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紫牡丹 » 第十一章 兄妹两的快乐春节

第十一章 兄妹两的快乐春节

    叶二每年都要等到大年三十才能回来,因此,萍姐会先带着他们两个按照提前写好的所需清单一一采购年货,豆腐、白菜、粉条,猪肉这四样是过年必需要买的,有时候,这些东西也大可不必辛辛苦苦跑趟县城才能买的到,这两年每到年根,牛胡子便会开着他那辆蹦蹦车满村子送温暖,虽然,价格要比菜市场贵上些许。有时,村里谁家杀了猪,留够自家所需,其余的便会当场卖掉,这样也有好处,避免了长途跋涉,这时,除了县道是硬化路面以外,村子里的道路全是土路,冬天下过雪后的路面很不好走,冰冻的时候不好走,雪化了便更难下脚了。

    但没办法,年前还是至少要去一趟县城,那些崭新的衣服、新鞋子可不会自己长着翅膀飞回来,同时,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过年标配还要有炮竹,这是他们过年的一个重头,无论买多买少,总之,必须得有,每年,兄妹两要是能上买一些“洋火炮”“地老鼠”“火花绳”之类的,他们便已经很知足了。

    对于办年货这件事,也不会按部就班的来,他们临时提出的合理要求,萍姐也会添加到清单里,娘三个一逛就是一整天,之后,在回家路过理发馆时,再掏上五毛钱让老师傅帮忙剪一个帅气的小寸头,一切都是那般完美,这一天,两个小不点谁也不会觉得累,夜幕降临,满载而归。

    次日,村里年长的大爷们会在自家屋前支上一张四方木桌,再在瓷碗里倒上半碗墨汁,将斗笔放进墨汁里翻腾一番,等每一根笔毛都喝足了墨水,便挥舞斗笔,按照所需,为村民们写上一副春联,老人们笔法自如,控制着斗笔在那一张张红纸上尽情的滑动,到这时。围观者早已是络绎不绝,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别有一番滋味,万事俱备,盼了一年的日子终于来了。

    刚买的新衣裳他是舍不得过早上身的,一定要坚持将它们留到大年初一那天。

    除夕下午,一阵久违的敲打声又将他唤出了家门,从这时起,他便了有了自己的事情,广大农村地区都有着过年敲响锣鼓的习俗,除了鞭炮声能感受到年味,锣鼓声也算是一种特殊的新年信号,每到大年三十这天,他都会跟在老一辈人屁股后面围着大鼓转悠。

    三年前,他对锣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的情感,但只要这种声音出现,便会在他心里惊起波澜,村子里没有孩子喜欢这东西,比起这些老人玩的玩意,过年时,他们更喜欢围在一起打扑克牌,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两个小子拿起鼓槌乱打几下,拿起锣胡敲一通,但也只是随便玩玩而已,真让他们去学,保准又会跑的远远的。

    只有叶子豪,每年都孜孜不倦的跟在老人们身后,他们也很喜欢带着他,就这样,每到这天,大家总会聚在一起,其中一人撩起鼓锤,其他人举起卡子,“矿枪矿枪”的敲打起来,声音离得大老远都能听的到,因为年龄尚小,还操控不了这些大家伙,他就只能拿着戏班子里使用的缩小版器具使用着,来来往往,相互配合,一段又一段鼓乐被这些老人们敲打出来,传向千米开外的地方,引得人们纷纷前来围观。

    三十这天,很多东西都有讲究,比如贴春联,贴的时间要讲究年份,这些门道太过深奥,不适合孩子们思考,还是留给大人吧。他们只需要在贴对子时,扶着梯子便是,每年萍姐都会负责和浆糊,二丫头帮着用手指沾着浆糊抹到春联后面,之后,叶二搬出梯子在萍姐的指挥下贴正,要求一定不能贴歪了,不然会影响美观,晌午饭时,还要放串鞭炮,每次都是叶子豪亲自出马,只见他小心翼翼的在引线下面垫了些卫生纸,颤颤巍巍的用火柴将纸点燃,之后拔腿就跑,随着噼里啪啦一阵炮响,真真意义上的新年便开始了,看着一桌子好菜,和那一年到头也见不了的猪肉,孩子们被馋的直流口水,二丫头抱着饮料瓶子不肯撒手,先美美吃喝一顿,晚上才能敞开了玩。

    这晚,要做的事有很多,得一件一件来过,八点之前,大人们要准备韭菜和猪肉用来包饺子,按照习俗,晚上要吃顿团圆饺子,全国各地这天晚上的风俗也不尽相同,像南方人就喜欢三十晚上吃菜,而关中这里菜则是放在中午,晚上基本上都是饺子,兄妹俩很喜欢吃这顿饺子,不仅是因为猪肉大葱饺子味道馋人,而且还能吃出好运来,包这顿饺子时,叶二和萍姐会在里面放上一枚硬币,如果谁能吃到,便寓意着来年一定能行大运。

    有时,答案很快便能揭晓,有时却要等到很晚,甚至到最后一个才能吃出来,最让人尴尬的是,去年三十晚上那顿饺子,到最后一直也没人吃出好运来,两人一直抱怨叶二没有将放好运进去,谁曾想,最后却是因为饺子皮烂了,硬币落到了锅底,令所有人哭笑不得。

    在春晚与玩之间,小孩子有时很难取舍,这二者也没法兼得。八点电视上会准时直播晚会,这时,萍姐便会坐在凳子上边嗑瓜子,边看节目,而叶子豪则引着二丫和一帮孩子们聚在门口玩炮竹,一年时间里,电视作为主要消遣工具,除了孩子们,大人们忙罢,也都是在家里看看电视,孩子们很喜欢看电视剧与动画片,他们每到晚上七点便会准时打开电视机,看完新闻联播,再熬过天气预报,便会来到期待一天的时间,电视剧每晚都会放上两集,全家人同电视里一起笑,一起哭,偶尔也会骂上两句,因为,他们发现那该死的广告好像变的越来越多了,看过当天的剧情,便又会期待着之后剧情的发展,十点之后基本再没有什么可期待的,躺在床上很快便能入睡,次日一大早再开始一天的新生活,作息时间很是规律。

    《春晚》在大年三十是重头戏,是必须要收看的,但对孩子们来说,他们会选择性的挑自己喜爱的节目,歌曲、小品、戏曲、舞蹈样样都有,大人会边看边点评,兄妹两一般只看偶像歌曲节目与小品,其他时间则拿着火柴与炮竹在院子里玩,此时,外面到处都是炮仗炸裂的声音,听声音他们就能辨别出个一二来,叶子豪信心满满的给二丫头分析着,“你听那拉个尖声过一会才响的就是地老鼠,有人也叫它冲天鼠,一声一声响的,就是咱们手里的洋火炮,这些放完,咱再去买一些黑蜘蛛,昨天,我见杨金买了一大盒海陆空,里面有鱼雷,火花绳,看着还不错,到时候看看去,你再听这嘶啦嘶啦的就是花火绳……”,真正的烟花只有县城里与大户人家才有,村子里有户人家在单位工作,听说每年收缴的烟花爆竹多到数不清,反正,从大年三十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五,每天晚上在他们家门前都会有烟花表演,孩子们到这时会围在人家门口,一遍遍抬头看着那令人羡慕的烟花,像这样的人家,附近再没有第二家了,孩子们每人手上拿根火绳,点着后就来回甩着,就已经是无比满足了,火星子在空中划过形成了一道道完美的曲线,地老鼠可以拿在手上点着引线在放手,可以飞得更远一点,若是插在地上,则要逊色一点。

    “怎么不响呐”二丫盯着扔出去的火柴炮叫到。

    “是个蔫炮吧,看一下走”叶子豪谨慎的摸了过去。

    “我的妈,吓死我了”还没等伸手,它突然又炸了,当场把他两吓个半死,回过神来又是嘻嘻呵呵,萍姐总会对他们说好多人因为这样被炸掉了手指,这和叶二宣传的辣片是用胶鞋踩出来的一样,在孩子们心里一直都是半信半疑,不过,这些话还是让他们感到后怕。

    这种火柴炮引爆时间长,当然,不同型号和牌子的时间也会不一样,更别说那些三无产品,这东西比较考验胆量,怕早爆的就得早点扔出去,胆子大点的还会在手上拿上一会再扔出去,就像电视剧里扔手榴弹一样,而蔫炮也很多,大致与受潮、药量少有关,当然扔的太给劲也不行,会把火药摔出来,至于那摔炮,是人们自制的,一角钱十只,材料是沙子和硫磺,外面用纸包起来,摔在地上,炸的到处都是沙子。

    这时,电视里该那小品上场了,今年依旧是那老阵容,他们的作品总是能把人惹的肚子疼,从以前的《拜年》开始,人们便喜欢上了这两位大叔,接下来又因为《昨天、今天、明天》喜欢上了宋大娘,特别是那几句,这是鞋拔子脸啊?这是正宗的猪腰子脸;哈喽啊,饭已ok了,下来“咪西”吧;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笑的大伙肚子直抽筋,之后又有《钟点工》、《卖拐》、《卖车》,每年都能带来欢乐,今天这小品名叫《心病》,欢乐依旧,等到开学时,大家嘴上肯定都会挂着——我的心哪,拔凉拔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