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肖的日常 » 第二十六章 夏侯元让

第二十六章 夏侯元让

    小肖喜欢读书。

    在书中寻找新奇观点,奇巧心思,从古文至今问皆有涉猎,然而不诵读,不记忆,到底不是什么有效率的读书方法,小肖自己乐此不疲。

    在家中无聊的时光是漫长的,而无聊似乎也最为难以消遣。

    郑板桥有词,《沁园春恨》别具一格。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其中“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是郑板桥所在荥阳郑氏,“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一句也朗朗上口。

    小肖不喜搜罗相关,对于郑板桥印象大多来于诗歌和电视剧,对于历史上真实的郑板桥也并不感兴趣。

    于是开始作死一连。

    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给靳尚发去消息。

    “网文很有趣啊。最近待在家细品之,足矣逍遥度日。”

    过了一会,靳尚的消息回了过来。

    “老子在防疫工作中,没空搭理你。”

    是了,在疫情面前,诗词歌赋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

    对于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重要的是物资,政策,同心,道理。

    对安居不添乱的其他人而言,读读书,养养志,不要老想着跑出去才是正理。

    小肖对靳尚的繁忙感到敬佩,并不在意其没大没小。

    至夜,小肖躺下拿着手机鏖战。

    凌晨三点,靳尚发来消息。

    “夏侯元让。”

    小肖看得费解,等了一会没见靳尚再有消息来,便也不急着回复他。

    小肖本是想在无聊中得瑟,结果在现实面前瑟瑟发抖。传统与网文,不过是两人之间的一个较量,一口心气,又不会影响彼此深厚情谊。

    “你既出题,我接招便是。”

    小肖喃喃自语。

    然后搜索了脑海,夏侯氏是比较出名的,姓氏听着也霸气,特别是在三国时期,元让不记得是谁了,大概不是名,是个字。《将夜》里有个夏侯,但靳尚应该看不上这种配角。

    传闻曹操祖上本是夏侯家的,但了他爷爷入宫才改姓曹。夏侯家后来成为曹操家将,为其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算了,问百度吧。大问题解决不了,这种记忆性问题百度在行。

    “夏侯元让,主要成就,魏国开国元勋。简介,夏侯惇,字元让。”

    果然是夏侯家族的人,还是排行第一的夏侯惇。借《三国演义》的东风,比其祖夏侯婴来得有名。

    夏侯惇有一件出名的事,反攻吕布时一马当先,结果没被吕布伤着,反而中了流矢。然后站立战场之上,生啖其睛,说,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独眼夏侯,勇猛之士。

    《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夏侯惇谥号为忠,史称忠侯。

    靳尚何意?

    以古之忠臣良将自诩?

    非也,大难之前,我辈岂是沽名钓誉之徒。

    以夏侯惇处境自处?

    有可能,但不知他遇到什么难处,以失一目自伤。

    想想小肖刚是在得瑟,想来靳尚若是反唇相讥。那么自己似乎应该寻找一个类似的角色,在他人的人生中绽放光彩,驰骋在广阔的天底下。

    思索了良久,觉得网文角色中极少有出彩的配角,大多是主角一马一枪打天下,地图跟着主角转,但还好基数大,还是有几个的。

    烽火系列就很赞。

    夏侯惇的传奇一生,《雪中悍刀行》中的徐偃兵有些类似,《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忠陈庆之也不错,猫腻的施公子陈萍萍虽然好但画风不搭。神机大大的巴立明不错。三痴道人的冉盛也不错。

    选哪个回复靳尚公子比较好。

    不能高了不能低了,要像古人对对子一样,李渔《笠翁对韵》有载。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对对子很有趣,将古来今的语言艺术碎片化的一点点整理。再加上押韵,对称,今天的段子手在讲故事,但再加上这样的小手段那就是艺术了。

    像网传红句“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是改自韦应物《简卢陟》的“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一字之差,差别不大,但很符合现代人认知,瞬间大火。

    像“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出自“舞文弄墨”的《陌上人如玉》,追本溯源则应该是汉乐府诗《陌上桑》,巧妙心思果然引得全网传诵。

    还有那句精彩的“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美丽的爱情,美味的狗粮。

    小肖对对子的乐趣横生。

    你出夏侯元让,那我就对徐字偃兵。

    同是一流的武力,同是征战的大将,同是倚重的重臣,同遭遇杀身之祸而不退。

    若靳尚提起夏侯的处境,那小肖也有徐偃兵的处境来相对。

    徐偃兵是枪仙王绣的师弟,陈芝豹的师叔,而后在徐晓麾下默不作声,如重水,波澜不惊却引人注目。

    和夏侯惇类似,徐偃兵立在徐字王旗下,就像夏侯惇在魏王帐前。

    而这王帐,不正对应着靳尚小肖甘为走狗的,虚无的,概念性的,有同路人的文学。

    这样解释虽然略显牵强,但靳尚不仁在先,小肖也就不在意不义在后,还他一个报应。

    小肖发完后沉沉进去睡眠。

    睡到十二点起来,小肖觉得一阵惬意。我心与你同在,我身却像陶潜的诗所描述,“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然后开窗通风,刷牙漱口,洗衣叠被,打火烧饭。悠悠然吃完饭,洗碗擦桌,打扫卫生。然后看着更新的疫情信息发呆,继续丧着,天佑武汉,武汉加油。

    然后打开微信,看到靳尚六点多发回的消息。

    “还不错。”

    没了。

    “用你说。”

    小肖哂笑发出,不再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