤奋好学。

    三子谭朗年岁不到三十,因为是庶出,

    从小就体会到了生存的艰难,所以心性坚韧,

    母亲为其聘请名师教导,他自幼聪慧有识,颇有谋略,

    后谭忠越听从谋士顾琤的建议,

    将其送到回纥部为质子换取双方联合。

    长女谭娇已经出嫁给云州门阀世家温家长子温有道。

    宁王谭忠越年岁已经快六十了,

    虽然老当益壮但毕竟年事已高,对于很多事情也深感无力。

    部下的谋臣也多次暗示宁王需要适时决定自己的继承人问题。

    宁王心中属意的人是次子谭世俊,

    但依照旧制他的继承人应该是世子谭钦文,

    而且大部分义子都支持世子谭钦文,

    是不是因为猪文为人忠厚,

    会成为一个好主子就不得而知了。

    这日在宁王府议事厅,

    宁王正为军队粮饷的事情发愁。

    因为云州近些年大肆扩张军备重赋于民,

    造成整个云州民力亏空,府库已经十分的空虚了。

    但哪些军将可不管。

    将军郭宏躬身道:

    “义父,现在军中粮饷欠缺,

    我担心长此以往,怕会引起军士哗变。”

    顾琤道:

    “王爷,这些年军费开支巨大,

    仅凭云州百姓支撑已经不堪重负。

    可否裁汰部分,减轻赋税重压。”

    郭宏不屑道:

    “军师此言差矣,现在云州强敌环伺,

    裁汰大军不等于自断手足吗?”

    顾琤为难道:

    “郭将军所言属实,

    但云州近些年已经百姓贫乏,

    实在无力再供养数十万大军了。”

    就在两人争论之时,

    谭世俊拱手道:

    “二位不必争执,我有一计可解云州燃眉之急。”

    宁王谭忠越闻言笑道:“我儿有何妙极,说来听听。”

    谭世俊微微一笑回道:

    “孩儿建议

    从这次带回平城的百官中,选出部分不重要的官员,

    让他们写信给长安的家人,出钱来赎回这些人的自由。”

    顾琤摸着胡须略一思量点头道:

    “王爷,少主的这个建议倒是可行。

    只是需要一个可靠之人居中协调此事。”

    众官员闻言都开始眼观鼻、鼻观心。

    此事涉及与大周京师长安的官宦关系,

    做好做不好都容易引起宁王的猜忌,

    故宁王的这些官员都不愿意领这个差事。

    见众人如此作态,宁王心中不悦。

    此时谭世俊见众人便胸有成竹地回道:

    “父王,孩儿提出这个建议,

    众位若分身乏术,这件事情就由我来办吧。”

    看着自己儿子这么有担当,宁王自然欣喜道:

    “好!那此事就交给我儿来办。”

    转脸面对众人沉声道:“你们都需尽心协助!”

    众人见谭世俊已经揽下此事,

    自然偷着乐忙应声称诺。

    随后事情发展出乎众人的预料。

    谭世俊经过数月筹划协调

    不但做把以官换银的事情做成了,

    而且做的很漂亮。

    此事不但将那些空费钱粮的百官弄走,

    最终还为宁王筹集了数百万两的军资,

    解了宁王的燃眉之急,

    此事后宁王谭忠越对次子谭世俊更是欣赏有加,

    对左右常言:“吾子有大才也!”

    后来的一件事更是坚定了宁王想让,

    谭世俊作为继承人的决定。

    秋后的一次议事厅议事,

    谭世俊给宁王进言希望宁王建立博文馆,

    并言之:

    “当年晋太祖曹操拥献帝,

    而后设招贤馆广纳贤才天下贤臣辅助终成大业,

    父王可效仿之。”

    谭世俊的这个建议真是深体他父王谭忠越的心思,

    宁王谭中越确实想要效仿前晋太祖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后招纳天下贤臣名仕辅助成就一番伟业。

    所以对谭世俊的这个建议也是十分的受用,

    并让谭世俊为主操办此事,

    再加上谭世俊几次恰到何处的建言都甚合宁王的心意,

    宁王谭忠越就更加的看重次子谭世俊。

    父王对谭世俊表现出的认可与欣喜,也让他心中窃喜不已。

    让他觉得离宁王的宝座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