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本战国时代之忍国崛起 » 第十九章 取蜜

第十九章 取蜜

    夏日炎炎,又是一次山口组秋名山拓荒之旅。

    道顺让九个组成员自行前往秋名山山顶拓荒,剩下一个组十名成员,背着三个箱子,三套防护服,以及一些布兜网兜之类的工具,准备前往取蜂巢。

    在去的路上,道顺想到蜂箱位置的问题。本来计划放到秋名山据点,毕竟那是自己地盘。但放秋名山不是不行,以后秋名山人多容易出事情。蜜蜂伤人是避免不了的,而蜜蜂蛰一次自己就挂了,更是一种损失。

    所以,他准备在高见山找一处阴凉处放置蜂箱。这位置还不能离高见山和秋名山主道太远,远了不好守,毕竟放蜂箱的地理位置没多少讲究,所以对只需要平坦,不受山洪之类的自然灾害影响就行。

    于是,道顺找到高见山山顶附近,面向秋名山一侧的一个平台。那是一大块突出的平坦山岩,距离主道200米左右。山岩上方五六米,被大树枝丫层层遮蔽着,阳光只有在早晚可以晒到,即便是夏天也并不热。这个平台不靠近看很难发现,比较隐蔽。

    好地方呀,道顺看了看这块平台大小,如果蜂箱左右间隔一米,估计能摆放两排各十几二十个蜂箱,足够大了!

    道顺先把地面稍微划分了一下,前三个蜂箱放置在靠外侧的地方,入巢口面相秋名山,每个蜂箱面朝秋名山的角度都不同,避免各自蜂巢的工蜂跑错地方,去了人家家里,蜜蜂的领地意识虽然不强,但飞错进了人家家里了,搞不好就会造成损失。

    放下蜂箱后,道顺又用事先准备好的几节竹筒,蜂箱底部四个细长腿每个都套上一节竹筒,然后再在竹筒里灌了一半水。这样,箱子就相当于悬在水上了,箱子四个腿在竹筒水里面支撑着箱体。一个防蚂蚁的设计就完成了,毕竟,蚂蚁也喜欢甜食,为避免不必要的竞争,道顺设计了这样一个装置,蚂蚁遇到水就会避开。

    在做好这一切时,道顺安排几人撤了,去取蜂巢。

    寻着记号,众人艰难的行走在山地里,弯弯绕绕了一阵,道顺忽然突然抬手制止众人,说道:“前面就是蜂巢了,诸位,刚才叮嘱过很多次了,不要怕蜜蜂,即便是它在你头上都不要动,蜜蜂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是你摸或者触碰它就可能会被认为是攻击!蜜蜂攻击人,自己也会死,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要有过激反应。听懂了吗?”道顺低声郑重说道。其实他也怕,这玩意他也是头一次,这都是纸上谈兵,理论知识,再说一遍也是想让自己再信一分。

    “是,组长!”众人十分信任,毫不怀疑。

    道顺听闻缓缓脸色,自己和另外俩人开始穿防护服。其他七人则是在远处接应。

    道顺套完防护服,活动了一下四肢,转了转脖子,感觉还行,受影响是肯定的。但活还能干,手套是鱼皮阴干制成的,不得不说,古代人脑子还真好,自己想做个手套防止被蜜蜂蛰伤,村民就拿出来鱼皮手套来了,果然,方法总比困难多,鱼皮手套戴着挺顺手。

    道顺找到了洞口,另外两个组员拿着工具布兜在一旁备着。

    道顺二话不说,顺者洞口开始扒拉,期间有蜜蜂不断飞出。他发现洞还挺深,又抄起锄头,在地面开挖起来,随着地面被渐渐扒开,终于找到了洞口通向蜂巢的地方,那一块土质相当松软。

    道顺发现洞口扩大的现象后,锄头立马就停止了,开始用手扒,爬出来的蜜蜂越来越多,终于他发现了蜂巢,顶层看起来特别硕大,圆盘状结构,道顺继续沿着蜂巢盘周围扒开泥土,随着地面逐渐扒拉开,蜂巢盘也整个落入三人眼帘。足足有五十公分大小,道顺又顺者蜂巢盘位置往下扒拉泥土,无数蜜蜂蜂蛹飞出,许多都趴在道顺头顶上,都有些影响道顺视线了,旁边两个组员看到这么多蜜蜂飞来,更是有点害怕的身体颤抖。但发现什么都没发生后,又渐渐镇定下来。

    最终,道顺取出顶层蜂巢,蜂巢蜜非常饱满,汁液都封存的严丝合缝。还有一些有花蜜的蜂巢还没完全转化为蜂蜜。道顺看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向队友召了召手,取来布兜后,把蜂蜜放入布兜。

    然后继续开挖,一层又一层,这次共取了五层蜂巢盘,最小的也有大碗碗口大小,最大的就是顶层,大概五十公分。

    取完蜂巢,道顺也发现一只与众不同的蜂蜜,个头比其他蜜蜂大了两倍,身形细长,估计就是蜂王了。他小心翼翼的把蜂王放到布兜里的蜂巢盘上,此时蜂巢盘上也有很多其他蜜蜂在簇拥着自己的家园。

    随后,他们仨又用网兜网了不少四散开来的蜜蜂,并把蜜蜂抓回布兜,做完这一切,取蜜基本上完美收工。这仨小不点盗匪就堂而皇之大摇大摆的走回去了。

    待走到半路看基本没有蜜蜂跟随,仨小孩就把防护服给脱了,七八月的山里,穿着一套密封的衣服,人出来时浑身汗水都湿透了,但仨小孩却是兴奋的哈哈大笑。道顺笑累了,想到蜜蜂在布兜可能会有损伤,赶紧说道,“走,我们去高见山蜂台,蜜蜂安置完成才算正真完成了。”

    众人听完也是迅速起身。不多时,十个人又一次来到高见山山顶处蜂台上。三人又穿上防护服。

    另外七个人这次没有走远,在视线范围内瑶瑶注视着前面道顺的操作。内心十分好奇和兴奋,时而闲聊着。

    道顺此时把蜂箱盖子打开,然后取出隔板都平放在地上,然后取出蜂巢盘,把蜂巢盘切割扮成几小块放在隔板上,用隔板的销钉把蜂巢盘与隔板连接固定住,这就是给这群蜜蜂生活的口粮了。蜜蜂将来会自己筑巢扩大蜂巢盘。

    依次固定好后小块蜂巢盘与隔板后,道顺把蜂王放在隔板一个蜂巢盘上,然后隔板放入蜂箱内插好,让其继续繁育蜂群。一个个带蜂巢盘的隔板依次插在蜂箱内后,道顺让另外两个组员把布兜内的蜜蜂全部倒入蜂箱,让其自己找各自蜂巢盘去,然后盖上蜂箱盖板。

    道顺又在蜂巢入口处摸了一层蜂蜜和蜂蜡,指引蜜蜂入巢洞口。

    做完这一切,道顺让人把剩余蜂巢盘都取出,然后把上面的蜜蜂都赶到蜂箱上,最后用最大的布兜盖住蜂箱,避免蜂箱内蜜蜂都跑了。为避免闷死蜜蜂,他又找了几个枝条撑开布兜,仅仅露出几个透气孔。这样以蜜蜂的天性,理论上能找到蜂箱入口,并进入其中安家。

    这个移植蜂群的箱子,就用了两个蜂巢盘,剩余三个蜂巢盘,道顺又把他分割成几块,然后固定在另外两个蜂箱隔板内,然后在蜂箱外围都摸了一把蜂蜜引诱其他蜜蜂群来筑巢。

    做完这诱蜂工作之后,道顺又找来几个石头压在蜂箱盖上,避免在山顶被风吹跑了,又发现这这箱子的一些其他缺陷,比如,箱子顶部可能不防水,不防虫等,会影响箱子使用寿命。算了,道顺不想那么多。这个待以后再考虑改进了。先验证养蜂可行性再说。

    最终,这活做了一天,终于完成。高见山蜂台初步落成。

    几百年后,高见山牌蜂蜜成为全日本最古老最受人认可的品牌。这也成为了历史教科书上写伟人山口道顺小时候经典励志故事题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