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本战国时代之忍国崛起 » 第十二章 村中武士

第十二章 村中武士

    大冬天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活动。

    山口一助也从城里评定回来了。在家庭晚饭时,带来了一些消息。

    现在因为家境殷实了的原因,不但山口家,村里很多家都开始吃三餐了,即便是大人不吃,也会给小孩准备,就因为道顺为村里孩子找肉食的缘故,大人们也都开始重视孩子发育了。

    在晚上吃饭时,一助告诉道顺,本来下级武士是没有资格参加评定的,但由于是新人入职,且去年因为表现优异从而获得了一份感恩状,一助今年评定主要是去混个脸熟和受赏,并当面感谢主公栽培之类的活。当今藤林家家主是藤林保甲,也是伊贺郡出生,按华夏人的说法,一助就是他老乡。

    而楯冈村长就是藤林保甲的叔叔,藤林正兴。

    伊贺国在古代属于近畿地区,日本古代核心区域,村里有姓名的都是祖上当过武士的,但后代没什么出息就回归平民了。

    像山口一助这种从平民升级为武士的,其实是极其难得的。

    一方面是他家里确实做出了贡献,为领主增加了每年大概两百贯的收入。

    另一方面也是藤林老家乡亲,属于嫡系派别的,祖上都知根知底,用起来也放心。

    日本文化其实和中国没什么大的区别,人心都是有亲疏的,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贵人,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其中关键逻辑。

    就像道顺现在培养山口组那群孩子一样。

    因为都是一个村,而且从小玩到大的,再加上邻里家亲都相识的关系,这羁绊就深厚了。

    所以道顺传授起来也是尽心尽力,因为他不怕下面人背叛,一方面是价值观灌输教育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大的背叛动机。

    言归正传。山口一助这次能晋升,是藤林正兴运作的结果。所以,道顺早就跟他爹说过,鱼获的收益分成他家一点不沾染,税收以外的全部归于村长安排,当日,村长可是说过,吃不完的鱼,将出售给京都行商,会给道顺一份收益。

    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里子,这份收益一助在得知晋升之后就回给村长了。投桃报李就是如此。

    村长也是接受了这份善意,毕竟武士的俸禄可比足轻多了三倍以上,这就是善意而已,根本不算什么利益交换,而成为他的家臣,那大家本来就是一家人了,也不必太客气。况且,大家都是口头说的,也没有字据,就不存在其他闲话。

    藤林正兴年纪大了,除了大评定,很少参与藤林家的活动了。

    楯冈村还有一个武士,叫竹野业茂,忍者武士。岁数有四十多了,早年就追随藤林正兴,道顺记得他浑身上下没有一点特别之处,果然,又印证了电视剧都是骗人的,忍者这种职业就不能特立独行或者长的奇特,太帅或者太衰都不适合做忍者。

    竹野业茂家中有也有几个孩子,因为平时出任务时间较多,所以都疏于管教,不学无术,没什么出息,后来他有一个儿子跟着道顺山口组混,最近每次回来都肉眼可见的进步着,看到懂事多了,知道儿子各方面都长进不少,他也对山口家拜访过并表示过善意,送了一袋海盐过来。那时候道顺才认识竹野业茂原来是村里三武士之一。

    而道顺家经过几代人繁衍,在楯冈村也有不少亲戚。

    就数两代内的,道顺他有两个大伯,一个舅舅。这三家人也都在楯冈村居住,而这三位长辈也都是村内地侍足轻,他们家族在藤林家眼里也算是满门忠勇之家了。

    山口一助介绍完这次回来的消息,对道顺神秘兮兮的说道:“乖儿子,我给你带了个礼物回来。”然后又对着妻子和两个小儿子补充道,“当然,我也不会忘记叶子人人都有,哈哈哈。”说罢,他从带回来的布兜内掏出了几个物品,给道顺面前递了一叠纸,一支毛笔,一块墨,还有给叶子的木梳子,一匹丝绸,以及摆放在桌面上全家人都有的糖果点心和干果。

    看着眼前这些,道顺不由得拿起糖果就吃了一颗,啧,糖味真是怀念啊,这可是隔了一辈子的味道,含在嘴里,道顺眯着眼回味着。然后又拿起一块干果,居然是柿子,啧,又是一个隔了一辈子的美味呢,但是道顺嘴里糖还没吃完,只得将柿子拿在手里,眼巴巴的看着,一脸渴望的表情。

    一助就不免有些意外了,这小子从小就早熟,还以为他会拿起纸笔来呢,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眼前吃的糖果,连自己都没吃过呢,小孩子当然会被吸引。

    一助笑着说道:“慢慢吃,来,老婆大人喜欢吗?”一手递给叶子一个柿饼。

    “嗯,真好吃,叶子上次吃到柿饼还是在小时候呢!那时候爹爹也是从城里回来,真是令人怀念呢。夫君,叶子真的太幸福了。”叶子吃着柿子,睹物思情,满满的幸福感混杂着怀念的泪水在眼睛里打滚。

    “叶子,有你在我也好幸福,道顺也是。”

    “给市丸和菊地丸也吃点。”一助分给两个小儿子各一部分吃食。然后说道,“菊地丸就算了,还这么小,要不明天把糖化了放米糊里再喂吧。”

    。。。。。

    一家人欢乐的度过了一个晚上。

    这纸笔在寺庙也是有的,道顺早就想顺过来用用,但奈何寺庙老和尚看的紧一直没得逞。

    这回可以更有条理的计划一些事情了,可以把思路都记录下来,这样做事和培训更合理,安排也更方便。

    第二天,道顺拿着纸笔又踌躇了,在屋内来回渡着步,桌子上写了一段:

    “元服前任务。

    1,改善伙食,增强体质打基础;✓

    2,培养势力,稳定发育待元服。✓

    3,。。。”

    寺庙旁的那片地,虽然也在村外偏东,但毕竟就隔着村很近,那边也有僧侣耕种,但势力却不大,就养活了这座小寺十来号人。

    而山口组的活动地区也在东侧,去玩玩还可以,要是建据点,那必定被制止。

    有空得去村周边好好看一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