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仲谋 » 第65章 贺齐:俯视建安,得丁口二十万!

第65章 贺齐:俯视建安,得丁口二十万!

    鲁肃和贺齐率两千多人夺回了诸暨。

    送信给钱塘。

    “子敬先生,钱塘的功劳怕是与我们无缘了。”

    贺齐脸上有几分不满。

    作为吃饭睡觉打山越的贺大将军,一天不打山越就浑身难受。

    鲁肃叹了口气。

    谁也没想到,山越是纸糊的。

    打得太容易了。

    “子敬先生,山越的青壮被我江东给抓了。”

    “现在寨子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不如趁这个机会,西进建安。”

    “围剿山越。”

    贺齐说到这里,瞟了眼鲁肃,笑道:“我粗略估算,我们最少能得到二十万人口!”

    一听人口,鲁肃来了精神。

    作为主公的谋主,却没分润到战功,心里多少是不爽的。

    可如果真如贺齐所说。

    得到山越人口二十万。

    那功劳也不比抓了三万壮丁小啊。

    “可我军兵少啊,一个寨子一个寨子的围剿,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鲁肃皱眉。

    “子敬先生。“

    “我们现在兵少。”

    “可随着围剿的时间越长,兵力会如滚雪团般激增。”

    “最多两年,不,一年就能全据建安郡,得人口二十万!”

    贺齐为了打山越,也是绞尽脑汁。

    一年啊。

    鲁肃沉吟。

    此战得胜,主公必然对士族下手。

    他却不在身边。

    但此战过后,江东会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未必有战事。

    何不借机围剿山越,扩大战果呢?

    “公苗,我可以答应,但也需要主公允准。”

    “那是必然的!”

    贺齐满腔欢喜。

    吞下三万壮丁没分润到功劳。

    老子要得到丁口让二十万,你们都是为老子做嫁衣,哈哈哈!

    ……

    大捷的消息传到吴县。

    孙权大宴群臣。

    此战,不是奠定了他的威名。

    还收获极大。

    两万三千余壮丁啊。

    怎么也能挑出两千可战之兵。

    其余的分给田地,做个农人,也能为江东提供赋税。

    若有家庭的,还会把家庭从山里接出来,人口可不仅仅是两万多人了。

    可战后安置是个头疼的问题。

    张昭建议,就地安置。

    会稽以南,彻底残破了。

    把这些人安置于此,一来补充人口,二来节约钱粮。

    但孙权担心。

    这些人会再次钻进山里当逃人。

    “主君,您算过没有。”

    “若从吴中迁出一批百姓去会稽。”

    “再把钱塘的俘虏押送过来。”

    “中间要耗费多少钱粮?”

    张昭问他。

    孙权皱眉不语。

    “那些俘虏,该跑的还会跑,不安分的还会不安分,反而会造成会稽以北治安混乱。”

    说到这里,张昭叹了口气:“主君,我江东所剩钱粮实在不多了。”

    “还要支撑江夏。”

    “不如多派良吏,就地安置。”

    张昭这是老成谋国之言。

    不管干什么,都要考虑现实因素。

    江东地广人稀,钱粮稀少。

    本就产出不足,还妄想蛇吞象,容易扯着蛋。

    “嗯,张公乃老成谋国之言。”

    孙权笑道:“便安置在会稽以南吧。”

    “但山越人野蛮。”

    “急需教化。”

    “便从吴中迁出一批豪强,去当地教化山越人。”

    “嗯,吏员多多从豪强家族内提拔便是。”

    孙权没有强行迁移豪强。

    而是曲线救国。

    以利诱之。

    “可。”张昭颔首。

    至于豪强满不满意,就不在孙权考虑范围内了。

    在会稽以南,他暂时采用军管模式。

    不听话的豪强,就开发建安郡去吧。

    杀人属于下乘手段。

    一刀剁了,就痛一时,有什么可爽的?

    让他受苦一辈子,甚至世代受苦,那才是杀人诛心的权术。

    “张公。”

    孙权舔着脸笑道:“仲嗣兄喜得嘉女,吾想和仲嗣兄结秦晋之好。”

    “三将军?”张昭眉毛皱成一团。

    那可不是佳配啊。

    “是吾四弟季佐。”

    闻听是孙匡,张昭松了口气。

    和孙氏联姻,对他彭城张氏,乃至江北士族,都有好处的。

    而孙匡今年十岁,有古之士大夫之风。

    年龄不是问题。

    张昭慢慢站起来,行了一礼:“和孙氏结秦晋之好,吾家自是愿意的。”

    孙权脸上绽放出笑容。

    拿弟弟联姻,对稳固朝局,是有利好的。

    “张公,那我可就降了一辈了。”孙权玩笑道。

    “哈哈哈,你和仲嗣各论各的。”

    “那日后请张公多多教导季佐。”

    能当孙匡的老师,也是给张昭政治上增色。

    “惟。”

    张昭看得出来,孙权是故意与江北士族交好。

    下一步,就是要切割吴县张氏了。

    孙暠部被就地重编。

    他本人也被押解到吴县来。

    其中,就有吴中张氏的重要人物。

    听说最近几天,张氏因为分家闹得鸡飞狗跳,传出来不少狗屁倒灶的事情。

    孙权已经派出宿卫虎骑,监视张氏的一举一动。

    “闻听主君要再建一军?”张昭忽然问。

    “没错。”

    “吾打算改组宿卫虎骑。”

    “并再建一军,名为解烦军。”

    “实额四千人,主将是吕蒙吕子明。”

    张昭不解,吕蒙区区别部而已,缘何能独领一军?

    “解烦军,吾欲设四个副将,分别是鲁肃、潘璋、陈旈、徐盛。”

    无难军设两个副将。

    那是陆议和是仪因军功累职。

    但解烦军新立,无论吕蒙还是徐盛等人,都不足以居于高位,军功不足。

    “主君不可。”

    “吕蒙、鲁肃等人,军功不足以服众。”

    “不如请蒋钦、陈武等人任职。”

    张昭这次学聪明了。

    没推荐江北士族的人。

    但孙权却摇摇头,这些人另有重用,不能调离江夏。

    “那就暂代吧,以半年为限,若无法服众,便换他人为将,张公您看如何?”

    张昭点头答应:“那这解烦军的军费?”

    “从内库出。”

    孙权铁了心自己拿钱养军队。

    江东的地缘政治,和北方不一样,是老套的部曲制,谁的军队谁花钱养。

    孙权也不能用公账的钱,养自己的军队。

    “好吧,我没有意见。”张昭叹了口气。

    孙权是铁了心养私军了。

    无难军、解烦军,再加上建制不全的宿卫虎骑,孙权的直属军队,暴增到了万余人。

    四个月不到,孙权就成了江东最大的军头!

    “张公,还有一件难事。”孙权苦笑。

    “孙暠的安排?”

    张昭脸色阴沉,这样的人,直接杀了才解气。

    但孙暠叛而复翔,又立下功勋。

    这才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吾不看孙暠大兄的面子,也要看叔父的面子啊,他是我嫡亲叔父啊!”

    孙权满脸苦涩。

    他还想借机收回宗室权柄呢。

    在这个亲亲相隐的时代,如果真杀了孙暠,他的人设彻底崩塌,以后谁还给他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