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魏麟 » 第六章:弃曲阳

第六章:弃曲阳

    在接下来的指挥中,曹信真切的见识到了皇甫嵩所说的“势”。溃散的黄巾军逃出生天,四散奔走,皇甫嵩没有放松对他们的警惕,派出一队骑兵在后面扫荡,以防其再被组织起来,形成威胁。

    同时,大部人马转向围剿张梁主力。此时的张梁五万人马约莫只剩三万,其中最精锐的黄巾力士有万余人,这群人比之前殿后的黄巾更为忠心,也更为狂热,仿佛不要命了似的与官军疯狂厮杀,全力保护张梁向曲阳突围。

    最终官军没能抵挡住黄巾力士的疯狂突击,毕竟官军人数也不过五六万人,其中只有北军五校数千人能称为精锐,其他都不过是征调而来的地方军队。官军分两队从左右侧形成包围之势,那阵型厚度势必要比黄巾薄弱。

    不过突围的代价也很惨重,西侧的官军围上来后,皇甫嵩所谓的“势”肉眼可见的显现出来,后方的黄巾军连连败退。张梁狡猾的将三万多人分为数队,将帅旗收起,向多方向突围,最终误导了官军向靠近曲阳的东北方合围,自己则逃出了升天,由东南侧突围,绕行往曲阳奔逃。五万大军,除了随张梁突围的三千余人,剩下的黄巾都尽数被剿灭。

    皇甫嵩以拳砸掌,道了声:“可惜”,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毕竟广宗城内不过十余万人,此战张梁带出的五万人被皇甫嵩尽数剿灭,大幅的削弱了黄巾军的有生力量。虽然被张梁跑了,但仗打成这样,也无法在苛求更多,倒也足矣。

    在当初皇甫嵩与曹操商议的计策中,在剿灭广宗来援的黄巾后,下一步便是算计曲阳的援军,然而张梁突围而出,使计划增加了不少变数。皇甫嵩不得不派出两部精骑,向东和北两个方向追杀而去。

    然最终无果,一日后,追兵被断后的黄巾拼死拦下,拖延了时间,无功而返。据曲阳城外布下的骚扰部队回报,张宝本已出城来援,但不知为何又退了回去。想来是接到了张梁传来的战败消息,又知道张梁逃出生天,故又龟缩回了曲阳城内。

    曹操暗道可惜,未能毕全功于一役,倒是皇甫嵩笑呵呵的夸奖了曹操的策略,并安慰道:“孟德不必如此,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岂能尽如人意?此番能全歼贼军,已然是大胜了。”

    曹操闻言,拱手表示感谢,继而问道:“如今张宝龟缩曲阳,我军下一步取曲阳呼?取广宗呼?”

    皇甫嵩正做思考,忽闻探子来报:张宝尽起曲阳之兵,分两路意图绕过我军。

    ???

    皇甫嵩和曹操都懵了,这张宝疯了?此时不坚守曲阳,却分兵出击。

    皇甫嵩率先反应过来:“速传诸将,击鼓升帐。”

    曹操也回过神来,道:“中郎将,张宝怕是要弃去广宗与张角汇合。”

    皇甫嵩也想到这个可能,黄巾虽遭大败,但在曲阳仍有六万人马,广宗也有五六万。据城而守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哪怕一个小卒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张宝不仅反其道而行之,还兵分两路,那就也不是为了和我军决战,这位地公将军到底是什么意图?皇甫嵩很困惑。

    “不管贼军意图如何,总不能让他如愿。”皇甫嵩将情况与诸将分说后,开始部署战略:“我意:我军亦兵分两路,由副将濮阳怀率三万人,阻击西路贼军;本将率两万五千人,阻击东路贼军。诸将记住,要死死咬住这两股贼人,决不能让曲阳之贼与广宗贼汇合!”

    皇甫嵩麾下的冀州军在昨日大沙河一战后损伤也不小,但又在临时抽调用于在曲阳城外故布疑阵的郡国兵中补充了不少人,故而现在总共有五万五千人。

    “诺!”

    曹操作为近来军中新贵,被皇甫嵩点名带在了身边,其他众将谁不表示羡慕。但身处本阵之中的曹操脸上并无多少欣喜之色,原因嘛,自然是有人比他更受皇甫嵩青睐。

    “不就是比我长得俊了些吗……呸,这小子哪有我俊!”

    此时的曹信正驾马跟在皇甫嵩身后,约莫落后半个马头的位置。对于军中主将来说,这样的距离非是亲信之人不可。

    “元芳(划掉)文瑾,依你看,张宝究竟是何用意?”

    探马已将敌情打探清楚,黄巾两路人马共六万,由地公将军张宝和在大沙河逃出生天的人公将军张梁分别带队,张宝在西,张梁在东。路上也不骚扰地方,径直往南而去,目的地似乎正是广宗。

    曹信眉头微皱:“黄巾军远未到山穷水尽之时,张宝果断放弃曲阳坚城,倾巢而出,却兵分两路,也不为与我军决战。看如今的势头,是往广宗而去无疑。依信之见:必是广宗城内生了变故,而这个变故大到令张宝、张梁不惜代价,哪怕被我军阻击也要回到广宗去。”

    皇甫嵩有些疑问:“大沙河之战才过去一日,曲阳、广宗分隔两地,相距不到四百里,消息如何能如此快的传到曲阳?”

    “因为信使正是张梁!”曹信一脸郑重,“大人试想,在我军与张梁决战时,张宝本欲来援,但收到张梁战败但无恙的消息,又退了回去。在张梁与张宝汇合后,张宝当即不顾一切,倾巢而出,必是张梁向张宝传递了惊天的消息,一个在张梁出发前便已知晓的消息。”

    皇甫嵩似乎摸到了真相的边际,但又有些不敢确信:“!!!你是说……”

    “新几子哇一子莫黑多子!”

    皇甫嵩:???

    曹信:串台了,不好意思。

    “恐怕,张角已死,至少,也是重病不起。”

    皇甫嵩重重拍掌,确实有这个可能,且可能性很大。不然,张宝、张梁绝不会这么疯狂的向广宗行军。兵分两路,正是为了分散我军兵力,避免与我军决战。如果张角本人真的垂死甚至已死,只要有一路能到广宗,那便有人能继续主持广宗大局。

    此前关于张角的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必是张梁封锁了消息,又以为此番追击必能与张宝里应外合,胜券在握,一举扭转黄巾不利的局势,便亲自追了出来。但此时张梁战败,与张宝困守曲阳,时间一长,广宗城内群龙无首,无人能压住局面,消息必会走漏。

    张角作为黄巾领袖,大贤良师,天公将军,是天下所有黄巾军的精神支柱,威望远超张宝、张梁。若张角身死的消息传出,对各地本就节节败退的黄巾无异于晴天霹雳,各方本就涣散的黄巾便会更加松散,局势会更加严峻。而广宗城内若无人主持大局,五万黄巾在皇甫嵩眼里,不过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一念至此,皇甫嵩更是确信了几分:张角已死。

    “传信濮阳怀,张角或亡,不惜代价,绝不能让张宝进入广宗!”

    行军大半日,皇甫嵩部终于截住了了绕行的张梁部,三万人马,蔓延三四里。无需多言,战斗一触即发。

    皇甫嵩看着身旁跃跃欲试的曹信,满眼都是欣赏,方才曹信一语点破他心中的疑惑,可见此子目光深远,洞察瞬息,远胜常人。

    “来人,从本将亲卫中调两千人。文瑾,本将暂时提升你为都尉,这两千人交予你,在关键时刻,给贼人雷霆一击。”

    曹信犹豫了下,有些担心皇甫嵩的安危。

    皇甫嵩看出了曹信的担忧,心中有些欣慰:“去吧,去将张梁的头颅给老夫取来。”

    看到皇甫嵩眼中寄予的厚望,曹信也不再多言,拱手领命:“诺!”转身向敌阵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