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灵隐仙主 » 第三章 厌秋

第三章 厌秋

    “听说了吗?那白家家主之子竟然会开口说话了。”

    或许连白老爷子也没有猜到,自己甚至未能完全脱口的消息,会这么快流传,还流传地这般得快。

    在某一处,镇子上年迈享清福的老头老太太,正齐刷刷地坐在小板凳上,口吐风云,指点江山。

    “我早就听说了,只是就能开口说话而已,还以为他又能显出什么大神通呢,如今的他,连往日重开的四象都尽皆闭合,真是个差劲的凡人。”

    “话虽如此,可我王老汉还是忘不了他当年的神迹,那时的他,真是惊为天人。”

    “可惜天妒英才,传言他三岁时,曾为了修练七窍道心的最后一窍,身上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竟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痴儿”王老汉接着说道。

    “七窍道心?”一个不解内情的老太太发出了自己的疑惑。

    “可是寻常人不是修得外四窍便可入道,化身青道童吗?哪有人从一开始就感通七窍的。”

    “他自出生起,本就不像是平常人,是具备天生圣人之相的,这样的人,一旦入道,可就不是那什么青、黄道童之流了。”

    “那是什么?”众人屏住呼吸,翘首以盼地望着王老汉。

    “传说中的灵道童!”

    “不过”就在王老汉带动全场之时,他突然话锋一转。

    “长江后浪推前浪,往后这白家镇恐怕只有我的乖孙儿才能撑起来了”

    一众老头老太太闻罢,惊得纷纷从小板凳上跌落。

    “哼,王老汉,你家的王大志,入黄道童不过一载,你也不怕说出这话闪了老腰。”

    王老汉嘿嘿一笑,老脸却并未因此生出半分变化,他张口就来。

    “这有何虑,反正最近镶了金牙,即使胡乱吹侃,也是不怕漏风的。”

    这样的雅士之会,每天都会在这里上演,他们忆古思今,谈笑风生,而本该让一众人等沉寂于腐朽的时间,甚至拴不住他们半点,仿佛世间没有任何一物,能够阻挡他们如此这般永远平和下去。

    可很快,远处传来的大消息,让他们瞬间炸开了锅。

    “听说了吗,白家那个刚刚苏醒的白一尘,竟然深入禁地之中去了。”

    “什么,你是说他去了那座怪坟的青烟笼罩之地?”

    “不仅仅是如此啊,他竟然,竟然直接坐在了那棵名为‘厌秋’的怪树下。”

    轰!

    消息在人群之中炸响,一个头歪眼斜,还拄着拐的老人闻声瞬间倒在了地上。

    “难道那里竟如此恐怖吗?”,有尚且年幼的听者颤抖着发声问道。

    “年轻人啊,那个地方,不是你们能想象的存在”,一个最为年迈的老人,突然讲叙起来,他一开口,甚至连王老汉都失了表情,不敢作声。

    相传一百年前,有一位穿得衣不蔽体的老乞丐,匆匆忙忙地来到了白家镇。

    他一回来,便开始干一件事:

    挖坟。

    而那坟,竟是给自己挖的。

    当年我们的祖辈只当他是一个疯子,寻常人家丝毫不敢与其接近,甚至连那时镇上修为最高的修道人士,也无法在近处与其对视一眼。起初他们以为是他不敢,可后来才知道,不是不敢,而是根本不能。

    百丈之内,一旦修士做出了与其对视的念头,别说眼皮,连头都抬不起来。

    于是那时的他们只能远远望着,望着他徒手掘墓,越掘越深。

    可在他临死的那刻,他突然对镇子上的每一个人说话了,那声音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愿为我守墓者,可授长生。

    如此骇人的事情,鬼才愿意干呢,但除了一人,一个镇子里从小患了旧疾,医道士扬言他活不过二十岁的年轻人。

    他壮着胆子去了,那老乞丐什么话都没有再说,见他畏缩地走至近前,只是将自己苍老的手放在他的头顶抚摸了片刻,便永远地倒在了坑内。

    故事本该以那位年轻人,永远地作为守墓人作为结束,可是十五年前,天生异象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又出现了。

    那时本已延续了四千多年的唐国,东境突然惊现天虹三万余里,白昼之下,坠下流星。

    帝都文星阁的人说,那是天虹血兆,是有灾星降世。

    可祖辈们才管不了那些玩意,他们只看到在本该正常务农的那天,那座怪坟之上,突然长出了一棵绿意油油的苍树。

    然而那不是普通的树,而是一棵四季常青,连秋天也无法击溃的怪树,它火焚不化,雷击不倒,霜冻不伤,每隔一段时间,诡异的青烟便会自树上散发出来,那可是要人命的东西。

    一旦落入那青烟范围,哪怕只是沾染片刻,凡人将会折寿半生,瞬间衰老,即使是有修为的修道中人,也会因为抵抗不住,而患上这样或是那样的怪疾。

    “所以,你们现在能体会这份大恐怖了吧?”

    众人没有再作声,只是不约而同地朝着那棵名为‘厌秋’的怪树所在之地看去,那个传言藏下了一位仙人的地方。

    只是目光之中,三分猎奇,七分怜悯。

    那个找死的少年,会直接死在那树下吗?

    此时,少年仍旧在坐在树下,他一出门,便隐约听见有人轻唤自己,四处张望,却没有见到半个影子。

    他不甚了解这个世界,却天生拥有敏锐的感知与悟性,也许会有未知的凶险,但他还是选择了从心而行。

    走过弯弯绕绕的青石路面,他来到了一大片青色的烟海面前,一个让人分不清楚年纪的老人,隐隐藏身在其中。

    走近了,他的年纪也愈加扑朔迷离,佝偻的身形却配着一张看不出皱纹的脸,和一头格外青葱的秀发。

    白一尘还没来的及探究他头发的真假,便被他抬手邀至了树下,直到那时,那声音才更加清晰起来。

    “你来了?”

    他听到了嘶哑的声音,却骇然地见到面前的老人甚至没有张口,只是像棵老树一般佝偻地立住,半耷着眸子,一副将睡未睡的模样。

    “你认识我?”少年仍不死心地朝着老人发问。

    “别看了,老夫在你脚下。”

    一尘闻声,面色马上沉着下去,当未知的诡异降临时,他还是忍不住心中大紧。

    “当年的你可不会像现在这样产生惧意,看来十余年的时间,确实在你身上发生了许多变化。”

    “你见过以前的我?”一尘自小怡的口中,认识了世界,也听说了曾经的自己,他虽仍旧无法生成大喜大悲的情绪,却和所有人一样,妄图知道当年的他如何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十余年前,你便到过这里,还动过刨老夫坟墓的歪心思。只是后来,不知为何再也不曾来过。”

    “你知道我身上发生了什么吗?不死老人”

    “咳咳”

    “你这娃娃,说话真不好听,这一方面果真还是和十余年前一摸一样,老夫生前怎么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个名号,我不喜欢。”

    “我记得那时,你还年幼,我也一如既往地腐朽,可你如今的显著变化甚至让我都很费解”

    “比之当初,你少了几分灵性,却”

    “多了一道魂”

    一尘闻声,眉头蹙得更紧了,他又一次想起了那些怪梦,那些也许牵引着他过往的怪梦,只是面对着眼前这大片的死寂,像是早已映照出自己命运的难以捉摸,一种陌生的无力感渐渐萦绕在了他的心头之上。

    “那你现在如此这般,还算是活着吗?”

    “算,也不算”

    “有时,活着,胜似死去”

    “有时,死去,亦如活着”

    “我也不知我这已死之人究竟在等待些什么,又为何借一棵树苟延残喘,但你既然再次来了,我想再问你一次”

    “十余年前,那个不曾完成的赌约,你可愿意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