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贫玉皇山 » 第135章、计划搁浅

第135章、计划搁浅

    玉皇山扶贫产业发展初步规划,推行起来一波三折。

    在村组干部会议上,就有人对规划初稿提出了明确反对意见。

    刁新怀第一个发言:“发展产业是好事,不发展没出路。油橄榄能不能赚钱,那是个望梅止渴的事情,可能赚钱,也可能不赚钱,那是五年以后的事情了。眼下的事情,如果把土地山场统一收起来,那就是回到了过去大集体的模式,又是‘大呼隆’,那是走回头路。老百姓种了几十年的地,说收就收,他们能答应吗?”

    梁铸成感到他的话有问题,担心他把话题引偏了,就纠正道:“刁主任,我不认同你刚才的话。”

    梁铸成一一摆了出来。

    一是油橄榄项目是不是赚钱,靠科技、靠市场说话,我们现在还没有把基地建起来,就担心这担心那,啥事都搞不成。

    二是村里不是统一收回承包地,更不是搞过去那种“大呼隆”,是实行“三权分置”,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保留农户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由合作社、产业大户、企业等市场主体,按照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经营农村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机制的改革和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各地都在探索实施“三权分置”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活力。

    土地流转经营后,承包人能够得到土地流转收入,还能在基地务工,参与基地分红,农民的收入更加有保障,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更加有希望。

    这绝不是走回头路!

    梁铸成的一番话,刁新怀虽然没有完全领会,但是也明白了土地流转与统一收回集体是两码事。

    刁新怀平时哪有心思学习国家的政策,只是跟着有些群众一起瞎吆喝,别人咋说,他也咋说,当个传声筒。

    刁新怀说:“大家讨论嘛,有啥说啥。我刚才说的话,是大部分群众的想法,在会上提出来,大家有个思想准备,万一要统一流转,要提前做好工作。不然的话,怕是搞不下去。”

    村会计唐道有提出了他的想法,把油橄榄面积确定后,把苗子发到各家各户,自己栽,自己管,自己收,种好种坏,收多收少,与村里无关。

    雷作田当多年村支书,经历过产业发展的风风雨雨,教训很多。

    他咳了几声,接过话:“你说那还不是过去的老办法么,你说说,前些年板栗、木瓜、核桃,还有花椒,哪样搞成了?靠一家一户搞,根本不行,那是瞎糊弄,不如不搞。”

    治保主任陈公平说:“我同意统一流转,只要有企业来建橄榄园,我第一个把土地流转给他们。”

    他说:“只要每亩一年的流转费,够我买五百斤粮食,我就不亏,还能在基地打工挣钱,是个好事。”

    其他村组干部在嘀嘀咕咕地议论。

    这时,雷作田说,土地流转也不是新鲜事,山外的刘家河村,五年前就流转了一千亩土地,建起了桃园。

    他提出了一个问题,通过大家共同做工作,如果群众都同意流转,把土地流转给谁?哪个企业愿意来到偏远的玉皇山村投资?

    这倒是个大问题,规划做得再好,最终要落地,不然的话规划就成了空话。

    梁铸成说:“我们分步实施,先把规划制定好,把土地流转的动员工作做好,然后面向社会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来村里投资建橄榄园。”

    雷作田点点头说:“这个想法是好的,我们就按照这个方向来设计,不要着急,要一步一步落实到位,不能吃夹生饭。”

    其他村组干部对这个规划心中无数,最担心的是油橄榄这个产业能不能搞成,土地流转能不能推行下去。

    梁铸成说,李建林专家对发展油橄榄项目研究了多年,有成功的经验,大家不必担心,也不用过多争议。

    现在要重点围绕怎么把土地流转到位,怎样把油橄榄产业基地建成来开展工作。

    他要求,会后村组干部按照分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算好油橄榄产业效益账,土地流转的经济账,争取做通群众工作,能够顺利流转土地,这是油橄榄产业规划落地的基础性工作。

    村组干部宣传的土地流转工作,到了村民那里,却理解为村里要收回土地。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终于能够吃饱饭了,现在却要把土地收回去,老百姓不是又要饿饭了么。

    为了打消村民对土地流转的顾虑,余荷把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土地“三权分置”的改革办法,印成宣传资料,发放到户,然后以组为单位召开群众会议,进行宣传动员。

    村里还借鉴外地经验,提出了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办法,一种是按年支付流转费用,坡地一亩每年三百元,坪地一亩每年五百元。

    另一种是土地入股,按照土地收益进行分红。

    土地流转的农户,优先在油橄榄基地务工,按照不同工种发放工资,按月结算。

    村里把土地流转征求意见表发放到各户,内容有承包地面积,是否同意流转或入股,是否同意流转费用标准。

    除了几个村干部和三个组长,以及刁生强、金胜钱等少数几户贫困户同意以外,绝大多数户不同意流转和入股。

    村里通过摸底调查统计了一个数据,全村有一千多亩耕地无人耕种,已经荒芜多年。

    但是一听说村里要统一流转,土地一下子值钱了。

    刁生本家七亩承包地,只种了三亩,四亩已经荒芜了,杂草丛生。

    余荷上门做工作,劝他把土地统一流转了,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说他的土地是聚宝盆,谁也别想收走。

    余荷问他:“你那些土地荒芜好多年了,白白浪费掉,你把土地流转了,一亩地每年有几百块收入,你还能在油橄榄基地打工,一年也能挣几千万把块钱。你好好想想吧,一点都不吃亏。”

    刁生本撇撇嘴,对余荷说:“你别把我们老百姓当二球,你们要种油橄榄了,想起来要把土地收回去,你们赚钱吃馍,让我们老百姓喝汤。这个账谁不会算。”

    原来,村民们算起了经济账。

    过去自己种粮食,收入低,收多收少都是自己的,村里也不管。

    现在要种油橄榄了,一亩地能收入几千上万的,村里却要把地收回去,这不是和老百姓争利吗?

    余荷哭笑不得。

    发展油橄榄还在规划阶段,八字还没一撇呢,他们却算起收入账来了。

    余荷说:“发展油橄榄基地,技术和管理很关键,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行不通,只有土地统一流转,由能人大户或者企业投资经营,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要是自己经营,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不会管理,一旦搞失败了,连本钱都没有了,一亩地哪有那么多的收入?

    土地流转了,农户不承担任何风险,每年有稳定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不管怎么说,村民们只有一道腔,不同意流转。

    发展油橄榄基地的计划搁浅了。

    梁铸成和余荷很苦恼。

    村里没有主导产业,农民收入无保障,脱贫的基础就不牢固。

    他们绞尽脑汁,想找到一条适合玉皇山村实际,群众能够接受的产业发展道路。

    可是,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