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魏麟 » 第十六章:济南!济南!

第十六章:济南!济南!

    次日,告别刘备等人后,曹操一行再度启程往济南国去。

    “老四,一路保重啊!”张飞扯着嗓子大喊。

    “幽州第一口条!河北好舌头!天下无敌张翼德!”曹信命一众随从高声回应。

    张飞:???我闭嘴好了吧。

    刘备目送曹操等人离开,突然想起一个传闻:汝南许子将评:曹孟德,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以刘备的眼光,自然看得出这乱世就在眼前,黄巾之乱撕开了大汉最后一块遮羞布,却也暂缓了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现在黄乱已平,朝廷又将再起风云。

    乱世是平民的不幸,战火、流离、家破人亡;对于曹操、刘备这样的人来说,是生死考验,又是莫大的机遇。

    刘备是汉室宗亲不假,心忧汉室亦是不假,但对家道中落的刘备来说,这更是他出人头地,恢复祖上荣光的机会。

    君不见,昔日楼桑村大树下稚童,今日平原令刘备在此耶?

    云从龙,风从虎。

    曹操有夏侯惇与曹信……

    转而看向身后的关张二人,露出自信的微笑:备不输于你。

    -------------------------------------------------------------------------------------------------

    曹操就任济南相后,第一件想做的事便是整顿吏治。

    回想起进入济南国第一日的情形:济南国各县士绅豪强、大小官吏集结于著县,为新任济南相与国尉接风。

    那场面,被驱赶而来的民众有数千人之多,皆面带疾苦之色;与之相映的是在纷飞起舞的舞龙舞狮群中笑盈盈的士绅豪强、各地官吏。

    其中站位也很有意思,以济南王刘康为中心,依次站列的都是济南国十数县的士绅家主,而身为地方之长的县令、县长等反居末位。

    曹操在到达济南国之前便详细打探了济南国的现状:士绅独大,官吏依附,相互勾结,百姓独苦。

    “好一个下马威!!!”曹操握了握马鞭,嘴角露出一丝危险的笑容。

    济南的士绅豪强敢明目张胆的驱赶数千百姓前来,毫不掩饰其疾苦之色,又有舞龙舞狮作为张目,将济南国的现状毫不保留的显露给自己看。

    明摆着告诉自己:他们在济南国,只手遮天!

    望了一眼在士绅群中笑呵呵的济南王刘康,曹操突然觉得脑袋有点疼。

    压制住脑中闪过的无数不敬的词汇,曹操深吸一口气,下马带领众人向济南王刘康见礼。

    此时的诸侯王只享封爵之名,受食邑之利,并无军政大权。更有一名太傅,负监督教导之责。《后汉书·百官志》载:傅主导王以善,礼如师,不臣也。

    显然,现任济南王傅并不称职,济南王刘康对于现状并不反感,只管享受食邑名爵。

    而“相如太守。其长史,如郡丞。”“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曹操便是济南国实际上的行政长官,曹信作为国中尉统领军队,名义上与王傅共同辅佐济南王。

    “曹相国免礼。”刘康笑脸不改,他只想当个混吃等死的王爷,只要不夺他的国,撤他的封号,谁当这个济南相他并不在乎,故而也不在乎士绅豪强在济南国一手遮天。

    曹操这边与众人见礼,后方的夏侯惇有些忍不住了,几欲率众拔刀。曹信拦住了夏侯惇的动作,示意莫要冲动,转身随曹操一起上前,他作为国中尉,也是要去见礼的。

    “哦,这位便是阵斩黄巾贼首张梁的曹文瑾,寡人久闻大名了。”刘康对待曹信倒是热情了些。

    “大王过誉了。”曹信抱拳逊谢。

    “文瑾虽年少,却武艺过人,寡人有一族弟,亦好弓马,神臂善射,来日寡人为你等引荐。”

    “敢问是哪位宗亲?”

    “呵呵~乃是陈王宠,他与寡人颇有交情,不日就将来探望寡人,届时再引文瑾相见。”

    “谢过大王。”

    曹操、曹信与济南王见礼完毕,刘康一转身正要将身后的世家介绍给曹操等,却听见曹操一声高喝:“济南国十二县县令、长何在!”

    一时间众人皆被曹操弄蒙了,前一刻还跟刘康谈笑风生,下一秒就翻脸了?

    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站在人群外的曹操霸气十足,连喝三声,果然有人顶不住压力,上前一拜:“历城令郭安拜见曹相国。”

    “台县长令狐照拜见相国。”

    ……

    十二县县令、长一一上前拜见。

    曹操不与士绅相见而先喝令各县长吏见礼,这令济南士绅的下马威落了个空,反倒被曹操落了面子。

    刘康也不见怪,这曹操仿佛是个愣青头,但他的任务已完,接下来就是曹操与士族的角力,他只看戏,不参与。

    曹操待到与众官一一见礼后,才笑呵呵的转向士族众人:“呵呵~操初来乍到,但身负朝廷重托。如今黄乱初平,百废待兴,各位都是济南国的乡绅,不乏三老在列,唯望诸君鼎力相助,重振家邦。”

    “相国所言甚是,我等敢不从命?”众人皆拱手应和,但心中冷笑不止。

    声势浩大的接风仪式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心怀鬼胎的世家乡绅各自归家,曹操等随济南王刘康赴东平陵上任。

    表面相安无事,暗中波涛涌动。

    数日后,济南国各家士绅家主齐聚于为首的东平陵窦家在城外的庄园中,商议对策。

    今日曹操的一番举动,无异于狠狠打了济南国士绅的脸,至于最后那番看似安抚的言论,在一众士绅眼里,更无异于挑衅。

    “这曹操算什么东西,不过是阉宦假子之后,竟敢对我等如此无礼!”说话的是土鼓县张家家主。

    “张兄所言甚是,济南国历来平静无事,便是此次黄乱,官府也是依靠我等出人出钱,才能平息。济南有今日之安,便是济南王见了我等,也要道一个‘谢’字,他曹操仗着谁的势了,想与我等呛声!”台县孙家家主更是仿佛受了莫大的侮辱。

    这群人在济南横行多年,目中无人惯了,但其中也不乏智者,他们也早已把曹操等人的底细打探清楚。

    这时便见梁邹县陈家家主安抚二人道:“二位息怒,这曹操虽是阉宦子弟,但其父曹嵩目前是九卿之一的大司农,曹操担任过洛阳北部尉,多有政绩,又与那曹信在此次黄乱中多立战功,曹信更受皇甫冀州青睐,收为弟子,无论人脉、能力皆不可小觑。”

    这番话到让众人冷静下来,张、孙二人也默默坐下,闭口不言。

    此时为首的窦家家主发话了:“我等且看他如何施为,告诉各县上下,小事任他,大事拖延,看他奈我等何!”

    而曹操在上任后,先是委任夏侯惇为长史,总领国相府功曹(主选署功劳)、五官掾(署功曹及诸曹事)、五部督邮(监查属县)、正门亭长(主记室史,主录记书,催期会)等各曹属。

    不要以为夏侯惇只会行军打仗,于政务一道,治水农事,皆有涉猎,当个长史,绰绰有余。

    夏侯惇亲自带人实地考察各县田地,引水挖沟,开垦荒田,安置流民,登记造册,为济南国增加了数万人口。

    而曹操自己主抓人事任免,他发布了招贤令,选贤任能,大肆提拔出身贫困但确有才能的寒士,淘汰府中滥竽充数的世家子弟;深入民间,考察各县吏长的官风评价,并对各县世家的实力做了全面的摸底,一一记录。

    曹信作为国中尉,曹操命他整顿国兵。曹信先是用雷霆手段清除了一批冗兵冗吏,转而从平民中选拔军侯及以下的屯长、队率等,这使得世家在军中的势力彻底被清除,也保证了这支郡国兵的忠诚。随后曹信严格操练军士,加强了训练力度,同时以防备黄巾余孽为名招募士卒,在淘汰训练不合格的士卒的同时补充了军队的编制。

    为了保证曹信在高强度训练下的的供给需求,曹操甚至写信给远在洛阳的父亲曹嵩,要了数百万钱供养曹信这支郡国兵。

    曹嵩:(╥╯^╰╥)

    曹操的初步整顿历时数月,初见成效:济南国在册人口由战后的45万增至50万;粮田增加数万亩;而曹信也在这段时间内训练出五千精兵。

    曹操表示你个败家玩意儿Σ(っ°Д°;)っ,我辣么多钱砸进去,你就搞出这么点人来?

    曹信回复道:“我这五千人,横扫济南,不成问题!(▼へ▼メ)”

    曹操蠕动了下嘴唇,还想再说什么。

    曹信:(╬◣д◢)!!!

    曹操:“没、没事了……”

    济南国风貌焕然一新,但随之而来的是粮食问题,夏侯惇虽然开垦了数万亩荒田,但毕竟没有到收获之时。每天一睁眼,便是数万张嘴要吃喝。各地县吏阳奉阴违,上下贪污成风,愁的夏侯惇一把把的掉头发。

    这天,夏侯惇查看完账目上的余粮,再也坐不住了,跑去拦下了正要和曹信出去拜访济南王刘康的曹操。

    “孟德,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库里的余粮只能坚持十天了。”

    曹操看起来反而不着急,笑嘻嘻的招呼曹信上车,并让夏侯惇再坚持几天。

    夏侯惇:听听!!!你这是人话吗???你看我这发际线愁的,都快到顶了,不知道的以为我一千四百年后长白山那嘎达穿越来的!!!

    “不成,你得给我个说法!!!”夏侯惇眼睛都红了,一把薅住了曹操的袖子。

    “哎……别拽,这是你嫂子给我做的锦袍。”曹操一个踉跄,急呼道。

    整了整衣冠,没好气地瞪了一眼夏侯惇:“元让莫急,你且去,待我今晚回来后再与你分说。”

    夏侯惇也冷静了下来,突然指了指曹信,“这小子为什么这么悠闲?对了,你前天怎么被宁儿打了?”

    曹信睁大眼睛:“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宁儿拿着莫邪剑,追着你拍,‘piapia’的。”夏侯惇面露不屑。

    曹信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挨小孩儿打不能算打……挨打!……孩童玩闹,能算打人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太可爱了就亲了一口脸蛋”,什么“君子慎独”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