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的第二十八年,我失去了系统 » 第五章 系统消失的那一天(五)

第五章 系统消失的那一天(五)

    “不同?这怎么说?”

    “若是往日的陛下,可不会让我等讨论这种事情,陛下的决策,我等只需要执行就是了,即使争辩,也得边做事边争辩,可是今日,陛下虽然言辞坚定,但却没有立刻要求我等执行,而是放任我等争辩。”

    “这,陛下虽然对我等文官刻薄,但也不至于因言杀人,如今及不避讳亦不因言论罪,就连那街头平民百姓,亦可商讨国事,我等只是争辩利害,并非什么大事吧。”

    官员摇摇头,但话语之中却有了一丝妥协。

    “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不过,我弘治年间入朝,今日之事,自陛下即位以来,实属罕见,也就稍稍多心了一些。”

    其实官员是记得正德皇帝曾经还有过这样一段时间的。

    正德元年,天子尚未与文官们达成交易,重建武将体系之前,天子当时便有类似于今日的态度。

    如今想来,那是正德年间至今日为止,文官们过的最好的一段时间了,宦官体系被大幅度削弱,天子也表现出了一副宽容仁厚的态度,使得当时的文官们认为,自己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然后,他们就一直被天子压制到了现在。

    天子是要放权了吗?

    这个想法在官员的脑海之中一闪而过,但他不敢确认,更不敢当众说出来。

    他是经历过那段朝政尽归于天子一人之手的时期的,那时候,天子所展现出的,几乎与神鬼之术的识才能力,和对天下一切事物的无所不知,击碎了当时大部分文官的幻想。

    一部分文官背叛了自己的集团,投靠了天子,说着圣人王已降临。一部分文官心灰意冷,决心告老还乡。只剩下他们最后一批文官,死死的抓着手中的权利,捍卫着最后的利益。

    若是在当时,谁敢对文官们说,不用担心,天子没有那么厉害,他迟早会撑不住放权的,那么大概也只会被当作安慰之语吧。

    但,真的如此吗?

    太祖也曾勤政,但人力总归有限。当今天子虽然表现出了不似人的能力,但是,如果这也是有极限的呢?

    按照天子此前所给出的那张庞大地图,如果真的实行下去,天朝的疆土将在五十年后,达到一个庞大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管理如此庞大的疆域,即使是以当今天子的能力,也难免有所局限吧。

    更何况,五十年后,当今天子便是七十有八,即使尚在世间,恐怕也已经年老体衰,面对更大的疆土,若不依靠一个完善的文官体系,又如何确保下一位天子亦能够展现出那惊人的能力呢?

    官员感觉自己隐隐约约抓到了线索。

    突如其来的长久计划,庞大的未来目标,越来越大的天朝疆域,已经崩溃的文官体系……

    陛下是想要重建文官体系,以确保未来的统治!

    官员感觉自己已经想到了天子的计谋。

    他略显慌张的将堂食吃完,并端着木盘去往回收点。

    天子设立的宫中就食就这点不好,没有专门的侍从服侍,官员们在吃完东西后只能自己把餐盘端到回收点,不端还不行,上一次有个没有把餐盘拿到回收点的,被禁军拦下,纠缠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当时陛下也在殿中,并且吃完后很自然的拿着餐盘去了回收点。

    再之后,那位官员就被帝党的人逼到告老还乡……那家伙才三十三,年富力强,结果被逼到‘告老还乡’,一辈子都不可能走正规途径当官了。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在陛下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后,仍然有相当部分文官不愿意妥协的原因。陛下很多时候,总是在莫名其妙的地方不分上下尊卑,对士人刻薄,对庶民又好的过分。

    这已经不是仁厚了,这叫做胡来!这叫礼崩乐坏!

    官员可是还记得的,他曾经见过还未继位时的陛下,那时候,陛下可是会对一位服侍自己的太监说谢谢的!

    但是,如果陛下愿意放权,那么……这些都不算什么大事。

    文官体系必须得以延续下去,这不是某一两个官员,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的事情,这是无数人利益牵扯的东西,即使时那帮帝党的人,所图的也不过是建立一个忠诚于天子的文官体系,而如果那一天,陛下说不需要文官了的话……

    官员打定了主意。

    周围也有不少官员吃完了东西,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借着吃饭的名义和周围的同僚讨论完了自己的事情。官员左右看了看,没发现几位老大人。

    也是,那几位老大人可是如今朝中为数不多的重臣,老臣了,轻易不会表露态度,更不会参与到这种借着吃饭的名义私下交流的聚会中来。

    几位老大人不在,为了这种自己一己之见还没有个定论的事情直接去府上拜见似乎也不太好。

    更多的官员们有着同样的想法。

    大家都是官场上混出来的,能混到朝会里站在大殿中的,也没有几个会是蠢货。而今日正德皇帝的表现与以往的差距虽然并不大,但在这些官员们的眼中,却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信号。

    不如说,他们之所以留在宫中吃饭,并趁此机会谈论此事,可不是真觉得宫中的饭菜有多好吃。而是这种行为本身就代表了自己的投名状。

    政治是利益的交换,没有人任何一方能够靠着不付出什么东西,就能换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官员们想要权利,皇帝想要长久的统治,自然而然的,双方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便会互相形成交易。

    在以往,天朝最大的问题在于,文官体系压根就没有东西可以用来和天子交易,可如今,既然天子表露出了政治交易的信号,那么,一些曾经甚至力主维护臣权的家伙,此时也起了心思。

    当然,这一切,此时仍然被掩盖在天朝的繁荣之下。

    满洲地区的女真部落在南下进攻朝鲜,试图从天朝军队每年一次的讨伐中求得活路。

    蒙古诸部落向天朝表达了臣服,吐蕃势力正在为了维护密宗的传统和自身的统治,顽固抵御着来着中原的军队和奴隶们的叛乱。

    南越的黎朝已然灭亡,交趾再次成为了天朝的领土,高棉和澜沧乘机崛起,朝鲜王国仍然是天朝最忠诚的臣属,日本的大名们在纷争中警惕着来自大陆的商船。

    在东方以外的世界,曾经强大一时的帖木儿帝国已经衰落,世界似乎终于彻底肃清了大蒙古国的残留,但万王之王似乎正将目光投向印度……

    波斯的崛起,奥斯曼帝国仍然处于最强盛的时期,俄罗斯终于得到了统一,并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里不断扩张,西班牙人踏上了新大陆,将一船又一船的黄金运回本土,塑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法兰西在百年战争后再度崛起,曾经强大的敌人英国,似乎却保持着原来的姿态。

    天朝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繁荣,昌盛,但这依赖着系统所建立起的一切,又能持续多久?

    至少,正德十三年,西历一五一九年的如今,天朝仍然国泰民安,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