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仲谋 » 第4章 孙权月下追鲁肃

第4章 孙权月下追鲁肃

    周瑜摇摇头,认为不可能。

    孙权不给他发问的机会,继续说道:“所以,我想制造一场孙暠和山越联合的假象,实则各个击破,先灭山越,再灭孙暠……”

    周瑜才思敏捷,迅速提出新战略:“没必要那么麻烦,剡县是会稽郡的核心地带。我们秘密派一支军队藏在剡县,剡县县令贺齐是伯符的亲信,他又与山越有世仇,必然不会帮助孙暠。”

    “等到孙暠、山越合流,叛乱自立。”

    “我们就从吴县出兵,里应外合,一举破敌。”

    孙权知道贺齐,是孙策亲自举荐的孝廉,可以说是孙策的嫡系,孙权可以放心用。

    两个人又详细讨论了计划中的细节。

    “仲谋,稳定六郡基业固然重要,但要成就大业,就要搜罗天下英才。”

    谈完战略细节,周瑜苦笑道:“我的好友鲁子敬,因为江东动荡不安,已经有了离开的意思,仲谋,如果你想平定天下,就不能缺少鲁子敬这样的人才。”

    孙权一听鲁肃要走,猛地站起来:“子敬先生为何要走?莫非因为权慢待了先生?”

    “君择臣,臣亦择君。“

    周瑜苦笑一声,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原来,之前鲁肃祖母在曲阿去世,经孙伯符批准,他抚灵回东城祖茔安葬去了,归来时,刚好赶上江东动荡,主少国疑,他对新主公孙权没什么指望。

    再加上鲁肃投靠孙策以来,一直没有受到重用。

    这是他萌生离意的原因。

    最近鲁肃的好友刘烨写信给他,劝说他去投奔巢湖郑宝。

    而江东这边,只有周瑜再三挽留。

    现在正是犹豫的时候。

    “大兄,我听亡兄说过,子敬先生有王佐之才,我若能得到他的辅佐,必然能成就大业!”

    孙权站起来向周瑜行礼:“多亏了大兄挽留,才没让如此大才离开我,权谢大兄之恩。”

    周瑜闪开身体,不敢受孙权的大礼。

    但对孙权礼贤下士的态度很满意。

    哪个臣子不愿意辅佐从善如流、礼贤下士的主君呢?

    说实在的,他越看这个新君主越觉得满意:能听进去意见,对天下大势有自己的见解,性格仁义重情,简直是完美的人君模板啊。

    孙权毫不犹豫,立刻命人回府取礼物,去拜访鲁肃,挽留鲁肃。

    可到鲁肃的住所,发现人去楼空,附近行人说这家人拖家带口,出城去了。

    “坏了,子敬先生走了!”

    孙权骑乘快马,带着扈从,和周瑜一道追赶。

    出了吴县县城,向北追了几十里,在驿馆里看到了一队车马,八成就是鲁肃的人。

    鲁肃出身东城巨富之家,这队车马豪华,扈从几百人,俱是猛士。

    “权,拜见子敬先生!”

    孙权以后辈礼节拜见了鲁肃。

    鲁肃从驿馆走出来脸色大惊,连忙避让孙权的大礼。

    脑海里立刻闪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孙权以对待韩信的礼节对待他,可谓是情深恩重。

    他眸中闪过一丝激动的色彩,毕竟像他这样出身的人,想出人头地实在太难了,何况被主君百里追赶而挽留呢。

    “肃不敢担将军大礼。”鲁肃冲孙权行臣子的礼。

    估计用不了多久,孙权敬重贤才的美名又要传遍整个江东了。

    孙权与鲁肃面对面跪坐于驿馆的塌上。

    鲁肃侃侃而谈。

    充分展现自己的战略眼光。

    “荆州地广人稠,士民富足,又有山河形胜之势。”

    “刘表此人暗弱,权柄操于荆楚世家之手,兵将又掌握在黄祖手中。”

    “将军以江东为根本,稳定后方,剿灭黄祖,进伐刘表,则长江两侧尽归将军所有。”

    “将军若占据吴楚之地,则拥有天下一足。”

    孙权目光一闪:“子敬先生认为天下有几足?”

    “四足!”

    鲁肃毫不犹豫道:“曹操占据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谋士、名将云集,且军力强大,可为一足。”

    “袁绍拥有河北冀、幽、并、青四州,户口数百万,富甲天下,可为一足。”

    “若益州和凉州互为表里,也可为一足。如今刘益州孱弱,雍凉内乱,马腾、韩遂军阀混战,算不得什么。”

    日后刘备以荆州为跳板,占据蜀中,诸葛亮五次北伐,就是想占据雍凉之地,夺得天下一足。

    孙权连连颔首,这份见解,不弱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幸好现在是建安五年,不然鲁肃恐怕提出的就是三分天下之策了。

    “只是。”

    鲁肃话锋一转:“袁绍枉为天下世家之魁首,私自废立(推举刘虞为帝),与董卓无二。又放任属下内斗,诸子夺嫡,政治上已经出现了巨大隐患,性格又优柔寡断,早晚必被曹操所败。”

    “到时候曹操占据天下二足,届时我们再想统一天下,可就难了。”

    说到这里,鲁肃担心地看了眼孙权。

    上位者都喜欢听吹捧的好话,如果告诉他没希望了,他还会带领属下向前走吗?

    却见孙权连连颔首。

    历史上也是,曹操赢了官渡之战后,天下大势已经变得很明确了。

    到了那时,无论孙权还是刘备,都在谋求三分天下,偏居一隅而已。

    “子敬先生,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啊。”孙权叹了口气。

    鲁肃也是才思敏捷的人,立刻明白孙权话里的意思,讶然道:“将军认为官渡之战很快会出结果?”

    孙权沉重地点头:“今年年内。”

    “为何如此之快?”鲁肃皱眉凝思,按照袁绍、曹操两大势力的体量,打个几年都不稀奇。

    孙权笑而不语。

    他总不能告诉他,我看过结果了吧?

    暂且当个神棍吧,这也是笼络臣子的手段,毕竟这年代很迷信。

    等结果出来,周瑜、鲁肃这样的大才,肯定认为孙权拥有天命的,忠诚值蹭蹭上涨。

    “即便曹公能速胜,以袁冀州的能耐,全身而退未尝不可,最多损失一些物资,经营几年也就补充回来了。”

    不止鲁肃这样认为,天下有识之士都认为中原、河北之战会打上几年,流干最后一滴血才会结束。

    估计连曹操、袁绍都是这样认为的。

    结果却惊掉了所有人的眼睛。

    袁绍迅速崩溃,十几万大军,损失了七八万,伤筋动骨。

    又过了两年,袁绍病死了,袁家诸子夺嫡,白白把河北送给了曹操。

    真说不好曹操是不是天命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