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这几年的大冒险 » 第六十八章 摸金之旅

第六十八章 摸金之旅

    我点了点头,觉得格日勒说的有些道理,正想问他,就听一旁的汪海洋开口问道:

    “我见过《汉书·地理志》里有记载金城郡临羌县: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北侧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西有须抵池,有弱水这金城郡临羌县据考就是今天QH省湟源县南古城一带,酒泉南山在甘肃,而临羌县在青海,怎么会扯到一块去呢?”

    我听到汪海洋问出这么专业的问题,心中是万分惊奇,便悄悄问坐在身边的张建德:“你表弟到底是射击教练还是考古学家啊?”

    张建德似乎也挺意外,笑着对我说道:他一向痴迷考古,要不然这次也不会过来了!

    这时格日勒哈哈大笑起来,他得意的说道:海洋兄弟!这就是我的重大发现!这其实是个概念误解问题,昆仑山的具体位置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就是因为我们一直认为昆仑是座山。可实际上,先秦史料里并没有出现过昆仑山的说法,出现的都是昆仑之墟、昆仑之丘或昆仑,但凡是昆仑山,昆仑之山的说法那都是汉朝之后的误传。

    格日勒见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咽了咽吐沫继续说道:我这可不是胡说,我可是有根据的,比如说

    《楚辞·天问》里记载有:“昆仑悬圃,其凥安在?”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西王母穴处昆仑之丘。”

    《河图括地象》有:“昆仑之墟,有五城十二楼,河水出焉,四维多玉。”

    《庄子·天地》有:“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

    “虚”就是“墟”,如殷墟,指的是一个范围或区域,昆仑之虚的意思其实是昆仑那个区域,而不是单独一座山。

    我听到这里,心中对格日勒已经是刮目相看,忍不住便问道:

    “那你说这个昆仑所指的区域有多大呢?”

    《山海经·海内西经》有:“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由此可知,所谓的昆仑之墟指的就是整个祁连山脉,之所以称之为墟,这是由祁连山脉独一无二的特性决定的,祁连山脉不同于其它山脉,它是连绵不绝的一大片区域,所以才有“方八百里”的说法。

    “我去!那照你这么说,我们这次去的墓会不会是西王母的墓啊!西王母的墓不是在昆仑之墟吗”张建德听得入了神,饭也不吃了!端着小铝碗问道。

    汪海洋冷哼一声:“传说中西王母人头虎身,胡三炮要是真遇到了,被吓疯了也不奇怪!”

    此刻我心中的震撼已是难以言表,我自从认识叶灵纹父女后,跟着他们学了不少历史和考古方面的知识,而且格日勒说得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

    如果祁连山脉真的是昆仑之墟,那张建德他们发现的那座陵墓会是谁墓葬?

    我曾听叶广慈闲谈时说过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就有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名曰西王母。”

    也就是说西王母就在昆仑之墟,这和格日勒的推断也不谋而合,因为如果历史上真的有西王母的话,那她很可能是上古的某位部落首领,或者女王之类!要知道人类社会是从母系氏族演变为父系氏族的!一个部落或者一个王国的活动范围不可能只是一座山,只能是一个地区!所以格日勒说,昆仑指的是一个地区而不是一座山,无疑是正确的!

    而根据《穆天子传》、《淮南子》、《史记》、《汉书》等这些可靠的文献记载,从先秦到东汉时期,西王母的形象从上古凶神变成为掌握长生不死之药的女神。

    叶灵纹父女正是长生不老之人,祁连山中那座神秘的古墓中,恰恰又发现了和叶广慈的玉佩一模一样的玉佩。难道这些都只是巧合?

    想到这一切,我顿时振奋无比又万分迷惑,总感觉自己只要再努力一下,就能刺破眼前的层层迷雾,窥探到这一系列诡异事件背后的真相!解开叶灵纹父女的身世之谜!

    “沈总!!赶紧休息吧!明天一早就要赶路!”张建德呼喊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随后也钻进了睡袋,一时也无法入眠,便忍不住拿出,离开西安时叶灵纹给我的那块玉佩细细端详,也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一晚安然度过,第二天天还没亮,一直少言寡语的汪海洋早早就起来,催促大家上路,我睡得正香,被他叫醒,也不好说什么!这位员工似乎比我这位老板还上心啊!

    第二天又是骑马走了一天的路,随着越来越靠近山区,周围也是越来越荒凉

    放眼望去陡峭的山势连绵起伏,山上却一棵树都没有,只是覆盖了稀稀拉拉的青草,而很多高山从山腰开始就覆盖了一层白雪。我们的脚下偶尔有一些灌木从石缝中钻出来,顽强的生长着!

    到了下午的时候,终于连马也无路可走了,前方的地势越来越陡峭,高耸的山峰就在我的身边。我们倒是有心里准备,于是弃了马,一人背起一个大背包,跟着张建德往群山深处走去。

    或许是由于降水稀少或者土壤都是砂石的原因,一路上的高山虽然座座相连,山势陡峭,可是山上却一棵树也没有,给人一种荒芜苍凉的感觉,仿佛来到了另外一颗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