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仲谋 » 第66章 刘基出使,挖曹老板墙脚

第66章 刘基出使,挖曹老板墙脚

    若不杀,群臣的恨该如何平?

    他这个主君的威信何在?

    以后宗室是不是有样学样,想造反就造反,就想投降就投降?

    没有规矩何成方圆?

    “嘿!”

    张昭冷笑两声:“降而复叛,小人也!”

    “对付小人,何须用君子之法!”

    “如此鼠辈,形势有利的情况下立功而已,算不得什么本事。”

    “杀之无益!”

    “因为他,会稽残破。那就找一个县城,把他圈禁在那就可以了。”

    孙权后槽牙疼啊。

    张昭太狠了!

    他这番话的意思是,孙暠是个小人,对付小人,就得用对付小人的办法。

    会稽南部百姓因为他家破人亡。

    那就调个在大山里的县城。

    把他圈禁在里面。

    如果这年代有佛教,就让他在里面焚香拜佛,为亡灵日日祈祷吧。

    但正和我心意啊!

    孙权站起来,认真行礼:“便依张公之言!”

    这个办法太好了!

    孙辅不是也不老实嘛。

    那就在庐陵找个又穷又破的县城,圈禁起来。

    如果孙静、孙贲等人有怨言,那就一起,送他一张免费饭票,还是长期的。

    至于宗室的影响……

    呵呵,孙家宗室里,还真挑不出什么好鸟。

    和曹魏宗室一比,人比人得死啊。

    孙权叹了口气,靠自己慢慢生吧……若真的基因不行,就来一场九龙夺嫡,总能磨砺出两个治国之才。

    张昭坦然受一礼。

    两个人又密谈一段时间。

    返回内院,批阅奏事。

    忽然长叹口气,缺少特务型人才啊。

    他想组建黑冰卫,严重缺乏教官,他也对刺探情报什么的两眼一抹黑。

    没有一双眼睛,他总睡得不安稳。

    “主公!”

    凌统入堂拜见。

    “何事?”

    “我已经把刘郎君请来了。”凌统高声道。

    他还不习惯做近侍。

    奈何孙权非要把他留在身边,磨砺他的性格,这让他很不适应。

    可他的父亲凌操,却给主公写了一封亲笔信,感谢主公对他儿子的栽培,并将凌统的“监护权”转交给了主公。

    被亲爹卖了,凌统心里郁闷。

    “快请。”

    很快,一个丰神如玉,姿容俊朗的少年跨步走了进来。

    “见过将军。”他有礼有节的行礼。

    虽然穿的朴素一些,却一身贵气。

    “敬舆,请坐。”

    这少年叫刘基,乃是先扬州刺史刘繇的长子。

    在刘繇病死后,孙权为了彰显气度,把刘基兄弟三人接到吴中抚养。

    但终究是仇人之子。

    孙策只是做做样子罢了,无非为了立人设。

    但就因为刘繇病死,间接导致孙策错失了一位谋主,便是刘烨。

    而刘烨和孙策真正失之交臂,是孙策计骗刘勋,导致刘烨最终归曹。

    今天。

    孙权请刘基前来。

    一来考校刘基的学问;

    二来是请他出使许昌。

    东部(张紘)已经到寿春了,最多一个月,便能返回吴县。

    孙权不希望张紘奔波。

    江东也需要他稳定朝局。

    而出使许昌的人选就要另选他人。

    层级又不能太低。

    他想到的就是刘基。

    “不敢担将军请。”刘基彬彬有礼。

    “敬舆莫与我客气,你我还如当初一般,和兄弟无异。”孙权给他斟茶,然后箕坐。

    刘基却一板一眼,不敢抬头看孙权不礼貌的坐姿。

    弄得孙权很尴尬。

    “吾与你说实话吧。”

    “此番请敬舆前来。”

    “乃是请敬舆出仕于江东。”

    孙权恢复端正坐姿,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刘基瞳孔微缩。

    不是忘不掉父仇。

    而是他还在养望,没到出仕的时机。

    “敬舆,叔弼杀死了李术。”

    “产生了多么恶劣的政治影响。”

    “你比我更清楚。”

    孙权略微停顿:“东部已过寿春,他带回来朝廷圣旨。”

    “以及曹公的意思。”

    “吾想请你奔波一趟,去许昌拜谢陛下恩情。”

    “再者,吾想请你拜访子扬公(刘烨)。”

    “江东人心思安,请子扬公在朝廷为我江东羽翼。”

    这番话说得不甚明白。

    却是想让刘烨当二五仔。

    这年头地域观念是极重的,离了家就跟没了根儿一样,江东人效忠江东政权,江北人效忠北方政权很类似。

    看看曹魏五谋主便知道,重用的都是中原士族。

    刘烨在曹魏出头,是从曹丕继位开始的。

    所以,孙权要开始挖墙脚了。

    “这……”

    刘基苦笑。

    孙权和他掏心挖肺,显然是打定主意让他出仕了。

    “将军,子扬公那……”

    “你不必担忧,你只需把话带到即可。”

    孙权告诉他,他会写下亲笔信。

    反正刘烨在曹氏,也只是个吉祥物而已,吸引江东人投降曹氏的吉祥物。

    压根得不到重用。

    现在埋下一颗种子,静候生根发芽的时机。

    “臣领命!”刘基跪在地上。

    “好,有敬舆助吾,必事半功倍也!”

    孙权拉起刘基。

    和他说了些家常,临走时又送他些礼物。

    刘基出仕,他孙权要做举主。

    等张紘带回来朝廷的册封,他就有资格当举主了。

    不止要当刘基的举主。

    还有吕蒙、陆议、是仪等人的举主,全都变成他的人。

    接下来十余日。

    吴县比较安稳。

    这日,周泰率领五百卫士,押解孙暠回吴县。

    看着熟悉的吴县。

    孙暠满腔悲凉,如果不造反该多好。

    不过,此次立功,脑袋肯定保住了。

    按照他的揣测,孙权为展示胸襟,会给他个高位供起来,或者把他踢出吴县,让他当个太守混日子去。

    他被押到将军府内。

    群臣正在议事。

    荆州刘表传来消息,对孙权的瓜分江夏战略并不满意,还威胁孙权,退出江夏。

    这就是孙权率领主力,返回吴县平叛。

    产生的恶劣影响。

    之前制定策略时,江东军屡战屡胜,士气高涨。

    三分江夏在手。

    进可攻退可守,压根不把刘表放在眼里。

    可偏偏这个时候,孙暠造反。

    大好局面崩溃。

    周瑜屯兵于鄂县,从攻转守。

    江东军也没有继续攻城略地。

    这就给了刘表讨价还价的机会。

    程普暴跳如雷。

    张昭就差指鼻子骂娘了。

    江东大好的局面啊,都被孙暠此等野心之辈给搅黄了!

    正好,孙暠被押解到吴县了。

    等候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