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魏麟 » 第一章:魏麟之初

第一章:魏麟之初

    汉中平元年,当今天子刘宏已继位16年。

    在此期间,他任用张让、赵忠等十二人为中常侍,把持朝政;重启“党锢”,大规模的禁锢党人及其亲友;设置西苑,又名“裸泳馆”,广罗美女,其内之人皆着轻衣兜布,甚至赤身裸体,以便皇帝随时来了性致;卖官鬻爵,明码标价,视国器如玩物,没有当不到的官,只有不够高的价钱。即使你是正常升迁的,也要缴纳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钱,才能上任。有志之士只能空叹报国无门。

    上为之,下甚焉。此时的大汉官吏腐败无能,士人宦党争斗不止,四疆频出叛乱,国力日衰,百姓无依。

    2月,巨鹿人张角携弟张宝、张梁揭竿而起,自称天公将军、地公将军、人公将军,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头扎黄巾为记,在冀州起义。一时间,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三十六方信众纷纷响应,史称“黄巾起义”。

    一月之内,战火波及了七州二十八郡。黄巾军势如破竹,攻破广宗、南阳等重镇,斩杀南阳太守褚贡、幽州刺史郭勋等,朝野震动。

    皇帝急令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总领天下兵马,屯兵都亭。在洛阳外围的八个关隘——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设置都尉,布防护卫。又命北中郎将卢植率北军五校往冀州讨伐广宗张角主力;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率由五校、三河骑士及新军组成的四万大军往豫州讨伐颍川波才部。

    四月,朱儁部不敌颍川黄巾,与皇甫嵩会师长社坚守。皇甫嵩设计在长社火烧黄巾,恰巧洛阳命骑都尉曹操率两千骑支援而来……

    此时,未来的魏武帝曹操才三十岁,留着短须,身着黑光铠,胯下追光绝影马,手持长槊。身材不高,却英气勃发,眉目间精光流转,尽是英雄气。

    身旁有两员军司马,左边一人身高八尺,身材雄壮,国字脸,神色肃穆。身着连环甲,倒提一杆镔铁枪。乃是沛国谯县人,复姓夏侯,名惇,字元让,汉初开国功臣汝阴侯夏侯婴之后,是曹操在夏侯家的族弟。

    右边一人身高八尺,剑眉星目,容貌伟岸。身着明光铠,手持一杆八宝驼龙枪。此人姓曹名信,字文瑾,沛国谯县人,乃是曹操在曹家的族弟。家人早逝,自幼随曹操居于洛阳,亲密无间,此次随曹操支援长社。

    “禀都尉,前方二十里贼军营寨起火,左中郎将部已攻破营寨,贼兵大部正向我军方向溃逃而来。”

    闻得斥候来报,曹操将手中马槊重重一挥:“传令,快马加鞭,与左中郎将围歼贼军!”

    “诺!”

    一声令下,无需曹操多言,夏侯惇和曹信便指挥这两千骑在行进中有序布下锋矢阵,两人跃马当先,向黄巾溃军杀去。

    黄巾军营盘起火,正被皇甫嵩部追杀。为首的渠帅波才聚拢了部分溃兵留下抵抗官兵,掩护大部人马撤退。

    “快!快!老幼妇孺先撤。其他兄弟们去后面支援!”波才站在高处,大声喝道。十数万老幼妇孺一片混乱,踩踏而死的不计其数,妇人呐喊声、幼儿啼哭声、呵斥声交错着。

    好不容易恢复了些秩序,组织了些可战之力护卫着大部队撤退,行至数里,又遇着曹操率领的骑兵迎面而来。

    “元让!”为首的曹信见面前的黄巾溃军多是老弱妇孺,马速不由得微慢,面露不忍,看向身旁的夏侯惇。

    “噤声!集中注意力!”夏侯惇目不斜视,死死地盯着面前的溃军,握紧了长枪,拍马加速前进,只留下一个坚毅的背影。

    “呼~”曹信不再分神,长呼一口气,催动战马赶上夏侯惇。

    “杀!!!”两千精骑以雷霆之势冲入溃军中,势如破竹,迅速撕开一个大口子。黄巾军一触即溃,饥饿的身躯根本抵挡不住冲锋的铁骑,马蹄后留下一路在尘土中的尸体,一时间哭喊声不绝于耳。

    “爹!!!”

    略微作劲,抽出了插入一名老卒胸口,却被他死死握住的长枪,这名老卒身后是他双眼失神的妻子,十四五岁正在哭喊的儿子。

    曹信面色微动,但胯下战马并不停留,杀至曹操身旁。“大兄,这些都是老弱妇孺,无足轻重,何不绕过此部,直取波才!”

    此时的曹操也还不是后来屠戮徐州的奸雄,仍是那个一腔热血、以汉征西将军曹侯为目标的曹操。环顾战场,心下也是不忍,点头道:“恩,聚集各部,从侧翼杀出,派人通知左中郎将,我军将直取波才,请他死死咬住贼军。”

    “诺!”

    两千精骑在军司马、军侯、屯长、队率、什长、伍长层层传递命令下,迅速集结,从侧翼突破而出。

    不理会路上的残兵,行不多时,正遇着死死抵抗皇甫嵩的波才本部。

    “直取波才!”曹操扬起长槊,直指敌阵。夏侯惇在曹操的授意下再次布下锋矢阵,率领精骑杀将而去。

    “妈的,怎么还有官兵?!”波才正恼怒于皇甫嵩部越发疯狂的攻击,闻得身后马蹄声。又惊又怒之下,做出了这辈子最错的决定:“去挡住后面的骑兵,大部人马向两侧突围!”

    本已准备好冲破黄巾军厚厚的人群的曹操部,突然见到贼军向两侧分散。虽然不明就里,但天赐良机,与波才间的阻隔一下子少了大半。

    在作为箭头的夏侯惇刻意放慢速度下,黄巾军的老弱已向两侧奔散大半。

    “杀!”夏侯惇眼见时机成熟,不再犹豫,下令冲阵。

    两千铁骑直冲贼阵,夏侯惇一杆铁枪大开大合,手下无一合之敌。曹信手中长枪刺、挑、点、扎,轻巧灵动,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两人二马当先,迅速破开了黄巾本就混乱的阵势。

    “贼子,受死!”曹信一路冲杀,正看到波才的帅旗,拍马直冲波才,一路人仰马翻。

    “拦住!拦住!放箭,射死他!”波才见曹信神勇无比,直勾勾杀向自己,急呼亲兵放箭。

    一阵箭雨袭来,曹信不慢反快,催动胯下马,抖动手中长枪,舞得密不透风,将箭尽数挑开。

    此时波才的亲兵策马想要围上来,曹信趁对方合围之势未成,驱马迎上去,舞动八宝驼龙枪,枪尖一化三,三化九,如乱花迷乱人眼。当先两名亲兵还未看清,便被曹信两枪扎倒。曹信顺势从包围中杀出,杀向波才。

    后面夏侯惇也杀到,领着部众缠住了黄巾军的援兵,掩护曹信。

    波才见势不好,调转马头奔逃。奔出数十步,刚想回头观望,听到脑后一声暴喝:“波才受死!”急忙举刀扭头,眼见一点寒芒在瞳孔中放大,劈开已来不及,下意识的举刀挡在眉心。曹信见势后手一抖,枪头瞬间改变方向,直扎咽喉。

    “噗呲!”波才只觉得呼吸困难,眼前血喷不止。他死命的捂住脖子上的窟窿,却无济于事。他不理解为什么,但也没有机会再深究了。两个呼吸后,眼前发黑,直直的从马上摔了下去。

    杀掉波才后,曹信驻马扬枪,目光扫视四周,追来的波才亲兵眼见大帅被此人杀死,都红了眼,但又慑于曹信的神勇,只得将曹信团团围住,却无一人敢上前。

    曹信见状,也不再冲杀,朗声道:“尔等本为大汉子民,无奈失身于贼。今贼首波才已死,官军已至,还不速速投降!”

    波才尸首在侧,皇甫嵩大军杀至,又闻得曹信此言,倒是让波才亲兵们冷静了下来,一时间手足无措,旋即,对死亡的恐惧便涌上心头。

    “哐啷!”有人扔掉了手中的武器,有第一个便有无数个。波才已死,众人已降的消息迅速蔓延到整个战场。黄巾军成片的放下武器,不再抵抗。

    曹操和夏侯惇驾马而来,曹操一脸喜色,伸出手,够不着(划掉),在曹信肩上用力的拍了拍,“文瑾,干得好!”

    夏侯惇也是心中感叹:“虽知信弟武艺不弱于我,但此番初上战场,就能在万军之中斩杀贼首,倒是胜我一筹。”夏侯惇虽然也是初临战阵,但却是十四岁就杀掉羞辱他老师的仇人的狠人,用他的话说:“杀条狗而已。”标准的肛裂(误),刚烈的汉子。

    战事结束,曹信紧绷的身体才慢慢放松下来,略微有些喘息,倒不是疲惫,而是初次上阵后松懈下来的缓解,听到曹操的夸奖,曹信并无多少喜色,反而问道:“大兄,这些降兵怎么办?”

    “这……怕是要等左中郎将定夺。”曹操有些迟疑。

    他眼下是骑都尉,秩比两千石,与皇甫嵩这个秩比两千石的左中郎将,同属光禄勋管辖。但皇甫嵩是谁,叔叔皇甫规是赫赫有名的“凉州三明”之一、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杰曾任雁门太守,久戍边疆。皇甫嵩本人一路从孝廉、茂才、郎中到侍郎、北地太守,曾拒绝“三君”中的两位:窦武、陈蕃的征召,名满天下,眼下又是颍川战线的总帅。处理俘虏这事儿,曹操只能建言,但最终还是要皇甫嵩拍板。

    正值三人沉默之际,有传令兵来报:“曹都尉,左中郎将传令:曹都尉即刻来见,都尉所部协助收拢俘虏后,在大军右侧扎营。”

    “诺。”曹操拱手领命。三人互看一眼,心领神会,夏侯惇指挥部众协助收拢俘虏,曹操则领着曹信带上波才的尸首去见皇甫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