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的第二十八年,我失去了系统 » 第二章 系统消失的那一天(二)

第二章 系统消失的那一天(二)

    司羿从未将自己想成过什么伟大的存在,但当他面对并承认了自己失去系统这个现实的第一时间里,他首先想到的,并非自己的统治会受到什么威胁,而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处于最基础也是最朴素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感情,在二十八年前,司羿出生于这个世界上并确认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后,他最先想到的,却是三百年后的事情。

    一八三九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百年屈辱的开端。

    从那之后,直到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才重新站了起来,而直到一九五三年,中国在朝鲜击败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后,这份屈辱才第一次得到了消减。

    一百一十四年的时间。

    中国人花了一百一十四年,才再一次和那些崛起的西方文明,重新站在了同一条跑道上,在那之前的一百年里,中国甚至失去了参与这场比赛的资格。

    但,这份屈辱的起源,到底要从何开始呢?

    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十五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十六世纪的宗教战争?亦或者十七世界的帝国主义时代?

    从古罗马的崩溃和衰落开始,东方文明曾经一度远超其它的文明,并在隋唐时期达到了巅峰,军事,文化,科技,社会制度使得中国一度成为了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元宋时期,经过军事衰落,蒙古入侵及汉化,中国虽然略有衰落的迹象,但凭借着强大的底蕴,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顶尖的那一批国家,并一直将目光投向了世界第一或者世界第二。

    在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有资格傲慢的,但在傲慢的目光下,那些欧洲人也在逐渐崛起。

    自一四五三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以来,已经过去了八十三年。

    欧洲人正在崛起,那些伊利比亚人在全世界殖民,一四九八年,哥伦布首次登上了南美洲的陆地,一五零五年,西班牙人设计出了西班牙方阵的雏形,并在此后的二十年里,这一战术阵型将使得火枪渐渐走上战场,取代旧时代的武器。

    欧洲人已经开始崛起了,可司羿却失去了他手中最大的武器。

    天朝的工业化才刚刚起步,费尽心思打造的蒸汽机比起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样子,此时更多的是像一个巨大的玩具,庞大,危险,容易故障。

    飞梭纺织机的出现让纺织业开始进步,但在采煤,冶金等领域,天朝仍然停留在手工业的程度。

    此时的天朝,比起其它国家并没有决定性的优势,只是依靠自身庞大的国力体量和优势有限的社会制度决定了自身的强大而已。

    但这并不保险。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也在巅峰时期,数代明君的出现让这个国家宛如秦一样,威逼欧洲诸国。可即使是这样,在十七世纪,上层的腐化和混乱的统治,仍然导致这个国家迅速的沦为了欧洲病夫。

    而就算是大明,在原时空中,明如此庞大的体量,仍然扛不住一次次的危机到来,最终被清灭亡。

    或许这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但是,即使不是清灭亡明,也会有顺,西等各种各样的势力,明末期,已经是无可挽回的地步。

    这也就是说明了,封建国家所谓的强大国力,实际上也极为有限,容错率仍然很低,一旦出错,曾经再强大的封建国家也会有亡国的危机。

    那么,怎样才能彻底解决这一点,使中国再也没有百年屈辱的可能性呢?

    司羿得出的答案是,工业化。

    不择手段,竭尽一切的工业化。

    工业化无法确保明朝是否能够延续下去,但是,一旦中国完成了工业化,凭借着中国的国力和体量,中国的容错率将会大到一个夸张的地步,只要不是全世界联合起来围攻中国的反华联盟战争,中国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再遭受百年屈辱那样的事情。

    ……不,以中国的体量来说,或许是哪怕被全世界围攻,也有可能坚持下来吧。

    而这,就是海棠叶计划的核心之一:工业化。

    海棠叶计划,司羿闭关一个半月的成果,虽然只是初稿。

    这一计划的目的便是司羿为了确保在自己失去系统后,即使统治开始崩坏,天朝逐渐走上历代王朝的道路,但中国这一存在,或者是中华这一概念不会消灭,更不会随着明朝的衰败而衰败,随着明朝的灭亡而灭亡。

    海棠叶计划被分为了三个部队:军事扩张,海外殖民和工业化。

    军事扩张即确保将原时空中大清的全盛时期地图纳入天朝的统治之中,并确保后世缅甸,暹罗,越南,马来亚,菲律宾及婆罗洲等地区在己方的军事力量投射范围内,构建起天朝的国防线,防止欧洲人的扩张。

    海外殖民则是鼓动国内已经完成汉化的少数民族和部分居住于偏僻地区的平民向澳大利亚及北美洲移民,一方面巩固国内的统治,减少国内的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则是确保未来工业化的资源产地。

    当然,还有一个不太好说的理由,那就是在司羿最悲观的预测里,中国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再一次衰败的话,有这些殖民地,至少未来可以割让出去而不至于伤及本土。

    只是海外殖民目前来说,对于天朝开销大,收益低,除了木材以外,目前天朝基本上也不需要从海外获取什么资源,因此这一部分司羿是计划细水长流,慢慢来的。

    而第三部分的工业化,便是司羿最看重,也是最不安的一部分。

    工业化,对于后世的人们而言,已经是耳熟能详的词汇。随便在后世找一个人来到这个时代当皇帝,或许他们不懂得太多,但至少,他们在教科书中学到的知识会告诉他们,要强国,就先工业化。

    当然,这不是真理,因为客观条件的变化,这也不一定是可靠的选择。如果在之前,司羿还有着系统的时候,他绝不会担心工业化的问题,因为那时候他有足够的自信心掌握一切。

    可是现在……

    别说掌握一切了,失去了系统之后,他甚至无法确保谁是忠诚的,而某个忠诚的人,是不是贪官,某个显得不怎么忠诚的人,说不定又是个绝不收受贿赂的清官。

    司羿没有看透人心的方法,在失去了系统之后,他更不可能点开一个人的状态界面,然后根据他们每个人的能力值,忠诚度,腐败度和特性来任命官员。

    眼前这个人会讨好自己,要不然任命他?可所有作品里,这样讨好皇帝的人一般可都是奸诈小人,不能信任,那么要任命另一个看起来铁骨铮铮,敢于反对皇帝意见的大臣吗?

    不,讨好皇帝的人也可能是为了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而做出的伪装,想要这样让自己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多事情。而铁骨铮铮的大臣也可能是为了讨得一个敢于反对皇帝的名声,实际上在暗地里则是完全相反的形象。

    到此时,司羿才发现,他已经太过于依赖系统了,失去了系统后,他几乎什么都做不了。

    必须回想起来,那些前世中受到的教育,他已经没有了系统,他必须依靠自己了。

    在太和殿上,司羿……不,此时他是明正德皇帝朱厚照了。

    朱厚照看着身前的文武百官,听着身旁的侍卫宣布了早朝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