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灵隐仙主 » 第七章 宿敌

第七章 宿敌

    道来学院,静若无声,唯有一股很是浓郁的忧伤气息弥漫而出。

    一尘扶着龙应景颤颤巍巍地站起,下面孩童们的道歉声仍未消散。

    “老师,我们错了。”

    “老师,我们一定一心向道。”

    ......声音此起彼伏。

    只见龙应景向下摆手示意,用憋着嗓子的声音说道:

    “孩子们,我并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虽然本道人一生的精元散去了大半,但还是能苟活一段时间,我多么希望你们可以专心向道,兴我道院啊,如此,就是将我一生的精元全部拿去又有何妨?”

    本已停止哭泣的众人,听到龙应景这番男默女泪的话,眼泪又止不住一般往下掉。

    还有的悔恨于之前顶撞和奚落龙形道人,竟扇起了自己的耳光,那清脆的声音在学院中啪啪作响。

    白一尘早已目瞪口呆。

    许久,众人渐渐止住了哭声,一个个正襟危坐,仿佛是在迎接神明。

    “一尘,你也下去吧,我身体还吃得消。”龙应景转头对着一尘说道。

    一尘听后点了点头就下去了,可刚走到一半,就又听到龙应景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今日我能保住自己的一半精元,一方面是我受天尊庇佑,好让我继续为你等普及道法;另一方面也是一尘在我发功受到反噬后,伴我左右,才让我那一口气缓了过来,不至于一命呜呼。”

    “日后,你等可得向一尘好好学习,切勿因为自己眼光的狭隘,连道师站在自己面前都不知道。”

    听到龙应景的话,一尘差点一个趔趄直接摔倒。

    “真乃神棍也!”,他暗自想道。

    一尘适时往台下看去,却见众人像犯下了弥天大错一般,都带着满脸的愧色。

    忽而,他身上顿觉一股寒意,扫视一圈,却见到有一个黑衣少年正坐在角落,用丝毫不加掩饰的仇视目光,刺向自己,然而一尘对他却毫无印象。

    一尘坐下后,龙应景顿了一会,见下面几十颗人头整整齐齐,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道不知其源,散落人世间。助人夺造化,从此势比天。”龙应景先是尬诗一首,便真正地开始了论道。

    “昔日天尊降世,观妖物横行,群魔乱舞,人族卑微,天灾不断,于是道化世人,我人族方才有今日之盛。”

    “得上天眷顾者,身上于年少之时便会萌发道种,萌发道种者,便被称之为道童,于道童之上还有道者,道师,道主,不一而足。”

    “道童,以种强身;道者,以气运物;道师,以技成势;道主,以念飞天,这就是我所了解的道。”

    龙应景说完又顿了顿,清了清嗓子,似乎之前嘶吼的太过用力。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你等有什么疑惑,一一道来”

    众人都将手举得老高,眼中无不流露出殷殷期盼,龙应景见状,脸上不禁堆满笑意。

    “一个一个问,王大志,你先问。”

    王大志听到龙应景,竟把第一个提问的荣耀授予了他,脸上瞬间露出了受宠若惊的表情,忙虔诚地问道:

    “恩师,我今年已快十五岁了,步入黄道童境界也已有一年,可越是修炼越是感觉举步维艰,这是为何?”

    龙应景听到这声‘恩师’,顿时脸上笑得褶子都裂开了无数道,他想了想后,便开了口:

    “修道之途,非万般坚忍者不能行,被上天眷顾者身上萌发道种后,便走上了这条路。”

    “然而想要修至大成,一方面要靠先天之资,另一方面也要靠后天之勤,勤于修神、运气、悟道,但有时先天之资往往早已决定了一切。”

    “修道者不知几何,能攀至道之巅者却没有几个,何况道童境界的三色玄关,本就因人而异,多少人穷其一生,都难以悟透其中的微妙。”

    “你只管专心悟道,至于能到达何种地步,那就看你的造化了”

    “何况你能萌发道种,成为道童,修得王者之劲,本就是极大的幸运,毕竟不是谁都能像为师当年那般耀眼的。”

    一尘听到龙应景前面说的话,本已对他高看了几分,可听到他后面的这番自吹自擂,又不免有些愕然。

    龙应景像是看到了他怪异的表情,转头对他微笑说道:

    “一尘,你受棍伤之前,可是对于修道可是毫不上心,然而这次受伤之后却成了一耳聪目明之人。你可一定要专心向道,早日修成道种,为师还指望你学有所成,兴我道来学院呢。”

    白一尘听后不由沉默了。

    从一开始,他便只想过平凡的人生,他不明白什么是修道,又为何要修道。

    但早上的那滴眼泪,却滴在了他的心上,谁也不知道其中发生了怎样奇妙的变化。

    “师父,我道行尚浅,可以说是毫无根基,可能问题有点多。”

    “到底怎样才能入道呢?”

    众人闻后,不禁哑然,龙应景听到这个问题也先是不由一滞。

    “要想成为道童,必须有先天的慧根,这慧根,便是道种萌发的首要条件,我们修道中人说的,重开四象,外通四窍,便是为了塑造这慧根。”

    “四象为:神、灵、智、识。”

    “四窍为:眼、耳、口、鼻。”

    “待四象皆开,四窍皆通,便能于冥冥之中感知到道的气息。”

    “而人在年少之时,待能识物之后,这个塑造的过程便开始了。”

    “万物皆有道,你观万物,万物便在你的魂魄中刻下了印记,当印记足够深时,有机缘者自然能够因此催发道种。”

    “但成就道种的路有千万条,全凭造化,有人甚至能一朝悟道;有人苦修十余年也入不了道;还有人独辟蹊径,不靠寻常法门也能入道,只因为悟了其中的道意”

    说完后他又转头看向,之前引起一尘注意的那名黑衣少年,说道:

    “李有为,你把你的道种展现一番。”

    全场的注意力都来到了那个,眉眼看起来有几分不羁的少年身上。

    李有为见大家都看着自己,脸上的得意更甚。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脸上变得不那么轻松,几息之后,身上突然显出氤氲的光,光芒外放,瞬间把原本有些昏暗的学堂照亮了。

    突然,一道更亮的白光从他身体的中丹田的内窍中涌现出来,随后一分为二,化为两条灵活的白蛇,径直向手掌处穿去,最终于手掌之上汇聚在一起,显出隐约的形状。

    白光渐渐散去,一根黝黑的铁棍出现在了李有为的手上,只见他双手握住,在众人惊羡的目光中,还将棍子耍了两下,真可以说是有模有样,仿佛人棍合一了一般。

    刚刚耍完,便听到了龙应景的赞叹声:

    “黄道童境界,不错不错,李有为,你可真是进境神速,前几日还是青道童,没想到短短几日,竟步入了黄道童境界了”

    在龙应景的不错声中,李有为脸上的表情更加地张狂,他十分嚣张地说道:

    “说起来,这可得感谢白一尘啊,那个一窍不通的傻瓜蛋,我那一棍虽然不慎将他打昏,但我自己却从那一棍中悟了道法,才有如此进境啊。”,说到最后他竟不管不顾地大笑了起来。

    只是这笑声像有魔力,在场的人除了龙应景和白一尘外,也跟着笑了起来。

    一尘似乎慢慢捋出事情的来由了,但这一道道笑声就像尖刺,他的心仿佛也因此被扎得生疼。

    他想要变强的心突然变得剧烈起来,早晨的那一番话,也不停地在他脑海中回荡。

    “以后我会保护你的。”

    “以后我会保护你的。”

    ……

    他更加冷眼地看着这一切,在与李有为那挑衅眼神的对视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笑声在龙应景的竭力喝止中,终于如风一般消散,只是有些痕迹像刀刻一般,再也擦不掉了。

    在龙应景绵绵道音中,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到了正午时分。

    乘着用餐的间隙,一尘向坐在他旁边的毛二蛋搭起话来。

    “你可知我当初因何被打?”

    毛二蛋是镇中稍微富有的农户之子,他父母不曾学过礼法,只是生他那天,家中唯一的一只味珍鸡,恰好下了两个蛋,于是便给他取了‘毛二蛋’的名字。

    二蛋见恩师的爱徒这般客气,连忙答道:

    我是听王大志说的,他说李有为那天照旧和他们约好,打算去偷看镇上的刘寡妇洗澡,正在争论谁先看的时候,你恰好经过,还带着一脸的怪笑。

    李有为以为你在笑他们,训斥你停下,可你却始终不曾停止怪笑。

    随后他勃然大怒,便对你拳打脚踢起来,你哪里是他的对手,只能一面哭嚎一面逃跑,可最终他还是把你追到了没有人的死胡同,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是当王大志他们赶到那里时,就见你倒在了地上。你爷爷和父亲,差点就要因此和李家决一死战了。

    当时你已气绝,但后来又不知怎地恢复了呼吸,而且李家的人说是你技不如人,一副俨然不怕的样子,在你大伯的劝阻下才最终收了场。

    “我大伯?”

    一尘突然从话语中敏锐感知到他大伯的身影,心中不禁再度跃起几分那晚的冰冷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