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幸会,重生帝 » 第242章 坙北战记4

第242章 坙北战记4

    成效是很明显的。

    从北荒直抵大红池,地图上看约三百公里冰川荒漠,沿途无法取得给养,所以哪怕是骑兵也要带足人吃的马嚼的、宿营衣被物资、矢弩甲胄、盾牌刀戟,所以不能是轻骑上路。人数少了对大战役无济于事,人数多到数千上万,要控制行军速度、效率还要保证战斗力,使之到即能战,战即能胜,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而征北军已救援五次,第一次半途回军不算,后面三次援军人数分别为五千、八千、一万两千,都是“三日,行军至,破敌。”第四次,两万人途中只耗费了两日夜,趁夜袭击了黑獍人与貘貘人二十万联军的营地,大败之。

    最近一次记录是半个月前,距离最近的北红髡国趁着初春雪未化之际,尽起全国之兵,约八百酋豪、七十万步骑兵,准备一举吞没大红池。加上大量奴隶、牲畜的军队膨胀达数百万之巨,大约前军攻打大红池时,大部队还在熙祈山的峡谷跋涉,末尾开拔的军队可能还未走出国门……

    如此大军出动消息自然不可能瞒住。被安排得当的征北军先一步进入熙祈山荒漠设伏,将红髡国军队拦腰截断,聚而歼十万人,包括壮丁奴隶。红髡人前后无法兼顾,前军尚不知遭遇伏击,中军乱成一团糟,只能各酋长独自领军迎战,复被分作四路的八万征北军各个击溃歼灭。随后征北军以胜利之师追赶上红髡国前军,在大红池之地与这十万精锐之军正面决战,大败红髡。

    红髡人后军主要是负责押送物资牲畜的小酋及他们的奴隶大军,在失去统帅后惊慌之下,小酋及手下逃回国都,奴隶大军沿路溃逃,谣言如春草般无处不生根。

    最后,在撤回国都路上的军队得知:皇宫连同国王都毁于大火了——

    谣言传到国都时,已变形为国王出征被杀死在路上了。于是积怨已深重的国都贱民,趁机发起暴乱,无数火把丢向他们眼里空荡荡的皇宫,却把老国王一大家子烧死了……

    北红髡人正式国灭。南边红髡国原本还纠结要起多少兵去攻打遥远的北方大红池,因为洪汛季节很快要到了,但得到北红髡国覆灭消息后,立时决定举国攻打北红髡国,如今已出兵了。

    而黑獍国、貘貘国就像两条贪吃又短视的蛇,一边加紧派兵攻打大红池,一边也从各自边境向原北红髡国地盘张嘴,试图咬下那块大肥肉,动员起来的总兵力也相当于全面战争。

    ——以上三国内部讯息,是术士联盟北方分会刺探得来的。

    资料里如是写道,并在后面建议朝廷在确认消息真实后,可酌情考虑派大部队渡过坙江,正式北伐,亦可命令代国军队移军北上,必有所获。

    一般人不会知道,代国的藩王是先帝的腹心,代王手里有一支秘密水师,多年来就筹划着一件事:如何有效地往坙北投放大股战兵。

    只是千年来,大陆海岸线发生巨变,坙南沿海是陆地变成沧海,坙北沿岸是海洋抬起化作高山,因东天柱存在,这番沧桑转换未曾影响到人类生活,但是从海路北上伐胡变得遥不可及。如今朝廷正式下诏修筑通往坙北的路,代国首先上表为天子贺,赞吾皇英毅神武气度恢宏明见万里,并迫不及待地自荐为先遣军,代国上下厉兵秣马,愿为吾皇长驱直捣贯穿两河。

    那样赤果果的请战宣言,看得满朝大臣面面相觑,默然无言。

    因为“北伐”是一种绝对的“政治正确”。如今站在衍国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无论出身世家大族抑或平身百姓,数百年前自家祖先都曾惨遭胡人驱逐迫害,辗转从世代居住的故土流落到江南,那段苦难和悲剧深深地渗透了几代人记忆,唯祖先不能忘记,唯故土无法舍弃。

    如果有谁能带领诸姓中原人后代重返那片热土。

    如果有谁能孤军出征胡域,以少胜多,几战几胜,杀得胡人尸山血海,令数百万胡奴死无葬身之地,两河四大胡国即将灰飞烟灭。

    他将成为衍国八十三州的“共主”,全天下百姓都心甘情愿跪伏在他面前,数万万民心自动归服于他,将他拱卫上“王座”,一如当年开创伟业的虞朝圣帝。

    在那时候,无论衍国皇帝之位,抑或“降下天命之子”的神,在这个巨人面前都黯然失色。

    因为民情若水,可以微若无声,也可以巨则汹涌。

    靳睿岳缓缓合上纸页,抬起头看着玄英,“……这其实是征北军收集后遥递给朕的吧?”

    对于敌我双方势力的叙述、各场次战役的经过结局、对胡人国家的观察报告,都运用了大量数据,还有附录的各类详尽标准地图,太专业了,就像前线指挥大军作战的将领向后方的皇帝做汇报,为了让令不出宫的天子也能了解战情而苦心孤诣,用语通俗,图文并赏。

    哪怕皇帝智商欠了点,也早晚能看出不正常。

    她们,护国教人也不像是非要贪这份功劳的人,证据是连资料都不曾改头换面就直接上交了。

    他目视着俯首沉默站立的圣女,“你们的好意,朕心领了。”

    玄英闻言,不禁抬头,案桌后面的皇帝神色平静,着落在厚纸上的目光凝然不动。

    “朕如果真有天命在身,那为何不能敞开胸襟,笑纳这些为朕江山辛苦的英雄?如果天命不在吾身,那朕再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做得越多错得越多。真人的教义是教人顺天应时,还是相信人定胜天?”他抬眼,向面露犹豫之色的圣女平淡地说道。

    最后一句反问却激得玄英表情大变,她脱口而出,“吾自然信天命。”

    她退后一步,向靳睿岳深深伏拜,道,“臣为心宗传人,吾师门道理是‘应天命而为,顺人心而动,知吾心之通达’,臣修习不精,愧对师门,愧对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