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肖的日常 » 第四十四章 批评者的侠义精神

第四十四章 批评者的侠义精神

    有人喜欢作品的故事性,有人喜欢作品的文学性,有人喜欢作品的现实性,有人喜欢作品的思想性。

    文学并不是单一的体裁或者风格,在不同时代自有其不同表现。

    借用《奥术神座》里的论文评价标准。有重要性,开创性,可讨论性等。

    在当前网文中,想要寻找一部具备多种品质的作品令人头秃。

    因为作品多,量又大。

    几百万字的故事和几行诗并不能放在一起比较,无论比较文学性还是思想性还是别的,都显得不合时宜。

    几百万字的作品和几百万字的作品放在一起,似乎好比较了,因为将比较对象选择了体量相同的。但作为文学比较,太难了。

    主要是量太大。

    文学批评作品一本书经常批评好几本,没见过几本书批评一本的。

    有这待遇的都是名著级别,且评价并没有多么长。

    创作平台的选择一开始就很精确。

    用市场来进行评判。

    用海量的读者来进行评判,并从中获利。

    读者是最原始,也是武汉精准的评判家。

    读者之外还有编辑。

    作品编辑。

    听说对于大神作者编辑是不看作品质量,来改错别字的,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针对广泛作者,编辑起到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用。

    总结读者意见,根据经验对作者进行规劝,或者鞭挞。

    读者总体是最精准的,编辑是少数派但是是起到实际作用的,而在读者与编辑之外,尚有奖项,批评家之类的。

    奖项这种东西很难搞。因为奖项本身是就是标准。

    有些说得清的,比如诺贝尔奖,奖励的是重大科学技术发现与进步,比如普利策奖,奖励的是最优秀的新闻作品,还有些是说不清的,比如金马奖,金像奖,但我们并不清楚它们在奖励什么。

    但奖项这种东西,总归是归类于荣誉的,而网文作品获不获奖,那就是组委会的事了。

    至少本人认为的优秀作品并没有荣誉满怀荣誉加身,所以从奖项来讲,网文作品是十分吃亏的。

    可能不仅仅是网文作品缺少现实性,更大的可能是评委们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谁更优秀些。当评论数量变成了数据,那评论就没什么意义了。

    还有最后一个是批评家。

    这里没有媒体,因为媒体是报道式的而不是批评式的,报道好了就很好了,批评并不是媒体的本职,约稿批评家才是。

    查先生就是写了多年的社评才有了而后的伟大成就的,吧。

    就是金庸。

    批评本身是很有趣的,无论是写批评的人,还是看热闹的人。

    古语有云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就基于此。

    批评的消亡,可能与作者有极大关联,读者能够直接跟作者交流的情况下,批评家来批评似乎显得有些多余不是。

    我想起了《一世之尊》中的某个角色,一个学儒家剑法讲究中正平和的剑客。

    在观战时能做出精彩点评,还不让对战双方厌倦,观众还喜欢看的。

    现在这个角色大概被编辑资深读者的精彩书评替代着。

    大量的普通读者往往能做出最精确的判断,却做不出最精彩的。他们作为市场扮演着多方面的角色。

    比如这本书我喜欢但我不花钱买。

    比如这本书我喜欢但我穷。

    比如这本书我喜欢但我更喜欢免费的。

    均无可厚非。

    知识经济除了知网就剩实业了,网文平台在做但总有那么一丝丝尴尬。

    可能是赚钱太不用心了。

    作者没有贴身送咖啡什么的服务,读者找本想看的书其实挺困难。

    所以才会有某大神换马甲转会之类的事情吧。

    平台是资本的事情,但没有任何实务是资本能够做得精彩的。还是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是。

    (吹完彩虹屁默默吐槽。)

    批评是一个易学难精的职业,就像那些网络键盘侠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出上一两刀,但很少有人见到一套完整的刀法。

    被网络评论包围着常常有巨大的乏力感,无论是微博抖音起点还是别的。

    这样的思想状态是不好的,长期以往可能就是抑郁症了。

    在近期的某某某事件,某某某事情中,往往会有合适的评论,称这些人有侠义精神,是谁说的来着,侠义精神,一种清洁的精神。

    旧瓶装新酒,侠义精神也应该有个符合时代发展得新的诠释。

    无论出现在作品中还是评论中都算。

    可惜现在似乎仍然没有合乎心意的诠释。

    话说资方完全可以改版或者重建一个平台,以批评为主的平台,这样的平台专业些。随着国民被大浪淘沙般的洗礼之后,韭菜都长成蒜苗了,再想割,就得用心去寻找种子了。

    批评的人群太庞大,高段位的批评家又太少,且大多数都不是以批评本尊出现的,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文学批评很多人都在批评古文近代文,这不能说不好,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可当代文学批评不曾引人瞩目就很尴尬了,在新生代的眼里,古板的教授难免是在炒冷饭,知识结构相差太多,豁达也成了无可奈何。

    遥远的历史中法家是以韩非为集大成者,今文观止考究当代似乎并没有什么集大成者,或者是资方本身?

    开什么玩笑。

    吹彩虹屁的话说说可以,谁信谁傻不是,更别说都在向前看。

    批评家本人大概在临死之前,可以给后人留下一套凝聚毕生心血的评判标准来,这样的标准多来上几套,整理而后大概是可能符合几年几十年普世价值的。

    毕竟字越少,越官方越笼统流传的越久,不过这个先辈们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没有给后人留开拓地,而字越多,越具体越细致,必然流传的越短暂,不过这是有用的。

    就像中小学必读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读后感一样。

    我想看看那个美丽的姑娘。

    我想有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我想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或者说。

    我爱保尔。