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宝玉再生之开挂人生 » 第53章 预则立

第53章 预则立

    话说如海回京述职后,贾敏母子在贾府住下。宝玉见姑妈心神不安,便给姑妈派了活儿,请她给《扬子杂谈》写文章。

    贾敏看过《扬子杂谈》,甚是喜欢。只是宝玉邀她写文,她知宝玉是怕她忧思过度,给她找个事做。

    只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读书识字不过是不做睁眼瞎子罢了,怎么还能写诗写文,更不消说还要刊印出来给外人看,这叛经离道的事情如何使得?因此,贾敏一口拒绝。

    宝玉劝导姑妈,古有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何没人笑话她离经叛道,反而代代流传,对她赞赏有加?

    黛玉也在敲边鼓,俩人一唱一和的,甚是默契。

    贾敏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就想着等如海回来,商量一下把一对有情小儿女的亲事先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看着眼前的女儿和宝玉,贾敏心里总算有些安慰,也不想扫了两个玉儿的兴致,便说道:“我一个妇道人家,能写些什么?”

    宝玉笑道:“我看老太太上次看戏时,讲的那一段评判才子佳人的见识就很好,姑妈不妨整理出来,刊印在副刊上。写故事、写寓言,能让人开卷有益的,写什么、怎么写都行。”

    贾敏听了,随口问道:“给你们写文章,可有酬劳?”

    “有!肯定有。”宝玉笑着指着黛玉说:“姑妈不信问问林妹妹,她上个月拿的稿酬可比您的月例都多呢。”

    贾敏拿眼去瞪黛玉,说道:“难怪鼓捣着我写什么劳什子文章呢,合着拉你母亲给你打底子呢。”

    黛玉早抱着贾敏装憨撒娇,把贾敏摇得如不倒翁一般。

    贾敏点点女儿的鼻头,笑骂道:“你二哥哥别的本事你没学到,倒把他这套哄人的能耐学了个十成十。”

    “姑妈此言差矣!”宝玉一本正经地说道:“哪里是十成十,早就青出于蓝了。”

    黛玉嗔怪地看宝玉一眼,仍搂着贾敏的脖子不放,说道:“不管学了几成,都是你带的头。好也从你这里好,坏也从你这里坏,反正你脱不了干系。”

    宝玉还没说话,贾敏已轻捏着女儿的嘴巴笑道:“也不知仿了谁,这张嘴真是刁的让人恨。”

    贾敏又回头对宝玉说道:“宝玉,这丫头你莫要惯着她。”

    宝玉摆摆手,笑道:“姑妈此言差矣!林妹妹怎么惯都不为过,再说,我不惯林妹妹我惯谁?”

    黛玉听了这话,又急又羞,啐宝玉一口,红着脸说道:“谁要你惯着了?”

    宝玉亦觉得在姑妈面前有些造次了,搓搓手,对贾敏说道:“姑妈可看出来哪篇文章是林妹妹的大作?”

    贾敏想了想,摇头说道:“还真不知哪篇大作出于她的手笔?”

    黛玉得意地与宝玉对视一眼,示意宝玉守口如瓶。贾敏又逼着宝玉非要他说,宝玉咳嗽两声,说道:“姑妈,就在您最爱看的……”

    黛玉一把捂住宝玉的嘴,宝玉含含糊糊地说的什么,贾敏一个字也没听清。

    三人正笑闹着,迎春、探春、惜春、宝钗、湘云一起来了。花团锦簇,挤了一厅的人。

    贾敏一把拉过惜春,搂在怀里,抚摸着她的小脸,赞叹道:“这么小,画的那个《小和尚挑水》真好!这么有禅韵的画稿,该比你林姐姐的稿酬多吧?”

    湘云快人快语,抢着答道:“谁也比不上她,她这个月拿了六十两,四妹妹才拿了十五两。”

    贾敏一听,黛玉一个月竟然拿了六十两稿酬,心下也是吃了一惊。虽然不缺钱,但黛玉一个月例钱也就二两银子。

    看着这些姑娘们个个眼睛发亮,贾敏问宝玉:“你是在给她们攒嫁妆吗?即便是你爱护她们,这写篇文章就给这么多银子,你哪里能吃得消?”

    不等宝玉开口,探春等人就兴奋地你一句我一言地说起这《扬子杂谈》多么挣钱,简直就是个会下金蛋的鸡。最重要的是,这金蛋她们都有一份!

    虽说都是公侯千金,锦衣玉食,但哪里有自己能挣钱来得有底气,来得自由随心?

    贾敏终于搞明白了,《扬子杂谈》的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

    一是订阅和零卖。每一期卖出去的分数都在增加,月定、季定、半年定、年定的用户也在增多。

    二是商情介绍。

    湘云笑着说:“我最爱写这个商情介绍。”

    探春笑道:“你还有脸说。让你写篇介绍醉仙酒的文章,你倒先喝成了醉仙,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

    众人听说,又都笑了,七嘴八舌地说着湘云贪杯醉酒之事。

    原来那日宝玉拿来一坛酒来,要大家品尝下,为“醉仙酒”东家写篇推介文章,湘云当仁不让,左一盅右一盅地品来品去,不觉就醉了。

    遂出去纳凉,哪知醉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

    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药花瓣枕着。

    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

    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众人笑推她,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凳上还睡出病来呢。”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

    原是来纳凉避静的,不觉的因贪杯多喝了两杯酒,娇嫋不胜,便睡着了,心中反觉自愧。

    连忙起身扎挣着同人来至红香圃中,用过水,又吃了两盏酽茶。探春忙命将醒酒石拿来给她衔在口内,一时又命她喝了一些酸汤,方才觉得好了些。

    湘云被众人打趣,不但不恼,反倒与众人一起嘻嘻哈哈,笑成一团。

    正说闹得欢,凤姐、可卿和香菱也来寻宝玉,见众人都在,凤姐笑道:“正好都在,省得我一个个去找你们了。别光顾着拿钱,这个月你们该出的捐助银子快快给我交齐了,我好发放下去。”

    贾敏听了,好奇地问:“哪里又有灾荒了吗?捐多少?算我一份。”

    风姐抱着贾敏的肩膀头,笑道:“姑妈,您要捐多少都成,只是得先有资格。”

    贾敏更奇怪了,笑道:“出了奇了,捐款还要有资格?你给我说说,要什么资格?看看我够不够格?”

    宝玉笑着刚要说话,探春已经开口说道:“姑妈没有资格谁有资格?二哥哥不是来请姑妈出山了吗?姑妈写的文章只要被采纳,就按稿酬的十分之一捐款。作为《扬子杂谈》报童的薪酬。”

    《扬子杂谈》还有报童?贾敏真是越来越稀奇了。

    穿着带有《扬子杂谈》标志服饰的报童,穿街走巷送报卖报,已成为姑苏城一景。

    扬子书院还没开讲,《扬子杂谈》已家喻户晓。

    贾敏心下赞叹,越发觉得宝玉是可遇不可求的良婿,必须早日把女儿和宝玉的亲事定下来,以免迟则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