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本战国时代之忍国崛起 » 第三十六章 1550年初

第三十六章 1550年初

    秋去冬来,楯冈村里的景色悄然变化。

    秋风渐渐变得凛冽,树叶由绿转黄,再由黄变红,最终纷纷扬扬地飘落。

    山间的小溪流淌着清冽的秋水,水面泛起淡淡的涟漪。远处的山峦被薄雾笼罩,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

    村民们忙碌着准备过冬,他们砍柴、打鱼、收蜜、宰鸡、收蛋、储备粮食。

    村庄里炊烟袅袅,偶尔传来铁匠铺的叮咚声和木匠得时而传来的滋啦声,那是村民们在为冬日打造生活必需品。

    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透的柿子,与旁边晾晒的金黄稻谷相映成趣。

    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橘红色。寒风吹过,带来了阵阵凉意。

    村民们围坐在火炉旁,分享着一天的收获和见闻。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安详,仿佛这个小小的山村就是他们心中的整个世界。

    1549年楯冈老村及新村的经济统计计算出来了。

    总人口1735人。

    一年粮食总产量6000余石。

    年人均年产量3.46石,692斤。

    楯冈村粮食税收2400余贯石。

    村民年人均粮食到手2.07石,414斤。

    粮产基本解决村民温饱问题。

    楯冈村一年总鱼产125000斤。

    年人均鱼产量72斤。

    楯冈村鱼产年商业税收500贯。

    村民年人均到手鱼产43斤。

    刨去村民的基本肉食口粮,有的村民们还制作一部分熏鱼制品,以此出售给商人来改善生活。

    高见山养蜂场,东河养蜂场,南山养蜂场以及西山养蜂场扩张后合计80个左右蜂箱,与200个蜂箱满产还有差距,又由于扩张蜜蜂群而待产两季,所以去年只产出一次蜂蜜,总产量300余斤。

    而因为要养蜂群有半年蜜蜂断供,这一次上野屋老板竟然主动提价,涨到了25贯/斤(之前计算是一罐5两,售价10贯,以后统一论斤计算。),这意外之喜让道顺的蜂蜜年销售量达到了7500贯。

    楯冈村年蜜蜂商税3000贯,竟然超过了田产及鱼产之和。

    而道顺也收获了4500贯,这次与上野屋交割时除了给出500贯铜钱外,道顺要求剩余款项都是金银小判结算。

    在这时代,1两银子=10钱银子=100分银子=1000文永乐通宝。而10两银子=1两金小判。也就是说1两金小判等于10贯铜钱。(古代金银都不是千足金,甚至连足金都不是,含量都在百分之七八十左右。)

    去年一年道顺赚得4500贯,换成了500贯永乐通宝(1875公斤),外加250两金小判(12.5公斤),以及1500两银小判(75公斤)。

    这交易起来可比铜钱轻多了,上野屋老板也非常高兴,不过道顺只要求银子用石见银,金子用甲州金。

    原因自然是成分的关系,这年头金银比例参差不齐,日本只有这两种金银排在行业顶端,是金银标杆。

    (小判是日本独有的货币造型,为方便阅读,重量以上文设定为准,实际四舍五入基本差不多。小判造型是扁平状的两端圆口中间长方形状钱币。与明朝常用的元宝造型有明显区分。)

    这样楯冈村纳税总数就是粮产2400贯+鱼产500贯+蜂蜜3000贯,一共5900贯!

    而去年总纳税才2200贯。税收增加了3700贯,同比上一年翻了1.5倍以上。

    而常规军备方面,楯冈村常驻备队有1侍大将,1武士足轻大将,2武士足轻组头,150农兵足轻以及25精锐足轻。

    这武力规模在村级而言是比较强大了。

    而能达成以上贡献,山口家是始作俑者,更是全程参与,功不可没。

    开拓准备历时近两年,正真开拓又花了一年半的楯冈新村拓荒,终于开花结果。

    位于伊贺国阿拜郡内的藤林家主城。

    1550年年终评定会,开始了。

    藤林家在这一日,聚集一堂,对一年的内政进行总结和评价。家督藤林保甲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深沉。

    “藤林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各位的辛勤付出。但有一位家臣,他的内政功绩尤为出色,值得我们特别表彰。”正兴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赞许。

    他接着说:“藤林正兴,你在楯冈村负责的内政工作有条不紊,无论是粮食增产,还是武备发展,都做得井井有条。你为藤林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众人的注视下,藤林正兴谦逊地低头道:“谢家督夸奖。臣定当再接再厉,不负家督厚望。”

    正兴微笑着继续说:“经过我的深思熟虑,我决定升任你为部将,返回主城统领藤林家的内政工作。相信你的才能和智慧,定能带领藤林家更上一层楼。”

    “多谢主公!”

    藤林保甲有如此任命,并不是因为看重家臣能力和功绩,而是藤林正兴年迈,基本上就赋闲在家。

    那看在楯冈村有如此功绩的份上,正好拉他一把,进入藤林家主城内休养。

    家督藤林保甲继续说道:

    “山口一助!”

    “去年楯冈村町贡献,我已经看到了!好!很好!非常好!”

    “为家族增收增产,军备也建设的非常出色!家中武士应以你为表率!”

    说罢,藤林保甲扫了一圈评定会上的其他武士,同僚们都恭敬的低头听训。

    藤林保甲继续说道:

    “命:楯冈老村和新村合并,合并后名为秋名山村。”

    “山口一助升任侍大将,所领秋名山城,领俸禄500贯!”

    “秋明山村所领直属于本家!”

    山口一助跪在正兴面前,目光微微闪动,低头道:“谢家督的夸奖。臣倍感荣幸。家督的信任与支持,是臣得以发挥所长的最大动力。臣定当加倍努力,不辜负家督的期望。”

    正兴微笑着点头,表示满意。他继续说道:“藤林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付出。我希望你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精神,为藤林家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是!”

    评定在一片和谐中落下帷幕。

    山口一助和藤林正兴一同出了评定间。

    藤林正兴看起来一幅波澜不惊的模样。毕竟,他本来就半退休了,能在这时候还升一级,回到城里也便于生活。

    他俩个还互相恭贺了一下,然后告辞回去。

    只是,山口一助内心还是有点想法的。

    作为这个时代的人,他深知财不露白,以及有财必定要有相应的实力。

    而山口家在今后这两年必定会遭受考验。

    因为,山口家收入太多了。

    今年的评定,上半场他非常满意,自己多年来付出没有白费,终于可以翻身做主,有望成为一村之主。

    只要成为一村之主,那山口家发展将没有障碍,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而下半场,得知自己却只是一个山城的城主,所领领地仅是秋名山城,而楯冈老村和新村的产值通通都成为家督直辖,自己堂堂侍大将还是领固定俸禄。

    而楯冈村不再是成为村长藤林正兴的所领,变成家督直辖了。

    山口家辛苦了这么多年还是得做他人嫁衣。

    这年头要立足还是得靠实力啊。

    山口一助不知道,自己随着身份的提高,野心也在缓缓成长。曾经作为农兵地侍时,他根本不会想这么多,甚至,连武士这个身份都是可望不可及的。

    人,都是一样的,屁股决定脑袋。在什么位置想什么事情。

    在这次评定会上,家督想的是为家族增加一大块蛋糕,5900贯年税,分出个一个部将和侍大将的俸禄是绰绰有余,自己还有大半蛋糕收入。

    家督知道藤林正兴,一个已经退休的老人,对野心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只想安安稳稳的度过余生,在城里养老条件更好点,而且身份提高不但年俸更高,身份面子也更大,是比较欢喜的。

    而家督了解到的山口一助,只是一个农民地侍提升上来的武士,毫无根基。能给他一个领地恐怕都是难以置信的惊喜了。

    而家督之所以给他一个侍大将领主的职务,还是看在道顺的份上。此子太过妖孽,值得拉拢培养。

    而山口家还欠自己一屁股外债,木隐里已经快完工了,后面还得靠藤林家培训忍者,而忍者的培训岂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家督对于山口家可以随处拿捏。

    对家督而言,能给山口一助一个拿薪水的侍大将领主,已经是非常慷慨大方了。并且,家督也知道山口家不缺钱。

    一助在暗自郁闷了一下后,也是在会后受约,在藤林家本城又大家伙热闹了半夜。

    回到家中,老爹一助躺在床上回想到,这一年1549年终于结束了啊,这日子越来越好又怎么感觉越来越不稳妥啊。

    山口家还有一项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孕育着。

    经过小半年的发展和建设,外番山已经新落成了2座外番山鸡养殖场。

    还修建了一条从秋名山环山路至外番山的山路,这条路能快速修通还得益于早几个月建立的西山养蜂场,外番山是通往西山养蜂场的延伸段。

    小鸡孵化培育方面,除去自然死亡的小鸡,陆陆续续孵化培育出成活小鸡达到了500只以上。

    这些鸡有300只圈养在外番山鸡试验场,现在试验场已经扩建了一轮,这里将成为小鸡孵化基地,基地里到处都是鸡窝,母鸡们除了吃,基本都在孵化。

    甚至,冬天为了保暖过冬,农户在鸡棚周围都围了一圈茅草保暖。

    而长大后的小鸡,则将转移到外番山鸡养殖场饲养。

    外番山鸡养殖场内各有一百只左右的小鸡正在缓缓成长。

    之前,道顺准备培育野菜失败,有一个主因就是供大于求,村落里基本没多少需求,卖出去也没有竞争力。

    而外番山鸡养殖场建立后,道顺也就把之前丢弃的野菜种植又拾了起来,把这个想法给老爹一助说了后,一助也是非常赞同。

    于是,各种人为种植的野菜就成为养鸡场主食来源之一。

    草饲山鸡估计瘦肉比较紧实Q弹好吃,因为脂肪少,适合烧烤料理。

    但道顺计划中应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鸡肉口味,另一种是饲养一些谷壳和杂食类的山鸡养殖场。

    谷壳和虫子等饲料具有相当多的油脂脂肪含量,吃这种食物长大的山鸡,它身上的脂肪含量将比较高,适合炖汤料理。

    现在两个外番山鸡养殖场就是这样区分饲养的。

    而多余养殖场的蛋,自然被山口家笑纳了。

    目前的鸡蛋产出连在村内消化都不够,自然没有出售,而没有售卖就没有商税上缴。

    而外番试验场的小鸡养殖工作,将是未来山口家拓展的新希望。

    一助对此非常关注,老爹一助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三件事,修炼武艺,训练士兵,另外就是外番山鸡养殖场的巡视。

    而新一年度山口家的各项支出安排又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