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的第二十八年,我失去了系统 »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在翰林院里新分化出来的哲学系之中,如果要问这帮新学学生,如今大明有几位哲学家的话,他们的回答只会是同样的——两位,当今天子和王明阳。

    说当今天子的回答其实比较暧昧,因为根据天子自己的公开回应来看,天子表示自己的所有哲学知识和理论都是从他的老师那里得来的。可问题是,天子有几位老师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杨一清那几位学识是不错,但还没有达到开宗立派的程度。

    更何况,大家可从来没听说过天子还有过一位湖南人老师。

    而去除天子以外,如今大明最为推崇的,以及公认的一位哲学家,则是王阳明。

    同时,王阳明也绝非是仅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一位大儒或者哲学家而立于世的,王阳明对于朝廷而言,更加重要的身份,还是他作为旧文官派系的领袖人物。

    在正德时期,朝廷的官员变动十分剧烈,不少弘治年间的老臣除了识时务,及时投靠了天子一方的,大多数都被清退了,这也是天子刻薄名声的由来之一。

    但天子绝非随意清退老臣的,如果天子傻到谁不投靠他他就清退谁,那么来自文官体系的反扑也会让天子明白,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暴君是怎么亡的。

    天子是制定了一个新的游戏规则,在这一游戏规则里,核心玩法就是做事。

    工业化以及各种改革造就了大明急剧的变化,而变化又带来了动荡。对于保守的老臣们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了按照一切以稳定为中心的行事手段,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样的行事手段在大明急剧的变化之中是起不到作用的,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引发的矛盾,绝非旧封建时期掩盖问题的手段可以消除的。

    因此,借着这帮老臣没有来得及转变思维和行事手段,使得地方上开始接连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契机,天子清退了大批的老臣,并借机提拔了一批为了上位敢于做事的新生代文官。

    只是,这样提拔的文官固然能够让天子在朝堂之中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势力,但仍然无法彻底拔除旧文官体系。

    王阳明就是旧文官体系中被推选出来的新生代领袖人物。

    旧文官们的反应速度快到让司羿赞叹,无论是哪个时代,官员就是官员,在面对威胁到自身权利的事情前,效率简直高的离谱。

    旧文官体系迅速的适应了新的游戏规则,他们不搞抵制,反而顺应着这一游戏规则玩了下去。

    天子不是要能做事的官员吗?那我们就推能做事的官员出来,以王阳明为首的一批新生代官员在旧文官体系的倾力保住下,用最后的影响力前往了各个地方做事。同时,旧文官体系庞大的底蕴,人脉关系被用以辅助这些人,在加上各个世家文人的刻意吹捧,很容易推出一批‘能做事’的官员。

    那么,既然天子是要提拔能做事的官员,面对这一批人,又该如何呢?因为他们背后的立场原因而弃之不顾吗?如果这样,那些投靠了天子的文官们会怎么想?他们是否会认为,做事的能力比不上对天子的忠诚,以后首先强调忠诚就好了,而不是做事的能力?

    如果接纳这些人,提拔这些人,那么,王阳明他们旧无疑是代表着旧文官体系,再一次登上了朝堂,旧文官体系仍然在朝廷中保留了自己的影响力。

    更何况,王阳明他们是真的能做事的一帮人,如果纯粹以统治阶级的利益思考的话,几乎没有拒绝王阳明这帮人的机会。

    在这一过程之中,旧文官体系出来没有直面对抗天子,他们甚至完美的顺从了天子的命令,推出了有能力的年轻官员,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么顺理成章。

    司羿有时候不由得想到,不愧是他们,这帮人是如此的顽固,强大,至于之到了四百多年后,他的老师倾尽最后的力量,也未能将这帮人消灭干净。他们只是用了同样的方法,服从,妥协,然后在一步步的退让之中,逼迫你不断陷入他们为你布置好的陷阱里。

    腐蚀,同化。否认一个政策最好的手段不是去抵制,而是去双倍执行。

    都被他们玩出花来了。

    果然,靠着个人的力量是没有办法消灭这帮杂种的,只有真正团结起来的人民,才能将这帮贯穿了中国历史的人,给消灭干净。

    无论如何,在这场胜负之中,司羿获得了表面上的胜利,但就如同那场斗争一样,仅仅只是开始的胜利,只是让这帮人暂时隐藏了起来而已,他们还远远没有被消灭干净。

    王阳明在一次次的功绩之下,晋升速度丝毫不亚于那些被司羿刻意培养的新文官,到了李东阳告老还乡之后,王明阳更是一举成为了朝廷上,残存旧文官体系的真正领袖。

    同时,也是司羿最警惕的人。

    今天的朝会如同惯例一般,各个部门因为利益的纠纷而吵吵嚷嚷,最后互相妥协拿出一个谁都不满意的结果,然后草草的退朝了。

    王明阳也在和同僚们一样拱手之后,走出了太和殿。

    有些奇怪。

    司羿皱了皱眉。

    三个兵团集结,天朝准备征讨日本的事情根本不可能隐瞒,也做不到隐瞒。因此,司羿从一开始就考虑的是如何最快促成这件事情,防止旧文官体系的反对。

    但王阳明及整个旧文官体系,居然在这几次朝会上,丝毫没有提及这件事情,仿佛他们还不知道一样。

    不知道是绝对不可能的。三个兵团的海外远征,涉及的方方面面几乎涵盖了半个朝廷。这又不是什么部落劫掠,酋长一声令下,说走就走的,从农部到工部,中书省到五军都督府,这么多部门的参与,要是还能做到完美避开旧文官体系,那司羿也不用因为失去系统而畏手畏脚的了,直接坐火箭跃进安那其主义社区自治算了。

    可王阳明什么都没说。

    石见银山的利益有那么大吗?也不太可能,文官们又不是小孩子,不会为了还没有到手也没不知道实际价值的东西而到这种程度。石见银山最多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借口,用于安抚朝廷大部分的官员而已。

    相比之下,军队直接管辖日本,这种事情比起一些钱财来说,对于文官们的威胁才更大。因为这是实际触及到文官们的底线——即对地方的实际统治权利的。

    如果今天司羿可以让军队管辖日本,明天军队是不是能管辖辽东?管辖河西?既然军镇可以被军队管辖,那么都护府,镇守府,内部部落地区和羁糜州地区是不是也可以被军队直接管辖?

    这样推论下来,凡是有点特殊性的都可以让军队接受管辖,到最后,是不是军队都可以直觉取代文官了?

    到最后,大明是不是还有回到唐末时期的局面?

    这样的威胁下,文官不可能不做异论,本来司羿都做好了拿出宪法来和文官们做交换的准备。

    可是现在,旧文官体系什么都不做发,反而让他有些疑惑。

    这是怎么回事?

    现在是四月十九日,距离征日方面军出发,还有十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