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红尘道衍 » 第三十七章 额娘姨娘

第三十七章 额娘姨娘

    “三公子,听云阁有请。”松老走到顾盼身旁,小声说道。

    顾盼点点头,说道:“走吧。”

    听云阁是二夫人颜真曦的居所,颜真曦,名叫颜真曦,也是顾潜的母亲。

    听云阁在一处高峰灵山上,周遭云雾萦绕,彩霞漫天,颜真曦身段婀娜多姿,身穿云衣,在彩云间翩翩起舞,长袖挥出间,便有云烟缠绕其上。

    “见过二姨娘,顾盼前来请安。”顾盼远远致礼。

    颜真曦云衣拂动,玉足轻点云烟,飘然落下,脸上带着一抹雪纱丝巾,将容颜遮掩,笑着说道:“松老,劳烦您先行下去。我与盼儿耳执数句。”

    “遵命。”松老点头应是,身影悄退。

    颜真曦长袖一抹,漫天云彩纷飞,云谲波诡,将两人的身影笼罩其中,如泡幻影,难以窥探真实。

    “盼儿,谢谢你。要不是你,禹儿怕会长囚顾家。这硕大的顾家,如今连一处可安心说话的地方都没有。”颜真曦声音温和,语怒却不觉难听。

    “姨娘,无需恼怒,不过是暂且为之,待家族扩张谋划成功,自会恢复如常。至于三哥,不该自囚族中,你我皆知。”顾盼笑道。

    松鹤顾家谋求势力扩张,如今是外松内紧,时刻有人在扫视家族动向,为求的是万无一失。

    “哎,但愿如此吧。顾汤氏是个掌控欲强的人,怕就怕大权在手,再也不愿放开。盼儿,你从小就懂事,禹儿亏欠于你,姨娘也亏欠于你。

    只是阿,你如今回来,怕是再难回去了。”颜真曦叹息一声。

    “我总要回来的。”顾盼笑了笑。

    从汤如雅亲笔信送来时,顾盼就知道必须回来,这是一个选择,家族仍看好他。

    十六岁,远离家族,前去历练,已是摆脱家族影子的束缚,但一朝入道,道衍本命觉醒,请求家族送来大批修道资源,再入樊笼。

    “若你不愿,我可豁下身段,送你离开。”颜真曦语气认真地说道。

    这番语言,是对顾盼的认可,也是要还了顾盼送走顾潜的恩情。

    若是顾盼一直不入道,那顾潜自然会顺理成章的成为影子,顾潜也一直表现得渴望成为影子。

    但知子莫若母,颜真曦比谁都更清楚儿子的才情。

    顾潜和顾盼二人的假意争斗,或是将不少族老蒙在鼓里,却不曾蒙蔽颜真曦的慧眼。

    “姨娘,此言莫要再提,家族子嗣理应为家族效力,莫要伤了家族和睦。”顾盼再次推脱。

    颜真曦沉默良久,叹息道:“罢了,你是个有主见的,既然你已想好,任他人如何说辞,也难以改变。”

    颜真曦拿出一个储物袋递给顾盼,说道:“这有些许修道物资,观顾忠也将要铸就道基,你便拿去吧。

    你带回来那两名天资美玉,也可送来听云阁,这听云阁终究是太安静了。”

    “待游猎活动开启时,我会将玉妙送来陪伴姨娘,劳烦姨娘代为照料。”顾盼没有拒绝,接过储物袋,拱手告辞。

    颜真曦听后,云纱丝巾下露出一抹微笑,知道顾盼仍有谋划,应不会甘心沦为影子。

    之后两日,顾盼一直守在碧玉阁,碧玉阁建在一条灵脉上,灵气浓郁,亭台楼阁皆用松木碧玉建造。

    这是正室夫人为了顾盼早日入道而特意建造的,冠以碧玉之名,也是为了正顾盼的翩翩君子名号。

    顾忠已入静室寻求突破,颜真曦送来的物资丰厚,光是道基器物就有五份,道府器物也有一份。

    顾盼如今家底微薄,想要从家族获取修道物资,得要到立秋之际,考核评分出来之后,才可换取。

    至于究竟有多少,仍不得而知。

    毕竟太安商盟初建,仍未盈利,顾盼手中倒是有五万枚灵石,却也不过能换取一份道基器物。

    颜真曦所赠,堪称贵重,等于帮顾盼解决太安盟后续战力问题,铺平发展脉络。

    “云谲波诡,幻术之道。”顾盼在查看一本道册,这也是颜真曦一并送来的。

    云雾缠绕,将身影遮挡,如雾如幻,难觅踪迹。

    “顾兄,松老前来找你。”伏玉武走进静室,开口道。

    顾盼点点头,问道:“可还习惯?”

    “尚可,就是太大了,两天都还没探查完碧玉阁。”伏玉武挠了挠脑袋。

    顾盼领着伏玉武往外走,笑道:“是阿,我在这居住了十六载,仍未曾将千分之一的地域走完。过几天,带你们前去观景。碧波松海乃青州八景之一,正是出自松鹤顾家。”

    “四公子,仙鹤阁有请。”松老守在迎宾殿。

    “额娘下山了?”顾盼问道。

    仙鹤阁乃正室夫人汤如雅的居住地。

    仙鹤阁建在一座低矮丘岭上,很小,只有三所别院,周围光秃秃的,偶尔会有几只灵鹤飞下驻留片刻,便飞走。

    仙鹤阁装潢也很简陋,仅用古松木材搭建,即无金玉,也无银瓦,看上去简陋古朴,一点也不像是一方大势力的正室夫人的住所。

    汤如雅身穿一袭素衣,手捧一抹灵米,在投喂落下的灵鹤,脸上带着亲切的笑意,眼睛眯起来时,看到眼角处有皱纹,身上不曾佩戴珍贵饰品,只有一根金钗用来束发,却彰显得更胜贵意。

    她长得不算美丽惊艳,只能算是中人之资,只是一举一动间,自有一股禅意萌生,似乎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顾盼见过额娘,让额娘久等了。”顾盼看了许久,才拱手致礼。

    “盼儿,长高了,长壮了,在外面没受委屈吧。”汤如雅看到顾盼的刹那,将手中灵米全部抛掉,将灵鹤全部赶走,握住顾盼的手,仔细打量,细声关怀。

    从顾盼出生时起,汤如雅便这般风韵,如远离尘烟的仙子,不食人间烟火,又如乡村妇人,立足琐事,喋喋不休,又如豪门深闺的贵妇,举止之间,皆有深意。

    “有家族照料,一切安好。”顾盼笑道,汤如雅一如既往的关怀有加。

    “走,进屋再谈。你父亲仍在山上,待我先行下来处理杂务。这大老爷们,是个会使唤人的。”汤如雅领着顾盼走进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