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瘦马独剑 » 波云诡谲,多方聚。会猎逐鹿,选阴山。朝堂争斗无大义,勾心斗角险恶局。

波云诡谲,多方聚。会猎逐鹿,选阴山。朝堂争斗无大义,勾心斗角险恶局。

    第四十三章波云诡谲,多方聚。会猎逐鹿,选阴山。朝堂争斗无大义,勾心斗角险恶局。

    阴山脚下,盛夏时分的草原水草丰美,天地一色,仰头望蓝天,俯首遍牛羊,真的是一派塞外好风光。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黑马经过几日调养,己经可以骑乘了,果然如马九娘所言,这是一匹少有良驹,驰行平稳,耐力充足,乔琛坐在马上一路观赏从未见识的塞外风光,忍不住吟了一首北朝乐府歌辞,以抒心中畅意。

    "渠哥儿莫不是从未到过辽地草原?也是,北地可见不到哥儿般姿容的俊秀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哪家姑娘扮的呢?"马九娘与乔琛熟络了,说话也随意起来,调侃着乔琛,不过细看,骑在健驴上的她戴着纱帽,眼里多的是喜爱溢于外,哪个少女不怀春啊?

    沿途风光雄浑大气,可这草原暴晒也是让人吃不消的,没多久,乔琛就学马九娘,遮起了面纱头巾防晒,看上去倒象个天方人般。

    烈阳下,这支庞大车队在快速疾驰,向着西面卷起沙尘,惊扰了满地的黄羊野兔,就连一些零散的牧民也唯恐什么事招祸,纷纷远遁。

    直上青天三千尺,若俯瞰大地的话,就会发现,以车队行进为目标,东面宋境方向尾随着一支千数骑兵,打的却是西夏旗号,西北西夏黑山威服军司方向,一支军队也在东进,旗号却是陕西四路大宋泾原军旗号,正北一支草原骑兵,打出了大辽西北招讨司大旗,东北辽国西京道却开来一支没有旗号的骑兵,真正诡异的很。

    预定的会合点,白达旦汪古部的贵人汪德贵正领着数百人躲在树荫里,汪古部是个杂揉部落,由唐末五代各处流散的部族汇聚而成,有回纥,有党项,有达旦,有葛逻逯,也有汉儿,和逃亡的契丹,奚人,但以白种突厥系部族为主,所以又称白达旦。

    汪古部游牧于今XJ哈密以东,山西大同以西,宁夏以北的草原戈壁地带,善于经商,居契丹北朝统治下,但又与西夏来往密切,与大宋南朝也通商走私不断,典型的墙头草部族,独独与北方草原的达旦人不睦,屡起冲突,盖因其独占南方贸易,又看不起穷逼的北方邻居,而达旦人则简单,就是一个宗旨,谁比我有钱,又没我能打,不抢白不抢呗!

    汪古部百年兴旺,靠的就是审时度势,宋夏百年战争己近尾声,大宋依靠绝对国力,己经攻陷了横山天险,大白高国兴庆府己在兵势威胁之下,而宗主大辽这些年也在皇帝耶律延禧折腾下,天灾人祸不断,又成功逼反了一票女真,阻卜部落,汪古部预料这两国都快完蛋了。

    南方大宋国势蒸蒸日上,对西夏又接连胜利,为自己将来考虑,汪古部也提前押注了。

    趁商贸机会,悄悄联系上了宋国高层,据说是未来太子师傅,朝中新晋红人叫什么耿南仲的,念念叨叨就是燕云,就是大辽西,南两京道,听到汪古部来意,满口答应,约定汪古部献上投宋誓约,大宋赠以兵甲,待宋辽大战,汪古部则兴兵侧击。

    汪德贵一直纳闷,为啥不叫打西夏呢?宋军和垂死挣扎的党项人还在死磕,大批党项军队南调,夏辽边境没多少精锐了,都是些老弱病残撑场面而已,简直不要太容易打,汪古部也早就做好了应允的准备,打落水狗,又有好处,不要太惬意啊!

    但有好处,又不要出力,汪古部乐意还来不及,至于宋人打什么算盘?管他个屌!

    汪古部富庶,贵人们多养尊处优,生活上多受汉地影响,这汪德贵肥胖,一身丝绸罩袍,坐在一张天方制式胡凳上,背后两名轻纱回纥侍女摇着羽扇,边上案几上放着葡萄,蜜瓜,还有一瓶三勒浆。

    汪德贵手搭凉篷,仰望天空,蓝天白云间竟没有一只飞鸟,他顿觉奇怪,按理讲不可能的啊,他带人进树林,还惊起一群鸟,现在也不知飞哪去了。

    "怎么那些宋人还没消息?不会出什么事了吧?"汪德贵受不了酷热,等了又心烦,挥手推开侍女递来的葡萄,嚷嚷道。

    "大人,斥候还没消息回传,要不,再派几个去探察?"边上回纥人断事官小心翼翼说道。

    "不行,老子一出来就眼皮乱跳,这汉地传言,左跳财右跳灾,老子两眼皮一起跳,阿地力,你琢磨琢磨,给个建议咋样?"。汪德贵素来小心谨慎,宁可求平安不可强冒险是他人生信条,所以也是汪古部可汗选他为接洽人的原因。

    "大人,这以汉地古训来讲,就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一体两面,要看天意了!"阿地力虽说是个回纥人,但素喜汉文化,掉起书包来还挺唬人的。

    "他娘的尽不说人话,你讲明白点不行吗?不就是富贵险中求呗!"汪德贵挺着大肚子从胡凳上起来,叉着腰捋着须走来走去半响,突然冒出一句,"走,都上马,回部落,瞧着这事有些不对,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他做事果绝,言出必行,立即传令上马动身,连撒出去的斥候都不管了,上马扬鞭就西返。

    天空中一声尖厉鹰啸,一只巨鸟从云层掠过,将四下百里方圆一览无余,随后一个振翅,向着东面俯冲而去。

    片刻后,一只巨大海东青停留在鹰奴包缠牛皮的左肩,鹰奴正向大辽西京道左平章政事萧不达里,汇报着鹰讯。

    "尊贵的大人,神鸟看到三支军队正向目标行进,另一支较小目标向着西北而去,最小的目标还在原路前进。"来自辽东海东女真部的训鹰奴伏地恭谨的说着。

    萧不达里骑在黑色辽东马上,身后是乌压压的一支军队,他早前得到细作回报,有南朝细作假商贾之名,有策反大辽属部之举,消息重大,他发动掌控的所有间作,直到前几日才得到确凿回报,南朝细作藏于商队中,欲往策反汪古部。

    萧不达也立即带兵出动,大辽如今国势江河日下,南京道数载大旱,税收大减,又因皇帝喜巡狩,四季倷钵排场非常大,对辽东女真索求海东青,对大漠部族苛求良马,己经造成这些原本就穷困的鞑子数次反叛,大辽如今实际掌控力己不过在五京道而已,辽东与草原几乎不听号令了。

    若这次连一直恭顺的汪古部也叛了,对大辽威望是一种绝大打击,所以,萧不达里是一定要杀鸡儆猴的,以震摄早已不稳的各色部族。

    这次他动用了大辽间作无数,从大宋开封到北方边境,大批暗桩源源不断将消息传回,对此事来龙去脉才略略清晰起来。

    宋皇有意明年册立太子,而最具竞争力的是赵桓和赵楷,赵桓乃嫡长,受朝中清流拥戴,呼声最高。但赵楷天资聪颖,文采斐然,最似宋皇,宋皇常赞之,也有一批拥护者,关键宋皇内宫之长肃贵妃王氏,赵楷之生母,在背后推波助澜,她拉拢一批大臣,意图为子争位,并且王贵妃之兄乃是宋国精锐中央禁军的副都指挥使。

    据传赵楷背后是宋廷内宫首席梁师成,他受宠于宋皇,影响和实力很大,特别是宋辽之间的明暗贸易,都掌握在他手上。

    传闻梁师成身世诡异,其自称苏学士妾生子,为证视听,对学士后人多有照顾,而本人才学也甚佳,外间传得沸沸扬扬。

    但隐秘渠道消息,其出身于一赐乐业人非常暧昧,宋廷如今谏台承旨郎王黼与他关系匪浅,而这王氏一族与一赐乐业人更是说不清道不明。

    据内间察探,梁师成一系对攻打西夏非常上心,一直对统率宋国西军的著名阉宦童贯童太尉鼎力支持,似有同盟之相。

    而赵桓主要智囊是预定为太子少傅的耿南仲,此人进士出身,为赵桓多方奔走,听说在竭力拉拢宋国最大实力派,太师蔡京蔡相国,不知结果如何。

    若童贯灭夏成功,以如今局势看,党项人差不多山穷水尽了,纵横一时的铁鹞子损失殆尽,来自横山羌人组成的步跋子也因横山失陷,没有了补充,大辽做过评测,至多三年,少则一年,兴庆府当陷,党项人必亡。

    党项西夏一灭,童贯声望必大涨,回朝拜枢密使铁板钉钉,以其军功资历,支持谁,谁就很大可能封仁储。

    赵桓党觉不会冒这种风险,也不可能坐等失败,朝堂争斗,党同伐异是常态,私底下,各种权谋机变定是层出不穷。

    南院韩枢密断言,以这些宋人大头巾的操守,断不会眼看童贯灭夏,背后一定会有小动作。

    拉拢汪古部,大辽不管出于何种考量,必定要出兵震摄,汪古部在大辽腹境,西夏党项之畔,与大宋北疆并无接壤,大宋若不对大辽用兵,这汪古部根本派不上什么大用,本身汪古部就不是善战部族。

    而耿南仲这一帮大头巾更不会花费力气去助童贯,让汪古部攻打西夏,那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韩枢密猜测,暴露这宋人车队的很可能就是赵桓党人自己,将使团任务泄露,大辽间作不可能没有被宋廷知晓的,存心泄露给辽间,甚至是西夏间作,或许还有梁,童。

    大辽必兴兵平叛,那童太尉也绝不会坐视不理,或许泄露给童贯的消息是资助汪古部扶夏,这是童贯断不能忍的。

    党项人如今自身难保,但涉及三国均势,自身存亡,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几方合力下,汪古部的结局有三个,一是被大辽击灭,二是与童贯交手,恶了大宋,三则可能最大,依附党项人,求活!

    萧不达里回想韩枢密一番推断,结合海东青侦测,直呼韩大人真当世武侯也。

    三支军队中两支呼之欲出,南边当宋军,西边当夏军,而剩下北边那支有点意外,西北招讨司并无联络,当不是可敦城南下的友军,只有一个可能,混水摸鱼来的阻卜人,呵呵,太有趣了。

    萧不达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一切尽在掌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