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本战国时代之忍国崛起 »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1550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日本后奈良天皇天文十九年,庚戌年(狗年),这一年道顺10岁了。

    去年相关时政大事。

    1.上一年度发生了震惊全国大名们的大事。近畿三管领之一的细川家竟灭亡了。

    这个曾经在近畿道叱咤风云的室町幕府顶梁柱,细川家就这么轻易的消失在战国历史进程中了,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一震惊全国的大事,就由三好长庆主导,他在四国地区举起叛旗后,三好家立即杀入近畿道。

    细川家因内战家中实力消耗,以及不得人心的执政方略,导致被三好家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最终,细川家彻底战败,细川家督晴元被赶到近江,开启在六角家隐居生活。

    从此,细川京兆家再也没有担任过管领一职。

    2.松平家现任家督广忠,被家臣砍死,据说还是意外。

    今川家夺回了西三河领地。

    足千代(松平元康)成为骏府城人质。

    3.长宗我部家夺得了加美郡,开启了土佐扩张。

    。。。。。

    窝在伊贺大山里的道顺,并没有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蝴蝶翅膀影响,历史依旧按照原有路径书写着。

    1550年1月下旬,午后。

    山口家,秋名山城,双子天守阁。

    山口一助和道顺两父子正站在阁楼窗前看秋名山外风景。

    经历了年终评定后的山口一助,在应酬了一场同事聚会后,也返回了秋名山城。

    道顺知道评定会上情况后,对老爹一助的现状也感觉有点独特,但想想也就明白了。

    藤林家在和百地,服部竞争中属于垫底的存在,相对最弱小。

    这就意味着藤林家督必然要想方设法的增加实力。就对他一门众藤林正兴的领地动手了。

    而藤林正兴也是聪明人,而且也没什么私心和野心,就顺水推舟,升职回去城里养老。

    而家督顺便也升了道顺他老爹一级,可能是免得让人说其吃像太难看。

    说白了,山口家现在就是鱼肉,产出割给谁其实都一样。一助这次能升职侍大将,并从村级城代升级为村级城主,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所以,鱼肉就不应有想法。

    道顺看老爹一副心里有心事的样子,于是开口说道:

    “老爹,家中侍大将才几人,您这个职务在家中已经算重臣了。”

    “秋名山城这地方很好,会是我们山口家崛起的发祥地。而且,藤林家为建设此城也投入了不少钱财施工。算是非常不错的奖励了。”

    “如今,我们家还太弱小,根基不深,而秋名山城附近就是咱们家坚实的根基。您要把村镇建设得更好,那必定会有更多村民支持本家。”

    山口一助听闻后转头看向道顺,说道:“确实如此啊,儿子,你这想法让我踏实了一些。”

    “不说这些了。去年我们家收入了4500贯,这笔钱你准备怎么安排?”一助转移了话题,现在得着眼于军备建设。山口家往后只会越来越富裕,必须建设一支忠心的备队来守卫这份财富。

    道顺想了想,说道:“木隐里快要建设完成了,我打听了一下,请个下忍培训师范年俸在60贯左右。”

    “请个中忍师范来培训要150贯。”

    “而要是请上忍师范训练,需要年俸300贯。”

    “我准备请6位具备各方面特长的中忍给山口组训练基础忍术,再请一位上忍定期教我和优秀突出组员。花销1200贯”

    “再加上山口组成员的活动经费预计在800贯。”

    “这样的开销就花去了2000贯。”

    “剩下2500贯就由父亲安排吧。”道顺把话说完了。就是要留下2000贯给自己培养班底。

    而请忍者师范价格之所以这个价,那是因为忍者要传授技艺,会用忍术和会教忍术是两个概念。

    忍者师范要比真正的忍者具备更高的能力,因此会有更高的收入。

    而忍者,在这个时代大名眼里也仅仅是基层,足轻一级的,即便哪个足轻在厉害也不可能拿到几十,上百贯。

    但忍者其中的佼佼者,也会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利益,这部分人必须都有着真才实学,基本没有素位尸餐者。

    一助也知道,山口组那群人对自己家小子言听计从,是一群好帮手,值得山口家培养。

    而且,山口组其中一部分成员已经成年,不能再以幼儿班看待。

    山口组可以说是山口家另一只军备力量。

    每年也是有表现奖励收入的,这可以视为年俸的另一种形式。

    虽然山口组成员目前收入不稳定,且不多,但别忘了,这群人接受的教育也可以成为另一种收获。

    不交学费还有成才的机会,甚至表现优异者还有奖励,组员们明白这一切都是组长的照顾,所以都极其努力的学习和锻炼者。

    一助点头说道:“好的,那剩下2500贯就由为父安排。”然后他摸了摸下巴,斟酌了好久才缓缓说道:

    “目前2个武士总年俸是160贯,25个足轻的年俸维持费用总数在500贯。”

    “今年,武士再提拔3人,凑五个足轻组头,总年俸提高到340贯。精锐足轻增加到50人,足轻的总年俸1000贯。”

    “再给这些足轻配置一下武备,就基本差不多了。”

    “山口家在有5个武士和50精锐足轻的保护下,应该没什么多少问题。今年暂时就这样计划。”一助说道此处,也暗自郁闷,自己这500贯薪水基本没啥作用,目前顶多就是改善一下生活,全家武备基本都靠道顺那边山口组收入撑着。

    道顺想了想也觉得没啥毛病。于是点头示意没问题。

    道顺又想了想今年收入,养蜂场上半年还得和去年一样养蜂群,不能收割,因此没有收入。

    待到年底会有一次接近满产的收割。也就是200个蜂箱的产能,预计年底产蜜会达到1000斤左右。

    于是道顺又想到如果上野屋按照去年25贯一斤收购,那不得25000贯呀。就算价格因为产能上涨关系下跌一些,预计15贯一斤还是能保持的,那也是15000贯呢。

    去掉税收四成,预计年底能有9000贯收入。

    想到此处,道顺就感觉稳妥了。

    还是想想怎么把山口组众人训练起来,成为他正真的左膀右臂。

    道顺从6岁建立山口组,到现在已经10岁了。

    而山口组的成员也陆陆续续的成年,最大的一批已经17/8岁了。

    如果是之前,都可以帮家中做农活了,也可以成家立业开拓新田。

    而现今这批孩子都继续追随山口道顺活动,不仅如此,楯冈老村这代年轻人几乎都是山口组成员。

    特别是山口组女子,思想都比较独立,因为曾经道顺说过女子能顶半边天,而不仅仅是男人的附庸或贤内助,更不仅仅是生育工具,而是要和男子一样活着是有追求的。

    现在老村家里面也逐渐发生变化。

    新老观念冲击下,有些矛盾不可避免的发生。

    曾经的楯冈老村有一百一十多户,现如今依旧。

    年轻一代几乎都没分户出去,而新生儿还在继续诞生,这四年间又出生了近百婴儿。

    而中老年人在这四年间也去世了三四十位。

    这一现象其实也正常,而且是发展阶段必定出现的事情,自然生育率大于自然死亡率。

    但农活还是那么多,因此,需要人耕种,需要年轻人顶上老一辈的工作。

    山口组几乎抽空了楯冈老村30后40后这一阶段的所有年轻人。

    这山口组如果不调整,那必定影响老村经济基础。

    道顺也知道这个情况了,这还是母亲叶子提醒的。

    道顺觉得自己还是年轻了,想法不够周到。

    于是他准备换个方式培养,以及山口组的人员配置。

    他将以忍军方式改建山口组,区别于老爹一助的武士体系。

    道顺准备先将原先山口组解散,成立城立山口中心学校,自己担任校长。这是明处的安排,也可以加深秋名山城对秋名山村的影响力。

    另外,他准备成立木隐里忍军,设首领为火隐,仅仅是代号,无名无姓,第一代火影便是山口道顺本人。这是暗处第二个身份。

    木隐里将发展一支常规忍军,配置依据自身实力进行,以现代军队方式建立体系。

    作战部队以十人为一个班,并设立班长一名,人数11人。

    三个班为一排,设排长一名,人数34人。

    三个排为为一连,设连长一名,人数

    103人。

    以此类推。

    另有辅助类的医疗及侦查队,这样的忍军组织区别与武士足轻体系的关键,就是战斗人员的素质。

    而训练出这样的人员必定要付出更多代价,道顺一时半会也养不起那么多。所以只能徐徐图之,自己有多大实力就发展多大。

    道顺想法不止于此,他还准备成立一支最忠心的暗部,专职干一些不可言之事。

    现在,山口组已经有三十多位年轻人成年了,他们实际会的东西可能不多,但绝对会比这个时代的人更懂得思考,更加聪明,会识字,明白自己的人生意义,对道顺言听计从,视为神明。

    这一天。

    道顺找到这三十多位年轻人,将他们集结在自己天守阁评定间内。

    一下子坐了几十个人,使得这个村级天守的评定间略显拥挤。

    道顺看着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诚挚的语气缓缓说道:“各位,你们都经历了山口组四年的教育,成长的都非常优秀。”

    “而为了履行我们的誓言,为结束乱世,长治久安,我们必须靠实践努力,靠万民共进,靠你们引领!”

    “如今!我们山口组即将迈入新阶段。”

    “山口组将改称为城立山口学校。城就是秋名山城。学校就是学习的校园。”

    “这样的组织,未来,将开遍全国!使得人人有了解真理以及改变命运的平台。”

    “而你们当中,将会各自有任命。没有任命的,将返回各自村庄,用学到的知识去带领村民共同努力奋斗。”

    接下来,道顺拿起一张准备好的任命状,说到:“竹野内一!”

    “嗨!”评定间内,一个年轻人恭敬的低头回应。这位是楯冈村武士竹野业茂之子,他老爹也就一年回来几次,很少见到。一般都在国外为其他势力大名服务。

    “鉴于你平时成绩优异,表现积极,善于教导组员,特聘用你为村立山口学校教员,负责秋明山城基础教育工作,年俸30贯。希望你能为秋明山村民教导好下一代,这是未来的希望!上台领取任命状!”

    “是!”竹野内一恭敬的走上前去。

    道顺把任命状递给竹野内一后,又开始拿起任命状翻读。

    “任命玖月为城立山口学校教员!年俸30贯”

    “任命佐仓为城里山口学校教员!年俸30贯!”

    “任命三上为城立山口学校教员!年俸30贯!”

    “任命木村为城立山口学校教员!年俸30贯!”

    “我山口道顺本人将是城立山口学校校长!”

    “校舍将建设在秋名山城山腰处二之丸内。”

    “以上五位!你们的任务就是到秋名山村通知和要求村民,在今年3月初,安排适龄孩童开始接受山口学校学习。包括山口组余下的未成年儿童,都将转入该校学习。”

    道顺在安排完教员人事后,立即下达一条任务。

    “是!”五位教员异口同声领命道。这佐仓和玖月是女孩,也为教员队伍增添了不少亲和之感。

    “你们可以出去了!”

    “是!”

    接下来,道顺说了一些人名字,这群人将会返回村内继续务农,这些人有的家里是独子,有的成绩较差,有的就是因为家里需要男丁,因此,道顺都让他们回去好好务农。

    众人虽然不舍,但也没有办法,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出人头地的,能学到一些本领,也算是收获不少,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清楚,所以他们还是都非常感激道顺。

    这群人告别之后,天守阁内就剩下12人了,10男2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