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光阴的河流 » 九

    腊月二十八这天,沐阳去了镇子上的大集,给张燕家打了公用电话,接电话的是女声,应该是她的妈妈,说张燕出去找同学玩了。沐阳有些不好意思,也不知道有个男同学找她女儿当妈妈的会怎么想,只是说祝张燕新年快乐,全家幸福。她妈妈应该会告诉她的吧,沐阳想。

    除夕,一家人包饺子,看春晚,听那英王菲的《相约一九九八》,看黄宏宋丹丹的小品《回家》,压轴的是赵本山、高秀敏的小品《拜年》。第二天大年初一,起很早大街小巷的去各家串门拜年,见了不少平常在外见不到的村里人,真是好不欢乐。

    转眼间鞭炮齐鸣的新年算是过了,父亲郑重的和沐阳提出,还是回家在家画一段时间吧,实在是花钱太多了。沐阳虽然满心不愿,但是也能理解家里,便说再去个半个来月,把这个月交的学费用完就回来。

    由于是高考培训班,过年只放几天假,正月初六,沐阳就返回了省城,,又开始上课了。

    几天之后,张燕打电话了,接到电话沐阳非常欣喜,小跑着去接。电话里张燕说要在元宵节前回校并且说省会元宵节会有好看的花灯,约他一起看灯。

    沐阳非常高兴,又要要见到喜欢的女孩子了,并且还去这么浪漫的地方。

    休息日,沐阳去北方商厦给自己买了一件对于他来说很奢侈的风衣,花了一百多块钱,当下没有多细想,事后却有些后悔,父亲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说他呢。唉不多想了,买了就是买了,下次不买了还不行吗,就这一次。

    当他穿着崭新的风衣,自认为很帅气的出现在张燕面前的时候,却发现不只有一个人,而是一堆人。乔娜在,之前和张燕有些亲密的那个解言也在,还微笑的冲他点头表示友好,另外还有男男女女的将近十来个,张燕介绍是他们学校的同学。

    沐阳虽然心理老大不愿意这么多人,也不好说什么,便随着人流跟着大家一起赏灯了。这条步行街足足有二三公里的样子,各式花灯相映成趣,有各种动物的,有各种植物的,还有吉祥寓意的,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各异。街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各种小吃,香气四溢,更有猜灯谜的,套圈的,用气枪打气球的各种游戏。

    相比于那些好看的花灯沐阳更在意的是人,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不在于什么样的风景在于和谁一起看风景。开始沐阳走在后边,解言也跟他在后边,没话找话的跟他搭讪,说这身衣服真帅,和张燕那身太配了,弄得沐阳对他还有了些好感。

    张燕是一直走在队伍前面的,买了只可爱的小猪灯笼提着,好似一个领队,沐阳脱口而出“宫女儿”,张燕哼一声一挥小拳头“打你啊”,本来俩人并排走着,后来解言也跟了上来,抢着和张燕说话,身体有意无意的插在沐阳和张燕之间。这下沐阳不痛快起来,这人是要干嘛?但见张燕也没有自在,和他谈笑风生,有时候人群比较吵,俩人还咬起了耳朵,沐阳也不便发作,这下他反而成了陪衬,那两个人反而时常走到并排了。花灯如昼人如玉,这个在沐阳来说不怎么愉悦的灯节闹得很晚才散场。

    这是沐阳和张燕见的最后一面,虽然不很愉快,但这个女孩在沐阳心里还是一样的份量。

    从省城回家之后沐阳又回到了日常上课回家练画的状态,隔段时间给张燕打个电话,或者写一封信。每每想到遥远的地方有个姑娘似乎是他自己的,心里便美滋滋,充满了自豪,看到那些,在学校里明里暗里搞对象的同学,他暗暗在心里说,拽什么我也有,并且嘴角会傻傻的微微上翘。

    转眼到了1999年的三月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美术联考,沐阳又回到了省城的培训班备考。临近考试,这里的人更多了,刘斌、解言,以及张燕的两个同学都在,两个人依然没忘开沐阳和张燕的玩笑,张燕和乔娜比他们晚一届明年才要考,并没有过来,这真是斯人不在有那人的传说呀,沐阳暗想,不过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临考的前一天沐阳给张燕打了电话,说他有些紧张,不知道能不能考好。张燕一反常态的显得比较冷默,说你跟我说这些有用吗?随后似乎感觉自己说的有些过了,安慰了沐阳两句就挂了,电话里似乎有上课铃声,和跑动的脚步声。

    色彩、素描、速写一路下来总算考完了,沐阳又和几个同学去了BJ服装学院参加了校考。

    漫长的等待分数的时间,紧张的文化课复习,间或给张燕写封信,打个电话,但回信月来越慢,电话有时候找不到人,有时候找到了,聊的也比较短,沐阳只用她学习忙来安慰自己。

    先是美术联考分数公布后是文化课考试结束出成绩,这所高中今年还算不错,出了两个本科,十来个大专。沐阳过了专科线,他想着报考广告专业,老师建议他报师专美术系,说是老学校师资靠谱。沐阳便听从了班主任的建议。

    入学前一天的晚上叔叔过来叫去吃饭,也算是出了个大学生的庆祝,虽然只是个大专,虽然是赶上今年大学扩招才考上,但总算考上了。

    饭菜端上小炕桌,爷爷喝的脸有些红,一直说一直说,老人家很高兴。叔叔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虽然很平静,但就操办这一桌饭菜来说就能看出他是多么为侄子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