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宝玉再生之开挂人生 » 第20章 新家规育新家风 新家风引新家运

第20章 新家规育新家风 新家风引新家运

    话说宝玉一觉醒来,又欣慰又感叹。

    欣慰的是,荣宁二府的气运总算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的许可,也就意味着黛玉等一众薄命司姐妹的命运有了改变的机会。

    感叹的是,任何人要改变命运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天道轮回,因果不爽,要超越因果,就需要改变心性。

    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就是绝大多数人改不了命运的根本原因。

    这也说明,一个人只要能改变自己的本性,无异于打下一座江山。

    故古人云: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只要修好了一颗心,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不在话下。况乎改变命运?

    但是修好自己的心,已难于上青天,更何况要带着一众人去改变心性!

    故宝玉深感责任重大,内心感慨万千。

    既然再生重来,必然要走出一番不一样的天地来,无惧风刀霜剑。

    暂且放下宝玉内心的感慨不提。

    单说元春赐婚与十七王爷,只等贾珠大婚后,怡康王迎娶元春。

    贾珠本说满二十岁再完婚,怎奈怡康王云鹤催得急,贾母、贾政等只得把贾珠婚事提前。

    宝玉提醒贾母、贾政、王夫人、贾珠:二十岁是贾珠一大劫,二十岁之前娶亲不吉利。

    王夫人叹口气道:“怡康王催得急,不吉利又能如何?”

    宝玉心里把怡康王骂了千万遍,面上还得笑着说:“既然如此,要化解大哥哥这一劫,大哥哥少不得要受些委屈。”

    贾珠摸摸弟弟的头,笑道:“为兄是死过一回的人,受些委屈又何妨。宝玉只管说,要为兄如何做,为兄无不答应。”

    对大哥哥无条件的信任,宝玉很受用、很感动。笑道:“大哥哥迎娶大嫂过门后,除非大嫂无子嗣,大哥哥四十岁之后方可纳妾。否则,大哥就得一生一世一双人了。”

    贾政捋着胡须问道:“没有别的法子了?”

    “有。”宝玉答道:“请老爷去禀明圣上,准大哥哥二十岁后再完婚。或者让大姐姐先出嫁也可。”

    贾珠摆摆手,笑道:“圣上金口玉言,圣旨岂能轻易改变?何必让老爷去惹圣上和怡康王不喜?”

    贾政点头。

    贾珠低头看着宝玉,笑道:“宝玉,不如从你我兄弟开始,把这条“嫡妻无子嗣,四十之后方可纳妾”定为荣国府家规?”

    宝玉心中大慰,笑道:“你我兄弟同心,自该如此。”

    贾母、王夫人等本欲说什么,贾珠道:“老太太、老爷、太太,我看这样甚好。纳妾本为绵延子嗣,但更易让人沉迷其中,荒废正事。还伤自身精气神,反而不利于子嗣。看看大老爷和珍大哥哥即知,妻妾成群有百害而无一利。”

    宝玉笑道:“没有子嗣倒也罢了,若是有了子嗣,少不了嫡庶之争,祸起萧墙。”

    贾珠拍拍宝玉的肩头,笑道:“宝玉说得对!我们兄弟同心,不就是一母同胞嘛。”

    听兄弟俩如此说,又见他们如此亲厚,贾母等亦觉有理。

    贾家又多了一条震动京都勋贵圈的家规。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好笑的是,即使那些骂贾存周只会拿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蒙骗圣宠的勋贵,也想把自己的女儿嫁到贾府。

    这下,贾府的公子哥儿成了香饽饽。

    贾珠大婚在即,嫡妻指望不上了,赶着做平妻的人家不在少数。贾府自然回绝。

    这条家规,本意只是针对贾珠、宝玉两兄弟及其后代子孙的,并不包括贾琏、贾蓉、贾蔷等。

    只是外人并不清楚这些,既然贾珠指望不上,宝玉又小,于是贾琏、贾蓉、贾蔷等国公府正派嫡孙就成了各家竞相争抢的东床快婿。

    贾琏等纨绔原本不过倚仗身世家族耀武扬威,何时被人如此敬重过?方觉到被人尊重才是做人的滋味,故而自动接受这一家规。

    贾蓉笑道:“不纳妾,又不是不能出去玩了,何况还能娶平妻,有什么要紧?”心里反倒觉得众人傻,这么名利双收的好事竟然想不到,合该自家落好。

    贾蔷劝贾蓉不要阳奉阴违,既然这是荣国府家规,不是宁国府家规,如若不愿,自不用刻意迎奉。

    若要遵守就必得真心实意。不然,只怕几位叔叔饶不过我们。

    贾蔷见贾蓉不以为然,接着劝道:“琏二叔原和我们是一样的人,现在学得有本事了,你看大老爷先前怎么对他,如今又怎么对他?”

    贾蓉点头,叹口气说道:“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宝叔说得对,男子汉大丈夫还得自身有本事,才能立得住脚。动辄被老爷打个半死,被当贼一样对待,让小厮当众啐一脸的日子,爷不想再过了!”

    贾蔷捏紧拳头说道:“这就是了!咱兄弟俩不痴不傻,跟着叔叔好好学本事,不怕打不下一个锦绣前程来。”

    两兄弟下了决心,自此跟着贾珠、宝玉学习更加主动用功不提。

    看着自己子孙如此上进有出息,贾母等人自是欢喜。

    王夫人因此对贾母提起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与贾琏甚是相配,不如亲上加亲,为他们定下婚事,也免得整日里被上门提亲的人烦扰不堪。

    贾母、贾赦、贾琏原本也是见过王熙凤的,如今提起,无以不满意。贾琏的婚事定了下来。

    单表贾蓉乃宁国公嫡玄孙,世袭三等爵神威将军贾珍独子,加之本人又生得风流俊俏,前来说媒提亲的人络绎不绝。

    贾珍、尤氏询问贾母之意。

    贾母道:“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贾政听了,笑道:“如此说来,还真有一家女儿很合适。”

    于是,贾政便提起了工部同事营缮郎秦业。

    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

    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那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一子取名秦钟。

    贾政与秦业多年同事,对其家世人品知根知底。加之那秦可卿与贾蓉年龄、相貌皆相当,此事两家一拍即合。

    贾蓉自是无异议,只是提出来年龄还小,要专心学习、有所作为才成亲。大人们见他如此有志气,自是无不同意。于是,两家先定了亲。

    只是贾蔷尚未寻到合适的。他也要如同贾蓉一般,要先立业再成家。只好先由着他。

    话说宝玉年龄最小,主意最大。私底下对贾珠说自己非林妹妹不娶,要贾珠给贾母先透个气。

    贾珠对这个弟弟是疼到心里的,那真是有求必应。

    加之贾珠也认为非黛玉无人能配得上宝玉,故而很乐意促成弟弟的心愿。

    贾母听了,自然乐意。把口风透给贾敏、如海,夫妻俩对宝玉是一百个满意。

    贾政夫妻对此事无可无不可。

    毕竟两个玉儿还小,暂且不提此事。

    贾家小一辈儿郎,无一因儿女情长而耽误正事,反而个个立志高远,勤学苦练。

    贾府气运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