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咸鱼暴君 » 第二十五章 朝堂,斗奸臣,其乐无穷(一)

第二十五章 朝堂,斗奸臣,其乐无穷(一)

    “陛下,十三岁是小了些,不过实属可婚配年龄。”王承恩道。

    这个崇祯知道。

    两个贴身伺候的小宫女,也只有十三岁。

    萝莉娶回后宫,从小玩到大,挺有意思……不对,我不是那种人。

    崇祯心内明了,朝臣觉得眼下后宫无人,动起了心思。

    若能献女入宫。

    一来巴结了皇帝,也让皇帝转移视线,混淆视听。

    二来,建立与皇帝的紧密关系,获取地位与权势。

    借口冠冕堂皇,说什么考虑社稷千秋万代。

    他们要是真为皇帝和大明考虑,在京师危难之时,就该把贪污受贿的财富交出来,而不是守着万贯家财喊穷。

    现在京师危难暂时解除,他们又谋划起来了。

    朝堂上多得是成精的文人,嘴巴油滑,善于察言观色,奉承拍马。

    李自成、范景文等真正忠心的臣下,没一个提到这些有的没的。

    满清大军压境,这个时候纳个毛线妃。

    “不破建奴不纳妃!”崇祯坚定的道。

    朝堂一静。

    几息后。

    “陛下圣明。”

    朝官齐声山呼。

    皇帝金口玉言,表现了破建奴的决心,众人从崇祯的目光与语气中,看出无可撼动的决心,这个时候谁要再提献女,是自讨没趣。

    崇祯淡淡问:“还有什么重要的吗?”

    王承恩道:“翰林院检讨杨士聪、前首辅陈演等联名上奏,请求陛下收回永不收服的成命,并加一成农税,以补充国库,解决军饷欠缺问题。”

    玛德智障!

    不得不骂街了。

    许多农民都因为吃不上饭,民怨四起,起来造反,你特么还加赋税,逼更多人造反?

    不,这两人不是智障,是巴不得大明早点亡国啊。

    崇祯洞察之眼扫过去。

    杨士聪忠诚度23,陈演31。

    这真是心怀鬼胎的大奸臣了。

    他们身居高位,口口声声是为大明着想,为皇帝解忧,但实际上是在坑害大明,坑害老子这个皇帝!

    关注他们身上时,一些后世记载的相关资料,浮现脑海。

    陈演。

    顺军快攻到京师前,辞掉首辅,却因太多银子没能搬走,不想空手离开,以至于滞留京城。

    之后他投降大顺,为求活命和表忠心,贡献十几万两银子,并劝李自成登基。

    魏藻德。

    现任首辅,平时喊穷,反对崇祯向大臣募捐,后来投降顺军,却能捐献出几万银两。

    杨士聪……

    这些人能混到现在的地位,不可能是真傻,不会不清楚再加增农税的危害,但他们依然这样说,是何居心?

    老子可不是以前那个关在皇宫这座大笼子里的睁眼瞎皇帝。

    在老子面前,你们玩不转。

    崇祯面上笑了笑,道:“要朕收回成命,还要加农税?但朕正在考虑,三五年后永不收农税。”

    此言一出,哗然一片。

    “什么,永不收农税?老夫是否听错了?”

    “没听错,陛下是这样说的。”

    “不可,万万不可!农税是朝廷立国之本。”

    “是啊,陛下万万不可这样想,国库本就空虚,还欠着许多军饷,倘若不收农税,那朝廷用度,军饷俸禄,况且大敌当前……”

    “陛下,老臣附议杨检讨与陈阁老所奏,亲陛下收回永不收赋的成命,并临时加征农税,以资军饷,如此方能抵抗建奴大军啊。”

    开始表演了。

    百官许多人从各个角度,引经据典来反对。

    百官中。

    有的人,可能确实替国家考虑,反对是因他们不了解内情。

    但也有的人。

    是不希望失去一个敛财渠道。

    免除农民一切赋税后,那些贪官污吏就无法打着国家的旗号,向平民摊派加税,从中获利。

    崇祯看戏似的瞄着百官的嘴脸,吸口一口烟,缓缓吐出烟气,悠然道。

    “都闭嘴。”

    皇帝发话,大臣顿时鸦雀无声,不敢说话。

    嘈杂的金銮殿,一下子安静下来。

    昨天浴血杀伐的神勇表现,让皇帝的威望,攀升到了顶峰。

    这也是朝臣们虽然心内积累诸多不满,也不敢大闹朝堂的原因。

    “银子的事,不劳你们费心了,老王,给他们念个数目。”

    崇祯目光转向隔壁的老王,嗯,没有老二的老王。

    王承恩把国库收入,宣读了一下。

    满堂震惊!

    “额滴娘咧!”

    “老天爷……”

    “二二……二千多万两,银子??”

    “太好了!天佑大明,天佑陛下啊!”

    精于算计的朝臣最清楚,二千多万银两意味着什么。

    大明历任皇帝,从未一天就入账二千多万两银子。

    群臣欢呼雀跃。

    “且慢……顺军上交的一千多万两中,有些是从我家……取走。”陈演犹犹豫豫的小声道。

    闻言,众官冷静下来。

    许多人想起,家中也被顺军洗劫过一遍。

    京城被顺军攻破后,刚开始李自成答应秋毫无犯,但没过多久,顺军中不少人开始破门而入,一家一家洗劫过去,

    崇祯从李自成的禀报中知道,纵兵抢掠的,主要是刘宗敏一派的将领。

    直属李自成的兵将,大都能受李自成军令约束。

    昨夜,李自成把所有纵兵抢掠奸银的一百多名将领,以及作恶多端的兵士,统统斩首示众。

    也等于是把刘宗敏一派,清洗一遍。

    李自成获得队伍的绝对掌控权,然后抽调出最精锐战兵,与禁卫军、京营抽调的精兵,合兵一处,归崇祯直接指挥。

    违令的兵将惩处了,但抢来的财物,没有归还,统统上交国库

    抢掠过程中,损失最大的是士绅官员。

    能住奢华大宅院的有钱人,不是富商,就是士绅官员。

    大明商人地位低微,商业不太发达,而官场却贪腐成风,逼得商人不得不依附于权柄之下,因此当官的比商人更容易赚钱。

    顺军中的老匪,很清楚这一点,自然是主要盯着大户人家抢。

    一通抢掠下来,京官们损失惨重。

    听到王承恩报出李自成上交一千多万银子等财富。

    陈演最先反应过来。

    皇帝收入国库中的银子中,包括从他们家里抢走的家财啊。

    经陈演提醒,众朝臣面面相觑,表情古怪,像是刚吞下了一只苍蝇。

    周奎仗着是皇亲国戚,损失又特别严重,忍不住首先开口。

    “启禀陛下,臣家中遭贼兵大肆劫掠,所存财物罄尽,今后一家人恐怕难以过活了啊。”

    周奎,是周皇后的父亲。

    周皇后自缢身亡,没见他有多伤心,刚才也在谏言纳妃,说周皇后有个表妹,相貌与周皇后有七八分像,愿入宫中伺候皇帝,明显是希望周氏之女,继续入主大明后宫。

    周奎与他女儿周皇后,品行截然不同。

    之前崇祯向大臣借钱,周皇后熟知父亲嗜财如命,特意把五千两积蓄交给周奎,让父亲贡献上去。

    即便如此,周奎仍然扣下两千两,只借出三千两银子给崇祯。

    以上内情,那时崇祯一清二楚,只是看在周皇后贤惠的份上,不去动周奎。

    现在,说到银子损失,周奎倒是第一个跳出来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